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牛馬,生幾個崽唄

01

2024年8月12日,民政部公佈了《婚姻登記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全文,說是要公開徵求意見。

其中有兩點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第一點是關於結婚:婚姻登記無需戶口簿,只需要帶身份證和關係證明即可。

第二點是關於離婚:申請離婚三十日內,任何一方反悔,都能撤回。

簡單來說,讓結婚變得更容易,讓離婚變得更難。

以我狹隘的目光看,結婚/離婚門檻的調整,大概和中國出生率下降,人口負增長,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有關。

通過降低結婚門檻,一些人可能希望通過鼓勵更多的年輕人結婚,以提高生育率,進而緩解人口危機。

至於爲啥提高離婚門檻,大概那幫人認爲降低離婚率有助於維持家庭的穩定性,而穩定的家庭環境可能更有利於生育。😂😂😂😂

只能說,想象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久在廟堂之高,對人間煙火不太熟悉了。

倉促結婚,尤其是在年輕人心智尚未成熟的情況下,很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最直接的問題就是讓婚姻質量下降。

而婚姻質量下降繼而會導致大量的家庭矛盾。

這是一個連鎖反應。

心智不成熟的年輕人更容易在婚姻中產生衝突,甚至出現家庭暴力等問題。

相信我,閃婚的人也會閃離,所以,假如結婚更容易,離婚率會一路飆得更高。

閃婚和閃離不僅影響婚姻當事人的生活,還可能對婚內生育的孩子的成長產生負面影響,增加社會的負擔。

在不成熟的婚姻中,子女會面臨更大的成長壓力。

如果父母在婚姻中無法提供穩定的情感支持和教育,孩子的身心發展則會受到負面影響,甚至會造成代際傳遞的社會問題。

啥是代際傳遞(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代際傳遞是指某些行爲、觀念、文化、經濟狀況或社會地位等在家庭或社會中從一代人傳遞到下一代人的過程。這種傳遞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具體有4種表現形式:

1. 行爲和觀唸的代際傳遞:

父母的行爲習慣、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往往會會傳遞給下一代,塑造他們的行爲方式和價值觀。比如,父母有某些不良習慣(如吸菸、酗酒),子女很可能也會吸菸酗酒。

2. 社會經濟地位的代際傳遞:

例如,富裕家庭的子女通常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從而有更高的機會取得成功,維持或提升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而貧困家庭的子女可能面臨教育資源不足、機會受限等問題,導致貧困在家庭內代際傳遞。

3. 心理和情感的代際傳遞:

家庭中的壓力、焦慮、抑鬱等情緒可能會通過親子互動傳遞給下一代。比如在冷暴力氛圍中長大的孩子成年後,也會擅長冷暴力。

4. 文化和傳統的代際傳遞:

許多家庭會將文化傳統、宗教信仰和語言等通過代際傳遞延續下去,幫助子女繼承和發揚家族的文化和傳統。

回到今天的主題,大多數閃婚的父母在婚姻中無法給孩子提供穩定的情感支持和教育,所以,他們的下一代很可能會有同樣的問題。

02

接下來說說離婚。

在我看來,提高離婚門檻更是一個昏招。

事實已經證明,因爲不能及時離婚造成的悲劇比比皆是。

特別是那個30天的離婚冷靜期,在這30天之內,多起發生在離婚冷靜期的家庭暴力殺人案讓人毛骨悚然。

從新聞的時間看,都是新鮮出爐的案例。

所以,設立30天的離婚冷靜期,雖然初衷可能是爲了減少衝動離婚,提升離婚門檻,但實際上卻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後果,尤其是在家庭暴力的情況下。

對於處在家庭暴力中的受害者,離婚冷靜期可能成爲一個危險的緩衝期。

在這段時間內,施暴者可能會變得更加暴力,甚至威脅或傷害受害者,導致不可挽回的悲劇發生。

離婚冷靜期還可能會延緩受害者離開有害關係的進程,增加他們脫離危險的難度,讓受害者可能會陷入更大的危險之中。

當家庭暴力案件在離婚冷靜期內惡化,可能會對整個社會造成威脅,不僅是對受害者家庭,還可能涉及到鄰裏、社區等更廣泛的範圍。

讓人多生孩子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的,不是隨便結個婚就能辦到。

要想提高生育率,要先讓人民感到生活幸福纔可以。

在失業率居高不下,人人焦慮的時代,沒多少正常人願意生孩子,因爲他們擔心自己無法爲子女提供足夠的物質保障和良好的成長環境。

畢竟,在年景不好的時候,連動物都選擇當年不生崽。

而人,說到底,也是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