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希特勒把猶太人“安置”在非洲,是因爲元首他心善?

希特勒把犹太人“安置”在非洲,是因为元首他心善?

之前講過不少關於猶太人和以色列的故事,熟悉猶太民族歷史的人都知道,在二戰之前猶太人沒有自己的國家,雖然他們當中不少人在社會上取得了相當的成就,但整個民族卻因爲種種原因成爲了歐洲各國歧視和發泄憤怒的對象,19世紀末無論是西方的法國還是東方的俄國,都發生了大規模的排猶事件,這也促使猶太人中的有識之士決定推動本民族建國之路,由此誕生了錫安主義。

既然要建國,那麼總得選個地方。二十世紀初,錫安主義者和西方國家圍繞着猶太人建國選址有過多種方案,比如在美洲,在巴勒斯坦,等等等等,這其中的核心就是想要在非洲給猶太人劃一處地方,但因爲種種原因,這些計劃沒有變成現實,而猶太人也在隨後的二戰中遭遇了大屠殺的厄運。那麼,這些猶太人在非洲建國的計劃到底是怎麼回事?它們爲什麼沒有變成現實?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 圖爲1897年,赫爾茨在錫安主義大會
◇ 圖爲1897年,赫爾茨在錫安主義大會

20世紀初錫安主義已經成爲了歐洲各國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他們的領導人赫茨爾先後受到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和土耳其蘇丹的接見。一開始赫茨爾強烈希望猶太人在奧斯曼土耳其境內的巴勒斯坦地區,也就是古以色列國存在的地方建國,但這個提議被蘇丹一口回絕,蘇丹聲稱“我寧可兵刃加身,也不願意失去巴勒斯坦”。當時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實力猶存,赫茨爾對此無可奈何。

◇ 圖爲約瑟夫·張伯倫,英國政治家,1895~1903年任殖民大臣
◇ 圖爲約瑟夫·張伯倫,英國政治家,1895~1903年任殖民大臣

1903年,時任英國殖民地事務大臣的約瑟夫·張伯倫,也就是二戰前著名綏靖政策推動者內維爾·張伯倫的父親,向赫茨爾提出可以考慮在英國控制的東非殖民地建立一個猶太人家園,這個家園位於當時的英屬烏幹達,如今肯尼亞的一處高原上,面積一萬三千平方公里,要知道如今的以色列也才兩萬多平方公里,這個土地面積對當時的猶太人是相當大了,再加上當時的英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們提出的這個方案猶太人當然得認真考慮。

當赫茨爾把這個提案提交給錫安組織大會時引起了激烈辯論。反對者認爲猶太人的家園一定得在巴勒斯坦地區,給放在非洲算怎麼回事兒?支持者認爲如此方案可以接受,畢竟猶太人可以有一個馬上就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後來大會投票表決,支持的一方高票獲得通過,看上去猶太人似乎馬上就可以在東非有一個新家了,但派去考察的人一看卻傻了眼,這裏氣候炎熱,遍佈毒蛇猛獸,附近更是有大批極爲不友善的土著人,真要搬過去那就是找死。

◇ 圖爲烏幹達在非洲的位置
◇ 圖爲烏幹達在非洲的位置

等他們把考察報告一提交,猶太人大會婉拒了這個所謂的烏幹達計劃。當然這事兒不能讓所有人滿意,一部分猶太人公開主張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建立猶太人的家園,沒必要非執着於巴勒斯坦,這些人成立了猶太領地組織,而一些國家也利用這樣的猶太領地組織搞事情,比如日本後來的河豚計劃,蘇聯的猶太自治州,都是利用了這些猶太人樸素的“想有個家園”的心理。

時間進入1930年代,歐洲各國對猶太人依舊遠遠說不上友好,而納粹在德國取得政權之後,更是明目張膽地迫害猶太人。按照納粹的那一套種族主義理論,猶太人是天生的劣等民族,他們在歐洲搶了高貴的雅利安人的生存空間,所以最好給他們都給送走,眼不見心不煩。

◇ 圖爲馬達加斯加島的位置
◇ 圖爲馬達加斯加島的位置

至於送到哪裏,納粹高層有相當大的衝突。有人主張給送到鄰國波蘭,有人主張既然猶太人一直主張在巴勒斯坦建國,那就乾脆把國內猶太人打包送過去好了。還有人主張把猶太人送到非洲東部的島嶼馬達加斯加。

幾種計劃一對比就發現了問題,首先,把猶太人送波蘭是不可能的,波蘭政府自己也非常排猶,正想辦法把自己國內的猶太人往外送呢,指望他們或者其他歐洲國家接受德國猶太人不現實。其次,納粹當時已經有了征服歐洲,稱霸世界的計劃,在這個計劃中控制近東中東是很重要的一個步驟,鑑於納粹和猶太人的關係,他們當然不希望猶太人在近東中東建立國家,所以這二戰前的“巴勒斯坦方案”也被否決。

至於最後的馬達加斯加方案,這也不是納粹的原創,19世紀末的時候德國就有東方學家提出要把猶太人送到那裏,1930年代,波蘭政府也準備把本國的猶太人送到馬達加斯加。當時的馬達加斯加是法國殖民地,法國自己國內的猶太人都是個大問題,怎麼可能讓其他國家把猶太人往這裏送呢?就這樣,猶太人問題在各國之間踢皮球,雖然納粹德國自顧自地在1938年制定了把猶太人給送到馬達加斯加的計劃,但沒有法國同意,這個計劃是沒有意義的。

◇ 圖爲1941-1942年的歐洲形勢圖
◇ 圖爲1941-1942年的歐洲形勢圖

但二戰爆發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戰爭初期納粹德國取得了驚人的勝利,1939年征服波蘭,1940年征服法國。法國都敗了,他們的殖民地自然得由德國支配。6月中旬,法國首都巴黎淪陷之後,維希法國政府主動聯繫納粹德國希望求和,而納粹德國在法國投降的談判條件中堅持要法國把馬達加斯加交給德國,畢竟這對於他們安置國內猶太人至關重要,進而影響到納粹意識形態的根本。

到了這個份兒上,法國當然是無力提出任何反對意見,而納粹德國也連忙制定一系列的猶太人安置計劃,他們計劃在歐洲建立一個銀行,負責沒收猶太人全部的財產,並從這些財產中抽出一部分用於猶太人移民的經費,如此納粹不出錢還解決猶太人問題,這簡直是贏麻了。

◇ 圖爲二戰爆發前,英國報紙上刊登的展示皇家海軍實力的畫作
◇ 圖爲二戰爆發前,英國報紙上刊登的展示皇家海軍實力的畫作

對於納粹高層來說,德國已經幾乎征服整個歐洲了,這個馬達加斯加方案意味着歐洲人種的純淨,是元首夢想最重要的一步,所以幾個部門都爭相搶奪這所謂至高無上的榮耀。德國外交部認爲自己應該牽頭組織將來的猶太人運輸和馬達加斯加的管理,而黨衛軍和帝國保安處自然不樂意了,他們堅持認爲這種事情需要強力的監控和恐怖統治,自然是自己最適合。整個猶太人運送還八字沒一撇,納粹高層反而因爲這事兒開始了新一輪的權鬥。

不過這馬達加斯加計劃納粹想的再好,終究還是有可行性的問題,納粹自己的船舶運力都不夠,而當時英國還沒投降呢,他們的海軍在大西洋基本可以做到對納粹德國海上力量的壓制,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冒險把猶太人送到馬達加斯加是不可能的。

對於這個問題,納粹高層一開始非常樂觀,英國孤懸海外撐不了多久,只要登陸英國的海獅行動成功,英國就完了,到時候納粹海軍將不再有敵人,而徵用的英國船隻剛好可以用來運送猶太人。這個想法看上去一點問題沒有,但這海獅計劃最終還是遭到了失敗,不但納粹登陸英國的作戰遙遙無期,英國海軍反而更加主動地攻擊德國的水面船隻。

◇ 圖爲納粹德國在歐洲的主要集中營分佈
◇ 圖爲納粹德國在歐洲的主要集中營分佈

到了1941年,納粹德國又開始了對蘇聯的作戰,卻在年底兵敗莫斯科。到了這個時候,局勢已經很清楚,戰爭不可能在短期內結束,而在戰爭結束之前想要實行這個馬達加斯加計劃是沒戲了。不過,希特勒清除猶太人的宏圖大業總要去做,那就把他們都給殺光好了。

於是在1942年初,納粹高層召開萬湖會議,確定了對猶太人的所謂“最終解決方案”。往後幾年雖然納粹德國在戰爭中愈發不利並最終失敗,但這“最終解決方案”還是造成了人類歷史上空前的大屠殺慘劇。

站在歷史的角度看,納粹的大屠殺可以被看作所謂“馬達加斯加方案”的一個自然延伸。對於猶太復國主義者來講,只要自己的國家一天不建立,那麼猶太人充當替罪羊,被侮辱歧視,甚至被屠殺,那都是有可能的事情。這也是猶太人在上世紀初最慘痛的歷史教訓。後來以色列國得以在二戰後建立,猶太人也終於擺脫了隨隨便便被人擺佈的命運,這個民族的歷史也揭開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