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說,汪曾祺是作家裏的“齊白石”。翻檢12卷本《汪曾祺全集》,齊白石三個字出現的頻率很高。在汪曾祺的作品裏,的確時常流露對齊白石的喜愛。
齊白石曾爲榮寶齋畫箋紙,一朵淡藍的牽牛花,幾片葉子,題了兩行字:“梅畹華家牽牛花碗大,人謂外人種也,餘畫其最小者”。此老極風趣幽默。尋常畫家,哪得有此。此是齊白石較尋常畫家高處。
——《談幽默》
曾見齊白石一小幅畫,畫的是淡藍色的野藤花,有很多小蜜蜂,有頗長的題記,說這是他家山的野藤,花時遊蜂無數,他有個孫子曾被蜂螫,現在這個孫子也能畫這種藤花了,最後兩句我一直記得很清楚:“靜思往事,如在目底”。這段題記是用金冬心體寫的,字畫皆極娟好。“靜思往事,如在目底”,我覺得這是最好的創作心理狀態。就是下筆的時候,也最好心裏很平靜,如白石老人題畫所說:“心閒氣靜時一揮”。
——《“無事此靜坐”》
老舍先生藏畫甚富,大都是精品。所藏齊白石的畫可謂“絕品”。壁上所掛的畫是時常更換的。掛的時間較久的,是白石老人應老舍點題而畫的四幅屏。其中一幅是很多人在文章裏提到過的“蛙聲十里出山泉”。“蛙聲”如何畫?白石老人只畫了一脈活潑的流泉,兩旁是烏黑的石崖,畫的下端畫了幾隻擺尾的蝌蚪。畫剛剛裱起來時,我上老舍先生家去,老舍先生對白石老人的設想讚歎不止。
老舍先生極其愛重齊白石,談起來時總是充滿感情。我所知道的一點白石老人的逸事,大都是從老舍先生那裏聽來的。老舍先生談這四幅裏原來點的題有一句是蘇曼殊的詩(是哪一句我忘記了),要求畫捲心的芭蕉。老人躊躇了很久,終於沒有應命,因爲他想不起芭蕉的心是左旋還是右旋的了,不能胡畫。老舍先生說:“老人是認真的。”老舍先生談起過,有一次要拍齊白石的畫的電影,想要他拿出幾張得意的畫來,老人說:“沒有!”後來由他的學生再三說服動員,他才從畫案的隙縫中取出一卷(他是木匠出身,他的畫案有他自制的“消息”),外面裹着好幾層報紙,寫着四個大字:“此是廢紙。”打開一看,都是驚人的傑作,——就是後來紀錄片裏所拍攝的。
——《老舍先生》
齊白石畫天竹,果較疏;粒大,而色近硃紅。葉亦不作羽狀。或雲此別是一種,湖南人謂之草天竹,未知是否。
——《歲朝清供》
我很欣賞齊白石的話:“太似則媚俗,不似則欺世。”
——《書畫自娛》
齊白石自稱詩第一,字第二,畫第三。有人說汪曾祺的散文比小說好。雖非定論,卻有道理。
——《蒲橋集》封面廣告
今天,我們讓兩位大師神奇相遇,汪曾祺的寫意小品文配上齊白石的工筆昆蟲畫,這將是一對怎樣的神仙組合?——
昆蟲備忘錄 精彩片段 #
復 眼
我從小學三年級《自然》教科書上知道蜻蜓是複眼,就一直捉摸複眼是怎麼回事。“複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個大眼睛。那它怎麼看呢?是每個小眼睛都看到一個小形象,合成一個大形象?還是每個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成一個完全形象?捉摸不出來。

凡是複眼的昆蟲,視覺都很靈敏。麻蒼蠅也是複眼,你走近蜻蜓和麻蒼蠅,還有一段距離,它就發現了,噌——,飛了。
我曾經想過:如果人長了一對複眼?
還是不要!那成什麼樣子!

螞蚱
河北人把尖頭綠螞蚱叫“掛大扁兒”。西河大鼓裏唱道:“掛大扁兒甩子在那蕎麥葉兒上”,這句唱詞有很濃的季節感。爲什麼叫“掛大扁兒”呢?我怪喜歡“掛大扁兒”這個名字。
我們那裏只是簡單地叫它螞蚱。一說螞蚱,就知道是指尖頭綠螞蚱。螞蚱頭尖,徐文長曾覺得它的頭可以蘸了墨寫字畫畫,可謂異想天開。
尖頭螞蚱是國畫家很喜歡畫的。畫草蟲的很少沒有畫過螞蚱。齊白石、王雪濤都畫過。我小時也畫過不少張,只爲它的形態很好掌握,很好畫,——畫紡織娘,畫蟈蟈,就比較費事。我大了以後,就沒有畫過螞蚱。前年給一個年輕的牙科醫生畫了一套冊頁,有一開裏畫了一隻螞蚱。
螞蚱飛起來會格格作響,不知道它是怎麼弄出這種聲音的。螞蚱有鞘翅,鞘翅裏有膜翅。膜翅是淡淡的桃紅色,很好看。
我們那裏還有一種“土螞蚱”,身體粗短,方頭,色如泥土,翅上有黑斑。這種螞蚱,捉住它,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很討厭。
天津人所說的“螞蚱”實是蝗蟲。天津的“烙餅卷螞蚱”,卷的是焙乾了的蝗蟲肚子。河北省人嘲笑農民談吐不文雅,說是“螞蚱打噴嚏——滿嘴的莊稼氣”,說的也是蝗蟲。螞蚱還會打噴嚏?這真是“糟改”莊稼人!

小蝗蟲名蝻。有一年,我的家鄉鬧蝗蟲,在這以前,大街上一街蝗蝻亂蹦,看着真是不祥。
花 大 姐
瓢蟲款款地落下來了,摺好它們黑綢襯裙——膜翅,順順溜溜;收攏硬翅,嚴絲合縫。瓢蟲是做得最精緻的昆蟲。
“做”的?誰做的?
上帝。
上帝?
上帝做了一些小玩意兒,給他的小外孫女兒玩。
上帝的外孫女兒?
哦,上帝說:“給你!好看嗎?”
“好看!”
上帝的外孫女兒?
對!
瓢蟲是昆蟲裏面最漂亮的。
北京人叫瓢蟲爲“花大姐”,好名字!
瓢蟲,硃紅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黑色的小圓點。圓點是有定數的,不能瞎點。黑點,叫做“星”。有七星瓢蟲、十四星瓢蟲……星點不同,瓢蟲就分爲兩大類。一類是喫蚜蟲的,是益蟲;一類是喫馬鈴薯的嫩葉的,是害蟲。我說喫馬鈴薯嫩葉的瓢蟲,你們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喫蚜蟲嗎?
……
一九九三年二月二日
賞·汪曾祺的昆蟲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