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格陵蘭島大海嘯與氣候危機的警示

近日,多家媒體報道,去年9月期間,地球發出了持續9天之久的“神祕顫動”信號。發表於《科學》雜誌的調查報告在最近揭曉,這一神祕顫動信號的起因其實是當時發生在格陵蘭島的一場大型海嘯。位於北美洲東北部的格陵蘭島既是全球最大的島嶼,且在政治上也作爲丹麥王國的自治區,但因爲極度寒冷的自然氣候,當地人口密度相當低。也因此,這場巨大的海嘯並未直接造成人員傷亡,甚至於,幾乎沒人目擊到這次海嘯的發生。

2023年9月,衛星圖像比較:山體滑坡前30分鐘和山體滑坡後7分鐘 。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道,當去年9月的地震信號被世界各地的傳感器接收到之後,科學家們就開始着手調查其產生原因。目前已知的是,此次海嘯是由山體滑坡導致的——當地山腰的岩石坍塌,同時攜帶着冰川碎塊,最終引發了高達200米的巨浪。隨後,海浪被“困”在格陵蘭島狹窄的峽灣中,來來回回移動了整整九天,前述提到的震動也由此產生。發表於《科學》雜誌的調查報告來自一支由各國科學家組成的團隊以及丹麥海軍所共同執行的考察任務,其中一名科學家、英國大學學院的斯蒂芬·希克斯告訴BBC,當地震信號最開始被監測到時,“它看起來一點也不像地震”,“每 90 秒出現一次,持續了九天。”

在現場勘查前後,科研小組利用地震數據確定,該信號源位於東格陵蘭島的迪克森峽灣。他們隨後收集了其他線索,包括衛星圖像和丹麥海軍在信號出現前拍攝的峽灣照片。而衛星圖像顯示,峽灣溝壑中有塵土瀰漫的跡象。對比事發前後的照片,他們發現其中一座山峯崩塌了,並將部分冰川捲入水中。研究人員最終通過計算得出結論,認爲有2500萬立方米的岩石——體積相當於25座帝國大廈——撞擊海水,並引發了200米高的“超級海嘯”。

但相比於其他海嘯,此次格陵蘭島巨型海嘯產生的海浪卻“無法消散其能量”。通常,海嘯由海底地震引起,並在幾小時內就會消散,但這股海嘯卻如同前述一般被困住了。對此,希克斯解釋道,此次山體滑坡發生在距離公開海域約200公里的地區,海浪最終被困在了當地的峽灣地形中,造成海浪的能量無法消散的後果。據此,研究團隊還構建了一個模型,展示了冰塊如何在其間來回晃動長達九天。

此次山體滑坡發生在格陵蘭島的偏遠地區,過往常有一些北極郵輪會造訪這些峽灣。但幸運的是,事發前後沒有一艘郵輪位於發生滑坡的地區。但丹麥和格陵蘭國家地質調查局 (GEUS) 、同時也是《科學》雜誌發表的調查報告的首席專家克里斯蒂安·斯文內維格博士也表示,這種現象在北極地區越來越常見,並稱雖然迪克森峽灣事件本身並不能證實這一趨勢,但其前所未有的規模凸顯了開展更多研究的必要性。而希克斯也補充說明稱,迪克森峽灣發生的事件“可能是氣候變化事件首次對全世界我們腳下的地殼產生影響。”

兩位未參與此次實地勘察的科學家也對後續可能出現的情況作出預警。西挪威應用科技大學的滑坡地質學家寶拉·斯努克表示,格陵蘭島發生的大海嘯再次證明,由於氣候變暖加劇,北極地區的大型山坡正在越發進入一個持續的不穩定狀態。她告訴CNN,近來北極和阿爾卑斯山地區發生的岩石雪崩現象無疑是“一個令人擔憂的信號”,因爲全球變暖正在不斷融化幾千年來一直處於寒冷、冰凍狀態的土地。另外挪威地質調查局研究員萊娜·魯本斯多特同樣提醒,隨着北極地區氣候變暖,可以合理地推測,原本是永久凍土斜坡上發生岩石坍塌的情況將愈發頻繁。

此次大海嘯和地球的“神祕震動”也再度提醒我們氣候變化可能帶來的極端災難。倫敦大學學院極地建模與觀測教授朱利安·斯特羅夫表示,世界冰川的困境正在帶來致命的後果,設想如果大型冰川崩塌並墜入海洋,或者像現在這樣因冰川崩塌而引發山體滑坡並引發海嘯,遲早會有人員傷亡情況出現。並且她表示,冰川融化導致雪崩、倒塌造成人員傷亡的情況不是沒有可能,而此前形成的冰川湖也可能潰決,導致下游洪水氾濫。

大約10000年前,世界範圍內的冰川退縮至寒冷的極地地區。但在過去的幾十年裏,這些冰川的消融速度急劇加快,氣候科學家表示,這是人爲氣候危機引發的全球氣溫上升最明顯的後果之一。實際上,如同斯特羅夫所說,冰川對世界各地的水資源發揮着重要作用,但如今在格陵蘭島和南極洲,冰川將陸地的冰塊排放到海洋中,導致海平面上升。因此,冰川質量的損失影響了世界各地依賴它們獲取淡水的社區,並進一步抬高了全球海平面,影響了沿海社區。自20世紀末以來,氣候科學家監測的數十座冰川報告的冰損失量都是以英尺而不是英寸來衡量的。

最近的研究也表明,由於溫室氣體增加,北極的變暖速度已經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倍。該研究的作者更表示,融化加劇與更頻繁、更溫暖、更潮溼的北緯反氣旋氣團造成的極端高溫事件密切相關。無疑,格陵蘭島的冰融化正在對全球產生負面影響,因爲它是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也影響了大氣環流模式。研究人員表示,這些變化也可能進一步影響歐洲的氣候。有專家指出,這些溫度和降水模式的變化可能會影響社會經濟活動、生態系統,並可能導致北大西洋附近地區極端氣候事件增多。此外,研究人員還警告,他們目前所預測的氣候情景表明,類似格陵蘭島超級海嘯的情形將會持續增多,這凸顯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減輕未來幾十年氣候變化影響的緊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