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天真的人自帶三昧真火

9月1號,開學季。

成長故事中的標點符號。

想起那些揹着書包去上學的日子。

想起一本書,王安憶的《上種紅菱下種藕》,故事鋪開在剛開學的江南小鎮上。

九歲女孩秧寶寶,像當地很多生意人的孩子一樣,離開柯橋鄉下沈漊,來到三四里路之外與城市交界的華舍鎮上學,寄宿在媽媽熟人介紹的李老師家裏。

城鄉結合部的紛擾雜陳,傳統鄉土文明的褪舊煥新,各色人物的陸續登場,被公公守着的沈漊老家則永遠是她感到溫暖和安心的地方。這一切都在九歲女孩的眼睛裏推演開來。

那些敏感的自尊、發散着奶香氣的成長,對愛與呵護的稚拙回報,對粗糙和被忽略的暗暗傷心,對新世界的勇敢探索,對友情的真摯守護,都像乾淨的嫩芽一樣,綠溼你的眼睛。

秧寶寶的純淨世界靜靜生長於90年代那個發展中的騰飛期。

發展、騰飛這類詞總是帶着很大灰土味的,速度捲起一路煙塵,就像新修的鄉間公路,希望嗆着喉嚨就來了,前路看不清,卻只能一往無前。

九歲的秧寶寶是個純粹天真的女孩子,喧囂的塵土未曾污染她的小宇宙。

她的愛恨都分明,也並不都沉默。

她會對鎮上作精作怪滿腹算計的庸俗女人直言相罵,也會對愛護她的陸國恬無聲回報。

她忠於與蔣芽兒的友誼,並不因大家都看不起蔣芽兒就拋棄她,她也珍惜出色的巧姑娘張柔桑的青眼有加。

她不像如今視頻裏刷到的某些小孩那樣一口庸俗世故,還未少年,就已老成。這樣,還被某些人贊爲聰明。

天真的人才會對這個世界無畏,永遠好奇探索,充滿動力。

天真的人自帶三昧真火,能沿途避開亂世裏的禍,用平凡的耕耘開出塵埃的花朵。

天真的人還會一路蒐集暗黑裏的運氣,讓人性在任何地方都溫暖發光。

願“新學期,新面貌”不是一句空話。

即便成年人,也可以在9月1號這天認真看看自己,仔細擦拭一下生鏽的靈魂,重新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