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馬斯克被罵:
鋼鐵俠馬斯克,曾有個兒子,澤維爾•馬斯克。
兩年前,澤維爾給自己喀嚓一刀,變成女生了。
名字也換了,改叫薇薇安•威爾遜。
威爾遜,是薇薇安生母賈斯汀•威爾遜的姓,以後她就隨媽媽姓了。
兒子變成女兒,馬斯克心態崩了。
他在一款電視節目中說,兒子(女兒)已經死了,是被覺醒病毒殺死的。
他對女兒很失望。
女兒對他也一樣。
只要逮到機會,女兒就往死裏罵他,絕對不留情面。
(02)
薇薇安狂罵父親,說馬斯克對孩子撒謊。
說馬斯克是個連續出軌者。
說馬斯克“你從未踏進過教堂,不是一個基督徒。”
最後,薇薇安以幽默口吻總結:“你讓我們這個物種變得多麼容易受騙,因爲不知何故,人們還是繼續相信你,這對我來說一直是個謎。”
薇薇安不明白,這樣一個一無是處的爹,爲什麼別人還會相信他呢?
爲什麼?
(03)
看了薇薇安對父親的指責,我們徹底瞭解了一個詞兒:
代溝!
女兒薇薇安,和父親馬斯克,兩人腦子裏的認知,毫無交集。
雖是父女,卻如兩個星球上的不同生命形態,相互之間完全不能理解。
薇薇安罵父親撒謊、出軌,不是基督徒——大概是因爲,她認爲這些東西非常重要,重要到甚至超過生命,不能有絲毫妥協。
但馬斯克跟這些東西,毫無關係。
馬斯克的人生,說起來也挺悲慘。他的祖父,討厭美國,也不喜歡英國,因此把家搬到了南非。
馬斯克生下來,就是個南非人,在南非當地上學。
但很不幸,馬斯克有編程天才,讀書時編了個小程序,美國的公司給了他500美金。
這可把同學們氣壞了,大家都是垃圾,你狗日的竟然掙美元,打死你……同學們開始對馬斯克霸凌,圍着他往死裏打。
好多次,打着打着,馬斯克腦袋嗡的一聲,被打得昏迷不醒。
昏迷不醒也不放過,繼續打!
所以問題來了,爲什麼馬斯克的兒子想要變性,而馬斯克卻不想呢?
因爲馬斯克的兒子有個好爹,讓他生在美國,喫得飽,穿得曖,不用負擔沉重人生責任,專注考慮變性之事。
馬斯克的爹卻有點不靠譜,把兒子弄到南非那種地方,可憐馬斯克想的是如何在殘暴同學的手下活下來,哪有心思變性啊。
(04)
中學畢業,南非軍隊向馬斯克伸出橄欖枝:騷年,學校沒弄死你,那就來軍隊吧,軍隊保證弄死你……不是,保護國家,是你的責任,難道不是嗎?
去你的吧!馬斯克假裝出門溜彎,哧溜一聲,逃到加拿大。
他被南非人打怕了,逃得越遠越好。
逃到加拿大,馬斯克還是沒機會變性,因爲他得生存。
怎樣才能在加拿大活下來呢?
馬斯克想到個只有中國人才會想到的好辦法:
修家譜。
他想弄個馬斯克家族譜系,借這個名義,找家族中有錢人收點美元。
然而萬萬沒想到,馬斯克家族中有錢人,都躲着他,對家譜不上心。
此路不通,馬斯克餓得兩眼發藍,於是他去燒鍋爐。
如果不是馬斯克自己說,你都不知道加拿大還有這可怕工作,大熱天穿厚厚的防護服,手拿鋼釺,走過一條狹長彎曲的通道,走到高熱的爐火前,這可怕的工作一小時才18美元,稍不留神,你就永遠出不來了。
這種生存狀況,你讓馬斯克變性——唉,還是先讓他想辦法活下來吧。
馬斯克一邊燒鍋爐,一邊做更苦的伐木工,一邊報考大學,一邊編程。忙得團團轉,根本顧不上變性。
最終,馬斯克入讀皇后大學,再讀賓夕法尼亞大學,借讀書機會編程創業。從絕境中殺出一條血路。
如果這時候你遞只話筒給他,問:小馬同志,你咋不考慮變性呢?
馬斯克一定會這樣回答你:顧不上,真的。
人得先活下來,再說其它,難道不是嗎?
(05)
女兒薇薇安,指責馬斯克撒謊、不是基督徒。
馬斯克肯定聽不懂女兒在說什麼。
因爲這些指責,在馬斯克的人生苦難中毫無意義,有了這些東西,他未必就能活下來,沒這些東西,他也未必會死。就算他是基督徒,南非同學照樣往死裏打他。就算他再誠實,鍋爐該燒他還得燒。
包括兒子變性成女兒,撒謊、不是基督徒這些東西,馬斯克完全不能理解。人不是應該努力活下去嗎?怎麼淨整這些沒用的?
但對薇薇安來說,生存不是問題,這些纔是生活全部。
所以馬斯克和女兒之間的衝突,究竟誰是誰非?
——馬斯克拼命努力,其實就是爲了讓女兒薇薇安,天天琢磨這些沒用的。
化解父女衝突,關鍵還在馬斯克。
薇薇安沒經歷過他的人生,也永遠不會經歷,這就決定了女兒永遠也不可理解他。
馬斯克現在過着和薇薇安一樣的人生,必須要由他來共情薇薇安。
只要他能想明白,當年逃離南非,喫那麼多苦,遭那麼大罪,最終目的就是讓孩子,獲得性別選擇的自由(也可能不是吧?),他終於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人生,爲什麼會忘記初心?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人間規律就是這樣,老一代無論如何輝煌,終究要成爲歷史。年輕人的性別固然不好捉摸,但他們纔是未來。
遲早有一天,馬斯克會想明白這個道理。
到那時候,他纔算是真正取得了人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