上篇說到了小號圈的賺錢模式,一羣女生分享自己的撈錢過程,吸引流量,於是賣課,諮詢一系列的商業模式。
但是因爲中心思想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以很難登上大雅之堂,不能融入資本。
微博小號圈後,某音也出現了更爲系統的矩陣號,講情感(撈錢)做諮詢,賣課爲主。
那麼不經就有個疑問了,上了課的女孩就能撈到錢了嗎?
撈女今後會怎麼樣?
爲何教人談戀愛,教女人撈錢反而更能賺到錢?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
我會認爲今後撈女越來越難,甚至偷雞不成舍把米的事情會越來越多。
因爲一個思想,一個行爲已經被廣泛傳播的時候,這個行爲就已經很難獲得大額利益。
從前撈女喫香的時候,是處於大家貞潔觀非常重的時期。
是那個結婚不是c女都會被老公嫌棄的年代,是那個未婚先孕膽小的女孩都會自殺的年代,是那個小孩沒有明確父親,會被周圍人指指點點看不起的年代。
所以那個年代能承受住這些心理壓力,克服這些困難的人,反而可以得到利益最大化。
而現代,單親媽媽都無所謂了,結婚是否處女也沒那麼重要了,貞潔觀念對大家限制越來越弱的時候,女孩當撈女心理承受壓力不那麼大時,這種行爲反而不那麼喫香有利可圖了。
就像我從前微博經常說的,物以稀爲貴,從前那個年代,不缺真心,但是性匱乏性壓抑,所以能在那個年代放開的女人,不付出真心套路男人,反而可以獲利,當上第一個喫螃蟹的人。
但是現在,當所有的人都在學套路的時候,都懂基本套路玩法的時候,這個時候你玩任何心眼套路都沒用了,反而真心更有用。(前提是你自己內核強,真心不會被辜負)
這個年代缺乏的是真心,不缺的是套路。
所以從這個層面,我也不認爲上了撈女課,情感課就能多逆天改命,無非就是在套路橫行的大環境,如果你自身情商低,學學基本情感常識,不至於被欺負的太慘而已。
再來說,爲何教人談戀愛,撩漢撩妹,提升自己的個人魅力,反而變成了一系列產業,還形成了一個商業產業鏈?
原因有兩點:
1.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極度的性壓抑,小時候不許愛美,不許打扮自己,青春期不許和異性接觸,多接觸你就是不正經。
在性壓抑,性匱乏的環境下,大家也就缺啥追求啥。
很多時候,大部分的人更羨慕一個人被無數人追求,被無數人喜歡愛慕,被異性無條件付出。
而不羨慕一個刻苦努力換來的品學兼優,通過勤勞換來的工作事業成功的人。
前者是性魅力強,後者是自身軟件硬件功能強,但是哪怕後者現實實際擁有物質能力超越前者,承受社會風險的能力也強於前者很多人還是會羨慕前者。
這就是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弊端,極度被壓抑的性教育,以及缺乏愛的表達,缺乏被周圍人無條件愛慕,被愛。
那會兒的父母,即便是再愛孩子,也不願意表現出對孩子的重視,更喜歡用責罵,指責的態度去表達自己的愛意。這種畸形的愛意柔情表達,也影響了後面孩子的婚戀行爲,也影響了很多女孩的價值觀,感情觀。
所以大家花錢買情感課,一部分也是花錢買被愛,花錢買魅力。
第二個原因,大家默認女孩的最高價值是被男人愛,而不是自己產生的社會價值輸出。如果你沒有厲害男人愛你,就算你產生極大的社會價值,你沒有男人愛你,你也是殘疾的可憐的女人。
出於這個原因,很多人不願意自己是一個可憐的沒有愛的人,所以花錢買情感課,花錢買被愛。
給大家分享一段“這個月”博主形容一部分85後女性,我覺得她說的特別好的一段就是,她說一部分85後的女性,特別擰巴(不是全指所有85後女性,但是生活中擰巴的,基本是這年齡),大概說的就是:
她有個表姐她是不怎麼學習的,當然她也不考慮怎麼學習。
每天需要考慮的東西是,有多少人在追你?
有誰在喜歡你?
喜歡你追你的這個人是校草嗎?是學霸嗎?是富二代嗎?
這個纔是衡量一個女性價值的硬指標。
好像評判女孩的價值,那就是自身價值的參照物,往往是一個愛你的男人。
有這麼一個公式,那就是他的屬性,再加上他對你癡迷的程度,等於你魅力,約等於你的人格價值。
那在這個公式之上,其實還有一道附加題,那就是這個男人會不會因爲對你的癡迷而有所奉獻?有所產出?
那這個產出,能夠指代的東西就非常多,比如他願不願意爲了你和他的好兄弟打架決裂?
比如他願不願意爲了你從倒數第一考到證書第一?
他願不願意爲了你寫歌作畫?
並且這些作品在某些圈層中能夠獲得一定的成就。
在她們的價值體系看來,就是一個女人一生當中一定要有的一樣東西,那就是拿捏一個男人的手腕兒。
你沒有,你就是殘疾的,是一個沒有價值,沒有魅力的女的,一個女的沒有男人愛,沒有男人爲之赴湯蹈火,那就少了一大半色彩,所以自身價值的參照,永遠是男人的青睞。
哪怕女人自身有能力賺錢,一堆房車,如果沒有男人爲你赴湯蹈火,在這類人的價值體系裏來說,你也是可憐的,不完整的女人。
網上之前很出名的嬌妻文學,也是出自這個理念,最出名的莫過於“徐徐入月來”。
以下是”這個月“博主解讀:
這個賬號裏大部分內容,實際上都是不能說的,大量限制畫面。說洗澡,喝水,充電器,以及做核酸,那一個傳閱的較爲廣泛的故事,然後這個故事的關鍵詞是鍵盤,然後這個故事的大體情節,就是這個女生她想買一個新的鍵盤,於是就去找自己的男朋友撒嬌,然後她這個男朋友就權衡利弊分析因果,一通理性分析之後,決定說這個東西不能買,這個東西不值得。
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但是這個故事的描述方式就是非常的·······
原文是
嗯,男人被我生悶氣的樣子,逗笑大手撓住我的下,巴逗我開心,我立即發出了嚶嚀聲,他寵溺的一隻手插進我的頭髮,摸我的頭皮,貼着我的耳朵對我說,小乖寶,我們不買鍵盤好不好?然後又然後我冷靜會牽我的耳朵·····
反再往下的話就又不過審了。
還有一個故事,就是這個女生曾經在一篇內容裏面,提到她最近的皮膚特別好,原因是喫了短效的避孕藥。
而她在跟男人關於避孕藥的這個對話當中,其實這個對話是這樣進行的,就是她這個男人說,好多女生都是掏錢自己買藥,你的都是我給買的。
人家都是國產的,你非要喫進口的,好多人喫藥都是喫一喫停一停的,多容易血栓呀,而我呢,我把我的錢都攢在給你買藥,對你多好呀。
然後呢,在下文當中,這個女生得出的結論確實就是,男朋友好愛我,我好幸福,好幸運,有他真好,我愛他!
看了就覺得,這對男女讓人無語死。
一個鍵盤,女的要買,男的不不讓買,那不買就不買對吧,那你別裝逼,這個男的他還要,就是權衡利弊分析左右,就最後搞出了一副字裏行間有那麼一股,我男朋友不讓我買鍵盤,是因爲他非常的理性淵博,他好迷人的感覺。
還有關於避孕藥的這件事,這個喫避孕藥的這件事明明就是一個對女生的身體是否有傷害都有待商榷的一個問題。
但是到了這個男的的嘴裏就變成了恩惠了,我讓你喫藥是因爲我對好,而且我不僅僅是對你一般的好,我對你可是登峯造極的好。
因爲別的女生都是自己買藥,我你的藥不是我給,而且會給你買進口的。所以說你快感謝我,我給你的一種巨大的恩賜,這個世界上再也不會有人這麼愛你了。
然後那麼這個女生還是真的順了這一套非常無恥甚至有些愚蠢的邏輯。那她真的得出了結論就是我好幸運,我好幸福,我男朋友讓我喫藥,這是我的福分。
後面因爲罵她的人太多了,作者說她翻了一些罵她的人的主頁,發現這些人有一些特點,就是有的人想死,有的人仇富,還有一些人是我這麼漂亮,怎麼沒人愛?然後附上了自己的,濾鏡自拍。
然後這條微博的最後,徐徐入月來說的是,我好幸福,我體會不到你們的不幸,而且我幫不到你們,我還要忙着跟老公do i······
就這給我的感覺就是,我終於明白爲何有些收入並不高的女人要花大價錢去買情感課。
因爲她們的價值體系就是,她有男人,且有男人讓她喫避孕藥,而你沒有男人,哪怕你收入比她們高,學歷比她們好,你也是可憐的,沒有男人的,沒人愛的,沒有價值的女人。
除了嬌妻文學,還有一種叫狐狸精幻想症。
就比如說徐徐入夜來,她曾經在作文當中就提到過,自己今天又是男人的小狐狸狸,今天也是男人的小狐狸,前面的故事就是她怎麼生氣,男人怎麼撫摸她,摸她頭什麼的,他是怎麼嚶嚀,這就是一種狐狸精妄想症。
“這個月”博主還分享了她身邊一個典型的案例。
真人真事,一女孩留過學,然後在國外唸了碩士,回來回了國之後在一個新一線城市,做着月薪兩千塊錢的工作。
爲什麼做月薪兩千工作呢?其他那些工作在她眼裏就不入流。所以說她其實是賺着兩千塊錢,但是看不起那些賺着比兩千塊錢更多的錢的人。
與此同時,她還非常的痛恨所有的比她年輕比她漂亮,比她瘦的女孩兒,就是但凡提到了這些比她可能會漂亮一點兒,比她會瘦一點女孩兒的話,她就會非常自信的,非常篤定的說,這些女生都是下班當幾。
這這個女生在月薪兩千的工作當中,做了一段時間的時候,她給自己自己的那個小領導當個小三兒,並且非常自豪。
而且她會非常願意,非常主動的去提她如何通過怎樣的手段去迷惑住了這個男人,原因是這個男人對她的事業是有好處的。
接着就會反覆提到這個男人是如何的對她神魂顛倒,而她並沒有付出真心,只是想玩兒一玩兒,而且在她的這個描述裏就是隻要她一聲令下,就會跟自己老婆離婚,馬上娶她。
然後這個故事呢,其實到了近一年兩年的時候又有了更新,那就是這個女生她通過別人介紹,獲得了一個男朋友,現在這個男朋友已經就變成了老公。
開始和這男的戀愛時,好了幾個月之後,這男的消失了不見了,怎麼都聯繫不上了,就過了一段時間,這男的又浮現了,問他說你之前去幹嘛了?這個男的就是說,我被調到外地封閉起來了。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明顯的結論,就是這男的不想跟你好了,然後他還不敢跟你說,於是他就直接逃跑了,找了一個隨便愚蠢的藉口。
後來這女的,反而她大着肚子,跟這個男的結婚了。
但是現在有一個非常荒誕的客觀條件,就是這個男的沒有房子,並且直到今天仍在堅稱自己在外地工作。
所以說這兩個人就是很奇怪,各自做住在各自父母的家裏。然後1到2周見一面這樣的一種夫妻。目前的情形,這個女的她大着肚子住在自己爸媽家,在正常人看起來比較尷尬的這個狀態。
在這個女生的解釋當中是這樣的:
我是一個非常愛玩兒的女生,然後我平時,其實是跟很多男人都是不清不楚,只是婚後,即使是我現在已經懷了孕了,但是仍然是有那麼一些剪不斷的關係,所以說就由於我的這種愛玩,然後不能跟老公住在一起,我們不住在一起。
她儘量給別人一種,一切盡在她掌握中,引導別人認爲她是一個蛇蠍美人,通過美貌,通過技巧,拿捏到了自己的領導,然後當上了小三兒,並且運用了這個關係獲得了兩千元的月薪。
想結婚的時候,也能結婚,巧妙的利用魅力,然後通過自己的肚子,將男人玩弄於,鼓掌長之中,甚至還能夠輕輕鬆鬆,的在婚後獲得單身般的自由。
雖然她結婚也沒房子,月薪兩千,但是她就是覺得自己是一個遊走於多個男人之間的狐狸精。
我身邊也有很多這種狐狸精幻想症人。
你說當領導小三得圖個什麼吧?圖加薪,圖升職?
是爲了實際利益?還是爲了精神享受?
有些女人也就圖到中秋節的時候多分一盒月餅,可以遲到十分鐘,可以早退半小時。然後當了領導的小三成爲了她炫耀的源泉,好像這個纔是她的事業巔峯一樣。
因爲她們嘴上會說自己是爲了實際利益,但是最後你發現全是滿足自己的精神意淫。和領導搞在一起,工資還是兩千,還惹了一屁股騷。但是即便這樣,有些女孩還是很自豪,她們把自己當小三當作是一個值得炫耀的事情。
我奇怪她們知道事情真相嗎?
她們應該會有某一個瞬間是清醒的,然而就是他她不敢相信,因爲信了的話就接受了自己非常普通,毫無特別,甚至一無所長。
因爲那些無力改變的事兒都是真的,而自己內心以來一直信奉的那種浪漫的女王狐狸精的這些故事,完全都是想象。
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完全不去相信,徹底的沉浸在自己的這種狐狸精幻想症當中,因爲一旦承認了現實,就意味着長久以來的想象徹底崩塌,隨之自己的女性價值崩塌。
她們的女性價值的崩塌在於什麼?
在於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愛我,畢竟長久以來被愛,一個女人的全部價值。
於是陷入想象,選擇狐狸精幻想症就是一種求生的本能,而一旦進入想象,這個想象就會越來越誇張,我不僅要男人愛我,我還要男人登峯造極的愛我。不僅要一個男人愛我,我要所有路過我的男人都被我成,我要顛倒衆生,我要向所有的這種影視作品,文學作品,包括歷史上的這些,女間諜狐狸精,我要跟她們一模一樣,我要妲己轉世!
狐狸精幻想症,就是這些女人的嗎啡,因爲淡化客觀事實,可以讓她們把眼睛閉上逃離現實。讓自己馬上陷入想象,讓自己在意識當中變,成了一個可以顛倒衆生的女魔頭。這就是讓她們振奮的快樂,不再恐懼。
這也是這個社會給女人的幻影誤導:
雄競世界的爭奪是殘酷的,女人要生存必須要依附男人,而如何依附好男人,那就需要你有狐狸精一般的魅力,只要你有了魅力,男的錢,房,車自動到你這邊來,不需要你自己親自奮鬥。所以女人的魅力是財富的源頭。
但是後面步入社會,參與實際的雄競你會發現,我都懷疑是男人爲了唬住女人故意的誤導言論。
我基本沒見過哪個男的長期因爲一個女人魅力而白給房給車給錢,給房給車有可能是因爲女人的真心,給男人生孩子照顧父母,出於男人對女人的信任把財產放入女人名下,這是女人作爲一個“主母”的管家權。而非“妾”的魅力得到的財產支配權。
可以單純憑藉魅力空手套白狼搞到大額財富的人,即便有,這個幾率比考清華北大還小,承受反噬風險比考清華北大還高,那還不如去考清華北大了呢。
真實接觸一些男的後,你會發現男人本質更務實,他們更在意的是錢,權,他們心裏最高貴的女人形象,簡單粗暴來說,要麼就是某領導高官女兒,要麼家裏北京有套四合院,這是他們認知的高貴有錢。
而所謂的狐狸精魅力,不過是茶餘飯後都不值得插嘴的話題對象。但是這種狐狸精魅力,卻在這些女性的幻想裏,以爲自己是男人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回過頭來說開頭的,撈女後面會怎麼樣?
我現在認爲,當所有人都教女人做“妾”的時候,能長期承受住大財的,反而的是“主母”的格局,而不是“妾”的格局。女孩反而應該學學怎麼做好“主母”。
得到過快錢的人都有這樣的感受,錢來的快,但是留不住,而且自己還會有些反噬倒黴,短期享樂後,這錢又沒了。還沒反應過來,錢包又扁了。
但是,長遠來看,如果你真嫁給一個有能力的老公,你有本事去當一個“管家”,從內在的經濟源頭,到外在的社交人脈統統拿捏,且一個家庭可以因你的管理而變得越來越臻臻日上。這反而是一個女孩長久保持財富之道。
《紅樓夢》裏小妾王者應該就是趙姨娘了,書裏幾次描寫賈政都在她房裏過夜,她還生了一兒一女,她也算是個雌競贏家。
但是就這樣,她在整個家族是沒有地位的,更沒有任何東西和王夫人抗衡,領月錢的時候,不會因爲賈政在她這裏多過夜而多給她一份,王熙鳳也不會因爲賈政對她的偏愛而對她說話客氣。
《紅樓夢》裏面的超級大主母賈母,仔細一想她纔是個超級王者,賈母所在時期是賈府最鼎盛時代,沒有其他小妾是不可能的,小妾不生別的子女是不可能的。
但是後面我們發現,賈府存在的子女,榮國府,寧國府也就她的兩個兒子,和她膝下的孫子,其他的妾以及子女沒有聽說過。她最後一人獨享所有財富衆星捧月,可見多麼厲害。手段格局多麼高超。
還有書裏描寫林黛玉作爲官宦之家的嫡女的爲人處事,林黛玉吩咐下人打點下人賞賜從來不缺的,這點很像《甄嬛傳》的眉姐姐,隨手打點金瓜子,做人做事就是很有嫡女風範,從小按照“主母”管家格局培養的。這和那種要點賞賜,搞點小錢的戲子對比區別一下子就來了。
一些看起來嫁的很好的女孩,有沒有可能,別人身上是可貴的“主母”格局,並不是依靠“妾”特質嫁進去的?
我問過一個男性友人,我說,其實在大部分女孩幻想裏,挺多女孩想當寵妃,不想當皇后,因爲覺得寵妃得到了皇帝的愛,還有錦衣玉食。皇后卻得不到皇帝瘋狂的愛。你怎麼看?
男性友人說,但是皇后有權啊,管家權,經濟大權,后妃處理權都是皇后說了算,愛寵妃,給皇后實權。哪天不愛寵妃了,皇后有權來解決她。
他說,男的給的所謂的偏愛沒啥意思,給你的實權纔是最落地的。
我本以爲男的不明白女生暗搓搓雌競的小心思,原來他們懂的比我們更透徹。然後利用輿論激起女生的雌競好勝心,其實他們既是始作俑者,又是坐享其成者。
最後,都在說女孩要自愛,那麼什麼是自愛呢?
現在來看就是,不被社會認定的女孩的價值誤導,不需要爲了那麼一斤半兩所謂的男人的偏愛來證明自己的魅力,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可能會因爲愛情,因爲荷爾蒙和某人在一起,但是,絕對不會因爲被男人選擇是說明自己有魅力,然後一直來證明自己是一個“被選擇”的自證裏。
擁有來自社會的整體認可,自己財產權的掌握,財產權的掌控又分爲可使用權,可支配權,可買賣權。並且自己可以調動一些社會資源。有了這些,真不會把所有心思都沉溺於月薪2000的狐狸精幻想症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