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戳中無數“社畜”的呼蘭,何以成爲打工人的“最強嘴替”?

“生活的煩惱,用脫口秀說說”,這句脫口秀節目的slogan,多少道出了時下熱播中的兩檔脫口秀節目《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下文簡稱《脫友》)和《喜劇之王·單口季》(下文簡稱《喜劇之王》)的要義。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每個人不免承載着生活的重壓與瑣碎的煩惱,脫口秀恰好提供了一個釋放情緒的出口。

職場的煩惱,更是脫口秀的表達重點。雖然此前幾季《脫口秀大會》也有吐槽職場的內容,但遠不像今年脫口秀季如此密集、如此扎堆,情緒濃度如此之高。面對不合理的職場生態,“假裝承重”“浪子心態”“陰陽八卦”不失爲一種應對機制。

打工人的煩惱

《脫友》和《喜劇之王》雖在不同平臺播出,有打擂臺之感,但兩檔節目在職場吐槽的內容表達上倒是保持高度一致。打工人的煩惱被巧妙地編織進一個個段子之中,無論是無盡循環的加班、漲不上去的薪水,還是奇葩的領導,均成爲脫友們吐槽的絕佳素材。

“我永遠忘不了,我在杭州加班的記錄,就是連續加班,加倆禮拜到下半夜凌晨四點。就什麼感覺呢?朋友們,你們聽過一句話沒有,就那個科比說的,你見過凌晨四點的太陽嗎?我看倆禮拜呢。凌晨四點根本就沒有太陽的。”

《喜劇之王》劇照
《喜劇之王》劇照

《喜劇之王》中翟佳寧吐槽的“極端加班文化”,在職場中並不鮮見。很多領導都有這麼一個特點,臨下班了突然要開會。翟佳寧說,“咱本來六點下班就能走,經常五點五十五,領導過來拍咱們肩膀。說翟啊,就關於那個項目,我突然就想到一個特別好的idea。我希望一會下班啊,咱倆可以找個時間一起就是discuss一下。”這“一下”,就是三個小時。

《脫友》中曾在工地工作的賈耗,也遇到同款奇葩領導——總是要求員工熬夜加班,員工準時下班老闆稱之爲“偷跑”:“大家都像你這樣偷跑的話,公司怎麼辦?”這顯然是對員工正常下班權利的剝奪和忽視。這可把賈耗氣的,“讓員工按時下班,就這麼難嗎?哦,您手腕上那個小圓盤,它不顯示時間,您纔是真的表。”

淒涼的是,極端加班文化在職場中“如影隨形”,哪怕從這個單位跳到下個單位,仍跳不出加班文化。《喜劇之王》的小羅道盡酸楚:“我辭職的原因很簡單,是因爲我上一份工作的作息非常的不規律,我現在是一個被動的、在全職做喜劇的狀態,我現在作息非常規律,每天寫稿寫到早上五點。”儘管換了工作,但爲了追求夢想或生計,依然不得不熬夜加班。

《喜劇之王》劇照
《喜劇之王》劇照

其實,並非所有加班都是非法的,多數打工人可以接受合理回報的加班。打工人難受的點在於:工作強度超級大,加班文化特離譜,偏偏薪酬待遇還不給到位。

賈耗說他畢業後當施工員的工地,工程總造價8.9億,但領導給他每個月的工資1500.還要扣除五險一金。

多少底層打工人,拿最低的工資,擔最大的責任。賈耗據此提出一個可靠的解決方式,“職場最好的稱呼一個人的方式,就是按他的工資來稱呼他”,“以後安排工作會非常方便,領導再讓我熬夜加班,我說,哎呦不好意思,我是1500啊,這麼重要的事情,應該讓8300幹啊。您說呢,5萬6.”

隔壁節目的小羅對此深以爲然,他號召全世界的甲方都應該懂得“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給打工人發多少工資,就只配讓他幹多少活。他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你花的就是普通手機的錢,你爲什麼要去追求iPhone的品質呢?你會在手機店裏面拿着個一個一千塊錢的安卓機說,哎呦,這跟那個什麼果的都不一樣。”

從脫友們的普遍經歷來看,他們遇到的大多不是什麼好老闆。《脫友》中漫才組合荒島人氣王如此吐槽,好老闆大抵屬於“科幻片”範疇;《喜劇之王》的門腔則發現,“人和人之間是需要共情的,但是共情不能跨越物種”,老闆跟咱打工人不是一個物種,難怪共情不了咱。

《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劇照
《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劇照

打工人對職場怨氣大,很多時候跟老闆的人品不行有關。在荒島人氣王虛構的情境中,演員變成“老闆俠”,“發現自己有了特殊的能力,只要用手輕輕一揮,就能畫出一個大餅”。老闆給員工許下不切實際的承諾或願景,以此激勵員工努力工作,實際上往往難以實現。

“領導真的又摳又裝,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領導喜歡在辦公室掛什麼毛筆字書法顯得自己很有文化,裝讀書人。什麼海納百川,寧靜致遠,什麼捨得,反正都是他沒有的品格。”一些老闆裝有文化、有涵養,實際上缺乏相應的品格和素質,各種虛張聲勢只爲掩飾自身的吝嗇和虛僞。

有些時候你以爲自己被裁是工作不夠努力,實際上只是老闆屁股決定腦袋的決策。前hr門腔談到老闆要裁掉一個財務,理由是財務是很內向,老闆對門腔說,“mbti你懂不啦?曉得不啦mbti?多招點e人,我要公司活潑開心一點”。門腔說出不少打工人的肺腑之言,“老闆可能是很久沒有自己親自上過班了,上班久了,沒有e人。”

上班久了,何止少的是e人,快樂的人都會變少了。因爲職場中煩人的不只是領導,還包括職場中各種不合理的所謂“職場文化”。

比如各種形式主義文化,相互稱呼同學。但賈耗說得對,“你們見過哪裏的同學,凌晨1點多還不放學的嗎?”

《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劇照
《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劇照

比如馬屁文化。翟佳寧說有個同事早上要做開顱手術,手術前竟然還在工作羣裏發了一條有可能是他在人世間的最後一條消息,“祝張總生日快樂”。同事手術很成功,之後也如願升職了……幹得好不如拍得好啊。

總之,兩檔脫口秀節目對於職場的吐槽,引發看節目的打工人的廣泛共鳴。這個世界上當然有好的老闆,也有幸福的職場了,但也應該承認,不完美的職場環境普遍存在。脫口秀節目中的職場段子雖然充滿誇張與戲謔,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真實的困境與挑戰。

讓我們“假裝承重”

以前我們會說,職場這麼令人不快樂,大不了不幹唄。但現在敢有底氣說出這句話的人真不多,畢竟工作難找啊。

《喜劇之王》中的學哲學的於祥宇,相當精確地描述了很多打工人的兩副面孔:“我上午還在上課,我學那個《資本論》。什麼資本會無情地壓榨你,剝削你的剩餘價值,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都流着血跟骯髒的東西。我下午去面試的時候,往那一坐,我可以加班,什麼亞裏士多德呀,多勞才能多得。”

《喜劇之王》劇照
《喜劇之王》劇照

這是很多職場人面臨的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衝突,也反映了當前社會環境下年輕人普遍遭遇的就業困境。

吐槽歸吐槽,有班上還是要上的,但是上班的心態已經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呼蘭在《脫友》中非常犀利地發現職場人在短短幾年時間裏心態的變化,從“長期主義”“延遲滿足”轉變爲“短期行爲”“即時滿足”。

以前想的是,“等着公司上市,雞犬昇天,咱也賺一筆”,現在呢,“啥公司上市都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別公司沒上市,雞犬先昇天了”;以前能夠接受“工資少點,給你股份多一點,你不叫打工人了,你叫合夥人”,現在呢,“你不要跟我說什麼期權股票,都不如跟我說,工資日結”。

這不僅僅是職場付出與回報不平衡引發的怨氣,也折射出社會形勢變化下心態的普遍心態。各種不確定性的存在,讓許多人不再願意爲長期目標付出太多努力,他們更願意抓住眼前的快樂。

《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劇照
《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劇照

所以,很多打工人對職場的忠誠度和積極性都在下降。呼蘭說,“現在上班講究的就是一個巧勁”,不必太用力——給老闆賣命也不會多給錢,也不能太鬆懈——被開了或公司垮了也是雙輸。

這個巧勁,呼蘭有一個精妙的概括,“假裝承重”。“你看這些房子,毛坯房,承重牆就那麼三四面,其他牆都在那假裝承重。你別看我不承重,你砸我得花錢,對吧。我站在那兒牆模牆樣的,這看不出有什麼區別的……”

“假裝承重”的心態,倒是跟隔壁門腔的“職場浪子”異曲同工。不要在職場上當什麼“純愛戰士”,那是我將明月照溝渠,對待工作要“工作而已,玩玩的呀”,“讓我們做職場浪子。就是玩,趁着年輕多玩幾家公司,等到年紀大了玩不動了,找個老實老闆交交社保可以了。”

實在做不到這一點,倒也可以像《脫友》中kid說的那樣,“不要把公司當成一個職場。你們就把它當成一個道場,你每天到公司,你就倆事兒,陰陽和八卦”,陰陽怪氣+大聊八卦,道場道場,就是咱上班“到場”了就行。

看到這裏,有人已經大驚失色了。大道理我們都懂:不論是“假裝承重”“職場浪子”還是“陰陽八卦”,這種即時滿足、及時行樂,勢必導致打工人缺乏長期的職業規劃,進而影響到個人的職業發展和成長,也可能導致整個社會的創新力和競爭力受到削弱,云云。

這其實是上位者的視角、是老闆的視角,他們最怕打工人懈怠,要麼怒斥員工不長進——不要問公司爲你帶來了什麼、問問你爲公司帶來了什麼;要麼找出各種冠冕堂皇“爲你好”的理由,讓打工人乖乖做“牛馬”。

《喜劇之王》劇照
《喜劇之王》劇照

呼蘭說的深得我心,那些說各種大詞的人,“他們就想跟你砍砍價,扣點績效,就這點事”,“PUA是手段,少給錢纔是目的”,“很多時候你沒有他們說的那麼差,他們否定你是爲了砍價”……

換言之,面對老闆隨時隨地、無緣無故的各種批評,打工人不必將這些批評內化爲對自己的真實評價,不要自我否定,而應將其視爲一種談判策略。就像在菜市場討價還價,商販會誇大產品的優點以爭取更高的售價,同樣地,領導也會通過貶低來降低打工人的價值。這種認識有助於打工人保持理性,不被情緒左右,減少不必要的精神內耗。

拒絕pua的另一個關鍵是,不要落入功績主義的陷阱,不要自我內卷。Kid說得是,“牛馬咱們就喫多少草幹多少活唄,那怎麼會有牛天黑了,主人都走了,還自己在田裏待着,揹着爬犁說,我今天一定要把這10畝地耕完,給自己犁出來一條deadline,沒必要,所以說喫多少草幹多少活很重要,你別給多了……領導擠多少我們給多少,領導不擠,那我們一滴不漏。”職場上要快樂並不那麼容易,但拒絕接受領導的過高要求或不合理期待,學會保護自己的權益和尊嚴,不快樂至少會少一些。

《喜劇之王》劇照
《喜劇之王》劇照

以前我們總是習慣從打工人身上找問題,各種大道理說不停,但鞭子不要總抽在打工人身上,怎麼不說說有多少比例的公司尊重勞動法?也別說現在工作難找,就更應該乖乖做牛馬,怎麼不說越是情況困難,老闆越要積極面對挑戰,給員工創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激發員工創造力,從而讓公司逆勢上漲呢?

從這個意義上看,“假裝承重”“浪子心態”“陰陽八卦”也許算得上“弱者的武器”——在不對稱權力關係下的一種應對機制,既是對現有權力結構的微小挑戰,也是人們維護自身尊嚴的方式。

其實,想讓打工人“長期主義”還不簡單,請從尊重勞動法做起,給勞動者應有的保障,加班了該給雙倍工資就給,年假該放就放,工資該漲就漲。如果真有一個幸福的職場,遇到很好的老闆,有一羣可愛的同事,還有不錯的待遇,你說能有幾個打工人不好好幹,誰不知道珍惜呢?

《喜劇之王》劇照
《喜劇之王》劇照

所以,少談點主義、多談點待遇。老闆想從打工人這裏獲得多少忠誠度和積極性,就看老闆你給多少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