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扯扯前南斯拉夫地區的那團亂麻

在前南斯拉夫地區有一種說法, 這塊土地上有“8條國界,7個共和國,5個民族、4種語言、3種宗教、2套文字和唯一一個大家公認不歸哪一族的‘南斯拉夫人’——鐵託。”

此說其實並不準確,但確實也反映了今日前南地區的民族國家現狀之複雜。

四個波黑

原來,人們所稱的波黑其實有四種含義:

一是指“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社會主義共和國”,我把它稱爲第一波黑或“前南波黑”,它是以鐵託時代設定的“穆斯林族”爲自治主體的一個前南聯邦成員;隨着聯邦的解體它已經成爲歷史,但今天波黑的疆界仍然是因它而定的。

二是指解體後獨立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共和國”,我稱之爲第二波黑或“共和波黑”(縮寫爲RBiH)。它是前南聯邦中的波黑社會主義共和國於1991年獨立的結果。但是它很快陷入戰亂,不僅塞族不承認,並且立即對它發動了武裝進攻,而且贊成獨立的克羅地亞人也不承認當時由穆斯林主持的政府,很快穆斯林與克羅地亞族也打了起來,使得“共和波黑”雖然得到國際社會(包括中國與塞爾維亞共和國在內)的承認,卻始終沒法正常運作。

後來經過調解,面對共同的強敵塞爾維亞,波斯尼亞人(過去稱爲波黑穆斯林)與克羅地亞人於1994年根據華盛頓協議握手言和,聯合爲“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聯邦”,我們過去叫“穆克聯邦”,其實那是米洛舍維奇時期不承認“波斯尼亞民族”時的說法,實際上從來沒有這麼一個“穆斯林-克羅地亞”聯邦,當時成立的聯邦直譯應爲波黑聯邦。兩族就此聯手對抗塞族,這是第三個波黑,我稱爲“聯邦波黑”(一般縮寫爲FBiH,有時也作B&H或Federacija BiH)。

2005年波黑境內三族分佈圖
2005年波黑境內三族分佈圖

今天它作爲聯合波黑的主要實體仍在運作,而且已經形成比較穩定的聯邦體制:它包括10個州,其中5個波斯尼亞州,3個克羅地亞族州,2個混合州,州與聯邦的權力劃分清楚,而且聯邦有足夠的權力作爲國家來運作。但是在國際法中它只是聯合波黑的組成部分,並非主權國家。

到了1995年底簽訂代頓協議最終停戰,波黑聯邦又與塞族的“斯爾普斯卡”合併,成立了“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實際體制早期更類似邦聯,或“聯邦的聯合”,因爲其成員之一就是波黑聯邦。她也繼承了前南解體時波黑成員共和國的領土和“共和波黑”的國際法地位,但其正式名稱中既無“聯邦”、“邦聯”,也無“共和國”字樣,就是波斯尼亞與黑塞哥維那兩個歷史地理名詞,這是第四個波黑,我稱之爲“聯合波黑”(公認縮寫BiH),它也就是現在人們所說的、國際社會承認的波黑國家。

這裏要說明:兩個歷史地理名詞在這裏純屬符號,不是任何意義上的政治實體。以上的四個波黑都不是“波斯尼亞”與“黑塞哥維那”聯合成的,而是不同的民族實體聯合成的。近代史上也從來沒有存在過純用“波斯尼亞”或“黑塞哥維那”命名的政治實體。

1995年,《代頓協議》簽訂
1995年,《代頓協議》簽訂

兩個塞爾維亞

而塞族方面這些年來也是歷經滄桑,本來他們剛發難時,這裏叫“波斯尼亞-克拉伊納-塞爾維亞共和國”,意爲波斯尼亞邊區的塞族國家,後來他們與“邊區”以外的幾個塞族勢力(最重要的是東部的“羅馬尼亞”)合併,成立了波黑塞爾維亞共和國。

代頓協議後,他們與波黑聯邦合併,自己名稱則去掉了波斯尼亞字樣,就叫塞爾維亞人共和國(Republic of Srpska,縮寫爲RS),但爲了與現存的塞爾維亞共和國相區別,避免觸國際社會反對塞國兼併別國土地搞“大塞爾維亞”之忌,其國名中的族稱用本族語言拼寫爲Srpska,而非英語拼寫的Serbia。這就是“塞族共和國”或斯爾普斯卡的由來。於是,Srpska和Ser-bia,這本是同一概念只是英語塞語兩種讀音的名稱,如今在政治上逐漸有了兩個“塞爾維亞”的區別:一個是波黑境內的塞族實體和聯邦成員,一個是主權國家塞爾維亞。

三個波斯尼亞

而今天譯成漢語的“波斯尼亞”,內涵就更爲複雜。除了作爲地理概念的Bosnia外,政治上它其實與三個不同含義的外語詞對應:

第一個是“波斯尼亞人(Bosnians)”,它是今天國際上對波黑(聯合波黑)全體國民的稱呼,其中包括波斯尼亞族、塞爾維亞族和克羅地亞族人。波黑塞族原來是拒用這個概念的,但是這次我在斯爾普斯卡官方的旅遊資料中發現它也採用了“波斯尼亞國民(Bosnians)包括塞族、克族和波斯尼亞族”這樣的提法。

第二個是“波斯尼亞族”(Bosni-aks),它就是前南的所謂“穆斯林族”在獨立後自己的民族稱呼。爲了區別於全體波黑國民即“波斯尼亞人”,臺灣地區一般把這個穆斯林民族譯爲“波士尼亞克”。必須指出,前南時代“穆斯林族”僅指波黑穆斯林,塞爾維亞共和國境內講塞語的穆斯林仍被算作塞族人。但是現在國際上和塞國境內的這些人都堅持他們是“波斯尼亞族”,塞國官方也逐漸接受了其國民中有波斯尼亞族這一少數民族的說法。

第三個“波斯尼亞”主要用作地名前綴即bosanska,有人譯爲波桑斯卡,其實就是克羅地亞語-波斯尼亞語拼寫的“波斯尼亞”形容詞格式,意即“波斯尼亞的”,它原來用於薩瓦河南岸許多地名,如我們現在所在的波斯尼亞格拉迪斯卡,如今塞族當局廢除了這些前綴,但其他兩個民族仍有這麼叫的。承認不承認這個前綴,如今也是個有政治含義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