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公園涼亭遭雷擊致6死10傷,是不是隻能聽天命

不管怎麼說,6死10傷的代價過於沉重,不是一句“偶發性情況”就能說過去的。

涼亭有沒有安裝避雷設備,官方需要給出一個明確答案。

常州一公園涼亭遭雷擊致多人傷亡,近日引發關注。

據常州經開區8月12日通報,8月11日20時36分,常州經開區橫山橋鎮遭遇強對流天氣,雷擊致芳茂山公園涼亭坍塌,並導致在涼亭避雨的16名羣衆受傷,其中6名重傷者經搶救無效死亡。

一場雷擊竟出現了6死10傷的慘痛局面,讓人在唏噓大自然的強大威力時,也提出了一些疑問——芳茂山公園內的涼亭,有沒有安裝避雷設備?如果沒有,是否應該強制安裝?普通人室外突遇雷雨天,該如何避雷?

網上的公開信息顯示,芳茂山公園於2021年動工修建,2023年11月正式對外開放,目前仍有一些配套設施在修建中。芳茂山謂之“山”,但其實就是個小山頭,公園依山傍水,附近還有大林禪寺和白龍觀兩大景點,成爲當地市民喜愛的遊玩場所。

從網上流傳的疑似現場視頻可以看出,傍晚時分突然遭遇狂風暴雨電閃雷鳴後,不少正在散步的市民湧入公園內的涼亭連廊等地避雨。疑似事發涼亭並未處於地勢高處,也不是特別空曠之處。

不過,涼亭由什麼材質建成,即木質還是石材,以及是否安裝有避雷設備,暫時無從知曉。但從涼亭的建築風格來看,這類仿古風建築的屋檐和屋脊設計比較複雜,理論上會增大遭受雷擊的概率。

根據中國發布的《建築物防雷設計規範》,建築物按防雷要求通常分三類,其依據是建築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質以及發生雷電事故的可能性和後果等。關於公園涼亭這類建築,屬於第幾類防雷建築物,是否應該安裝避雷設備,規範中並未具體提到。

按上述建築物防雷要求分類標準,如果當地屬於雷暴較頻發地區,那麼其所在區域按理是應該更重視安裝避雷設備的。常州位於江蘇南部,夏季發生雷電天氣的概率並不低,但是否達到都需安裝避雷設備的標準,目前也需要更專業的分析判斷。

常州市氣象局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類似情況並不常見,屬於偶發性情況,發生的概率比較低。”雷擊造成這麼大的傷亡,發生概率確實不高,可是面對這麼大的傷亡,只是歸咎於偶發情況,未免有些輕描淡寫。就大家關心的建築避雷問題,專業部門還是應該多做調查研究之後,給出更負責任的答案。

當然,安裝了避雷設施也不代表就萬無一失,不會發生雷擊事件了。如果施工水平有限,或者特別極端的雷暴天氣,雷擊事故仍有可能發生。

那對普通人來說,如果在室外遇到極端雷雨天天氣,該如何避險?

根據中國天氣網的統計,在中國發生的雷擊事故中,農田是最高發地點,其次是建構築物(房屋之外的工程建築)和開闊地。通常對戶外遊玩的避雷建議,是遠離開闊地和建築屋檐,儘量找低窪地帶和室內。

具體到常州這起雷擊事故,遊玩中突遭大雨,出於常理,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肯定是先避雨,而不是防雷擊。公園內除了涼亭,他們也沒別的地方可去。另外,多人聚集在一個涼亭中,遭遇雷擊後互相傳導,也是此次事故傷亡慘重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管怎麼說,6死10傷的代價過於沉重,不是一句“偶發性情況”就能說過去的。涼亭有沒有安裝避雷設備,官方需要給出一個明確答案。而像常州以及更多的南方城市,類似的建築有沒有安裝避雷設備,避雷設備有沒有效,有必要更專業的調查和判斷。所謂盡人事聽天命,雷雨天氣無法避免,安全防護要做到位,才能儘量避免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