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死在1939年,希特勒就是德國史書上的偉人?

死在1939年,希特勒就是德国史书上的伟人?

納粹德國的事兒咱們聊過很多。如果看時間線的話,納粹德國從1933年建立到1945年滅亡中間經歷了十二年,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是1939年纔開始的。在納粹德國一開始執政的六年中,絕大多數德國民衆的確是發自內心地擁護希特勒,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希特勒讓他們過上了好日子。

◇ 圖爲1925-1945年,德國主要經濟指標
◇ 圖爲1925-1945年,德國主要經濟指標

◇ 圖爲某知識平臺上關於希特勒死在1939年的回答
◇ 圖爲某知識平臺上關於希特勒死在1939年的回答

如果光看經濟數據和表象的話,納粹德國自從希特勒上臺之後短短幾年的確是蒸蒸日上,民衆生活幸福。於是就有人就說假如希特勒死在1939年,怎麼着也得是德國曆史上的一代偉人了。那麼,納粹德國的經濟奇蹟到底是怎麼回事?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 圖爲魏瑪時期的德國國會
◇ 圖爲魏瑪時期的德國國會
◇ 圖爲魏瑪時期,無家可歸者在柏林的宿舍中聚居
◇ 圖爲魏瑪時期,無家可歸者在柏林的宿舍中聚居

希特勒在1933年出任德國總理的時候,德國經濟的確是非常糟糕。具體而言,失業率是30%,實際上的情況比統計數字顯示的更加糟糕,有人估計德國將近一半的勞動力都無法找到工作,而這些失業者中能獲得政府或者慈善救濟的人寥寥無幾。愁雲慘淡的景象嚴重敗壞了魏瑪共和國的威望,如果再稍微回顧一下歷史的話,許多德國人的觀念中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之所以戰敗,並非因爲戰場不利,而是因爲經濟崩潰導致的內亂。

作爲希特勒和納粹黨而言,本來他們的上位就充滿爭議,如果不能在經濟上擺脫德國積貧積弱的局面,自己的統治勢必不穩,而重整軍備統治歐洲稱霸世界的野心也就不用想了。所以如何把經濟搞上去,對剛上臺的希特勒而言可是最大的一個心病。

◇ 圖爲希特勒與沙赫特
◇ 圖爲希特勒與沙赫特

希特勒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上臺伊始就任命了金融奇才沙赫特作爲經濟部長。這位沙赫特在1920年代曾經力挽狂瀾,幫助德國擺脫惡性通貨膨脹。希特勒希望他能重振德國經濟,並幫助德國重整軍備。沙赫特也沒有辜負希特勒的信任,他的金融政策核心有這麼幾個,首先通過國家的強制力推行票據結算,其中最典型的一種票據叫“梅福券”。

◇ 圖爲梅福券
◇ 圖爲梅福券

納粹德國保證這種票據的效力和帝國馬克相同,並承諾五年之後贖回。梅福券不管花了多少,都不必動用德國的存款,一方面可以讓德國的資產負債表看上去毫無問題,另一方面則是用這種方式給軍工企業付款,可以繞開《凡爾塞和約》規定的限制德國軍費。

當然啦,這些票據將來可都是得用貨幣真金白銀兌現的,所以沙赫特和希特勒對德國的外匯黃金儲備實行了嚴格的管控,比如說德國人出國能攜帶多少黃金,以及家裏最多能放多少黃金,都有嚴格規定,超過的要抓去坐牢,甚至被處死。這是在最大程度上從老百姓這裏薅羊毛。除了普通德國人之外,納粹對猶太人下手就完全沒有心理負擔了,他們上臺之後沒收了猶太人的大量財富,用以作爲票據的信用儲備金。

◇ 圖爲水晶之夜後的猶太人商鋪
◇ 圖爲水晶之夜後的猶太人商鋪

通過以上操作,沙赫特和希特勒算是對德國經濟的收入進行了“開源”。與此同時節流也非常重要。沙赫特非常注意在進行國際貿易的時候避免使用現金結算,儘量以物易物,以此獲得德國急需的資源。比如說鎢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德國明明可以從距離很近的葡萄牙進口鎢礦,但寧可捨近求遠從中國進口,這樣就是確保德國的現金安全。用類似的辦法,德國從羅馬尼亞進口石油,加速完成自己的軍事再武裝。

◇ 圖爲尼伯龍根工廠的廠區規劃模型
◇ 圖爲尼伯龍根工廠的廠區規劃模型
◇ 圖爲被運出尼伯龍根工廠的四號坦克
◇ 圖爲被運出尼伯龍根工廠的四號坦克

當然,就算如此開源節流,德國政府手裏的錢也還是不夠花,爲此沙赫特的對策是借債。他親自出面把能借的錢都給借了個遍,尤其是美國的資本工商業。美國這邊有不少企業大亨都是猶太人,而德國對猶太人的迫害正在如火如荼,這件事情沙赫特的解釋是說德國過去日子太苦了,排猶反猶當然不理智,但那也是困境中德國人的自然反應啊,沙赫特保證等德國從困境中復甦,這些極端的思想和行爲都會漸漸停止,而德國經濟的復甦得靠諸位企業家大亨投錢,所以歡迎借錢給德國。

對於美國的工商界來說,德國當時發展潛力巨大,投資這裏是穩賺不賠,納粹上臺之前德國就已經有大量的美國借款,從1924到1933年加一塊兒是三百多億美元。納粹上臺之後再加上沙赫特的多次遊說,美國工商業是紛紛慷慨解囊,給納粹的借款更上一層樓。對此,納粹黨自然是眉開眼笑全盤接受。其中美國的福特公司對納粹的投資非常大,爲此亨利·福特本人還獲得了希特勒的勳章。

◇ 圖爲1938年,亨利·福特75歲生日,接受希特勒贈送的雄鷹大十字勳章
◇ 圖爲1938年,亨利·福特75歲生日,接受希特勒贈送的雄鷹大十字勳章

就這樣,沙赫特和希特勒一邊從國內薅羊毛,一邊從國外借錢,用盡各種辦法在手頭囤積了大量資金,這是納粹解決德國經濟問題的先決條件。有了這些錢,希特勒花巨資重整軍備的同時也在大力搞基礎建設,這裏面最典型的就是帝國高速公路。

◇ 圖爲二戰前納粹德國修建的高速公路
◇ 圖爲二戰前納粹德國修建的高速公路
◇ 圖爲二戰前納粹德國正在修建的高速公路
◇ 圖爲二戰前納粹德國正在修建的高速公路
◇ 圖爲希特勒參加帝國高速公路奠基儀式
◇ 圖爲希特勒參加帝國高速公路奠基儀式

1933年9月,希特勒親自出席了第一條高速公路的剷土儀式,並在一年之內修建了一千公里的路段。一直到二戰爆發之前,德國每年都至少修築一千公里的高速公路。除此之外,1936年柏林奧運會主場館和相關配套設施的修建也是個大工程。

◇ 圖爲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主場館——帝國體育場
◇ 圖爲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主場館——帝國體育場
◇ 圖爲1936年的柏林奧運村俯覽圖
◇ 圖爲1936年的柏林奧運村俯覽圖

當然啦,有了高速公路那還得有汽車,希特勒許諾每個德國家庭都可以買得起一輛家用小汽車,這樣的小汽車要成本足夠低,還要產量足夠大,因此希特勒委託汽車設計師費迪南保時捷設計了一種全新的汽車,從理論上講它滿足了“家家戶戶都有汽車”的要求,希特勒將其稱爲“人民汽車”,這也就是著名的大衆。保時捷的設計也就是日後鼎鼎大名的甲殼蟲。而這樣的汽車想要成本降低還需要大規模生產,那就需要興建全新的工廠,還得投入大量的勞動。就這樣,希特勒通過大規模基礎建設投資人爲地創造需求,極大地降低了德國的失業率。

◇ 圖爲希特勒與甲殼蟲汽車
◇ 圖爲希特勒與甲殼蟲汽車

到了1938年,德國的失業率下降到幾乎爲零,國民生產總值相比於希特勒上臺時翻了一倍,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不僅如此,納粹還極盡所能討好國內的工人們,他們成立了“力量來自歡樂”的組織,組織工人們到處休假玩樂,爲此還建造了大型的度假郵輪。

◇ 圖爲瘋狂的德國民衆
◇ 圖爲瘋狂的德國民衆

一時間,納粹德國成了全世界的明星,希特勒在幾年間的成就,也被認爲是奇蹟一般。當時不少新生兒的父母爲了表達對元首的感激,紛紛爲孩子起名叫阿道夫。只不過,這納粹的經濟奇蹟背後是寅喫卯糧,舉債度日。

1938年德國從各種途徑的收入也才一百多億帝國馬克,而支出則達到了三百多億,這樣的繁榮根本不可持續。過去舉債度日借的錢總得有要還的時候。1939年,之前發行的面值120多億的梅福票到了兌換的時候,而納粹根本沒有能力償付,如果任事態發展,這樣的美麗泡沫總有破裂的一天。而也就在這一年,希特勒在德國軍事力量遠遠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關於二戰的起源有很多討論,其中一種觀點就認爲希特勒之所以走上戰爭道路不可回頭,很大程度上是因爲還不起外債所致。

等到戰爭打響之後,德軍雖然在頭兩年一直贏贏贏,但隨着戰局變化,德國民衆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帝國高速公路不修了,那些元首許諾的人民汽車也沒了蹤影,生產這些汽車的工廠也都改行生產軍用吉普車。

◇ 圖爲古斯特洛夫號遊輪
◇ 圖爲古斯特洛夫號遊輪

之前有一艘“力量來自歡樂”組織的大型郵輪古斯特洛夫號,到最後也塞滿了難民撤退,途中被蘇聯潛艇擊沉,釀成了人類有史以來死亡最多的海難慘劇。而戰前因爲經濟奇蹟對希特勒無限崇拜的德國民衆,到了戰爭末期也被迫扛着槍上戰場淪爲希特勒的炮灰。此時,距離戰前那種美好的生活也不過才五六年光景。之前帶着德國人創造經濟奇蹟的希特勒,如今一手把這些德國人推向了地獄當中。

納粹德國戰前的經濟奇蹟在當時看上去耀眼,但深究其原因,核心還是極盡所能的欺騙壓榨,以及欠債不還。從本質上講,這是政府的信用破產。當然納粹德國從一開始就沒考慮爲政府的信用破產買單,所以帶領德國人致富的希特勒,和那個發動戰爭的希特勒,本質上就是一個人,而納粹的經濟奇蹟和後面的戰爭,也存在着緊密的關係。

所以說,希特勒死在1939年就成爲德國曆史裏的偉人,這個論斷就純屬胡扯了,畢竟就算他死了,繼任者還得還債,還不上錢的話,要麼掀桌子,要麼當老賴,沒別的辦法,橫豎買單的都得是德國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