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年輕人和養生好似一個八竿子打不着的關係,如今我們明顯感知到,年輕人不僅能養生,還越來越會養生。
其中不乏有大學生朋友每日自制養生茶,紅參、枸杞、紅棗、桂圓等原料擺滿了空間不大的宿舍桌;也不乏剛畢業進入職場的朋友爲了平衡工作和生活,從各種縫隙裏搶回時間只爲給自己多燉一鍋湯、多煮一碗粥、多煎一塊雞腿排;還有一位假裝自己是年輕人的朋友,把普普通通的餃子順應時令變着花樣做出了新意,讓人不禁感嘆道,「養生不僅應該屬於全年齡段,新時代也得有新養生啊!」
在急速運轉的當下,學會養生更像是學會如何看待身體與環境的關係。縱然年輕的人們有着天然的時間優勢,但被生活磋磨的身體並不是可被率先犧牲的代價,「讓身體長久又健康地運轉,纔是生活最大的意義。」
今天是中秋節,圓月和涼風彷彿在宣告秋意漸濃,願這份養生食譜大賞能讓你尋覓與探索到更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身心圓滿」何嘗不也是一種圓滿呢?
年紀輕輕,人卻虛了;雖不致命,但也煩人
@坨坨 24歲 小吊梨湯
提到秋天就不能不提小吊梨湯,緩解秋燥的一大利器。準備好銀耳、梨、冰糖、百合、枸杞、蓮子,再把銀耳剪碎,加蓮子煮開,25分鐘後再加梨和冰糖煲10分鐘,最後丟進去枸杞和百合,大功告成!上班前來一杯,保證這工打得神清氣爽。
@Lemon 27歲 田七青蟹冬瓜湯
秋分至蟹腳癢,婆婆送來四隻青蟹,兩隻煮粥,鮮香濃鬱,剩下兩隻準備拿去熬湯。去菜市場買了地道冬瓜,又跑了兩家藥店纔買到理想的田七。自己殺蟹有點難度,不會的朋友可以讓菜市場幫忙處理一下。
田七有利於通淤補氣,是上好的養生食材,加上螃蟹是秋天應季之物,還可以加點冬瓜和潮汕冬菜調味,美味又大補,一口下去,鮮掉眉毛啦!
@熊貓 33歲 無糖黑芝麻糊
年紀漸長,髮量和髮質都開始走下坡路。
前年,被長輩投餵了幾大包熟黑芝麻,爲了把它們早日消耗完,我開始試着打黑芝麻糊。我不嗜甜,覺得不放糖的芝麻糊自帶一種堅果香。把熟黑芝麻、糯米和紫米按照5:3:2的比例睡前丟入破壁機,加水,選「滋補糊」模式後定時,早上起來就能立馬喝。
萬萬沒想到,每週喝1到2次,堅持小半年後,已經有好幾個同事誇我髮質變好、更黑亮了!

@阿秋 31歲 蘿蔔雞肉丸子湯
準備白蘿蔔半根、雞肉、澱粉、裙帶菜和小蝦米。
白蘿蔔半根去皮切麻將塊,雞胸肉500g洗淨攪碎,加一個蛋清和50g澱粉,姜蒜切碎,少許料酒、鹽和生抽,抓勻備用。裙帶菜若干泡發備用,蝦米若干備用。冷水起鍋,水沸後轉中小火,拳頭擠出肉丸,用勺子舀出放入沸水。等所有丸子浮起後撈出備用,大火下入白蘿蔔塊,再次沸水後轉中小火,下入丸子及裙帶菜,三五分鐘後下小蝦米,此時可據口味決定是否加入蔥花或香菜。
白蘿蔔有養神安眠的功效,雞肉性溫,蛋白質豐富,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實乃秋季養生佳餚。飲用此湯,不僅能養髮,還能提升夜晚的睡眠質量。

@鳳鳴 45歲(假裝自己仍是年輕人) 餃子
餃子——小時候討厭的食物,如今反而越來越喜歡了。
餃子最大的優點是可包萬物,過年的時候爲了消食,也爲了給孩子帶去新鮮感,還包過山楂糕餡兒和巧克力餡兒的餃子。如今秋天來了,可以選擇蓮藕、荸薺、蘿蔔這類養肺的食材來做餡。
餃子的另一個優點是既營養均衡又美味,有面、有菜、有肉,還有海鮮,搭配起來的結果簡直不要太驚豔。
食以養人,又言順天應時,還言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養生」歸根到底是順應天時地利人和。一桌樸實的美味最是慰人心,萬千愁腸被一一捋順,又能繼續披荊斬棘了,哈哈。
與胃痛、腹瀉相伴的那些年,好好喫飯,纔是正經事
@布林 26歲 蔬菜湯
蔬菜湯的原料一般是各類蔬菜。比如:胡蘿蔔、南瓜、芋頭、深綠色的菜、洋蔥等,隨機選擇4-6種,先簡單炒一下,然後加水煮,蔬菜爛了即可喫,也可以用破壁機打,很好喝!
這些食物都富有膳食纖維,一週喝1到2次,能明顯感覺到排便通暢,皮膚狀態變好。但整體來說要持之以恆,養生單靠喫的力量是微弱的,喫、睡眠、情緒、運動缺一不可哦!
@在廚房做飯做得一身汗的魚 27歲 山楂麪湯
十個有怨氣的打工鬼裏,九個胃不好,我也沒逃過。
可能是仗着年輕總以不喫早飯換多睡會兒,或是打工後三餐總不按點兒喫,於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達喜就成了家裏的常備藥,我的胃也成了最苛刻的時間表,到點不喫,就要抗議。
這怎麼行!老母親眉毛一豎,說要視頻教我幾個不復雜的甜湯食譜,讓我好好喫飯,也養養胃。第一道是山楂麪湯,新鮮山楂不會做,就買現成的山楂餡兒也湊活,涼水和幾勺麪粉,攪成稀的糊糊,和山楂餡兒一起開水下鍋,再燒開一小會兒就好,甜甜的也不難喝。第二道是南瓜小米粥,把南瓜蒸熟,和小米一起扔電飯煲,然後安心等待就好,非常適合下班後只想癱在沙發上的打工人。
其實說養不養的,這麼和胃疼相伴的幾年下來,我開始明白「三餐按時喫」纔是硬道理。學不會網上的食療菜譜、做不出一桌八個菜也問題不大,養生也可以輕量化和年輕化。對於我來說,現在最重要的還是要學會愛護自己的身體,它們並不是可以交換時間與金錢的資本。讓身體長久又健康地運轉,纔是生活最大的意義。

@枸杞momo 蘋果紅棗水
我最近一直在喝蘋果紅棗水。按照官方的說法,它既能改善脾胃,滋養氣血,還能促進消化。原因是前段時間我經常失眠,總是兩三點才睡着,起牀後整天都覺得疲憊,偏偏到了晚上又變得很精神。消化系統也開始報警,頻繁腹瀉,幾乎每喫完一餐飯,就要跑兩次廁所,有時甚至一餐飯還沒喫完就會腹瀉。
當我的體重降到84斤時,我覺得必須要採取措施自救了,我辦了健身卡,並全網蒐羅補充氣血的養生茶。蘋果紅棗水幾乎是我看到的最懶人友好的養生飲品了,甚至其操作方法就已經寫在名字裏了,只要把蘋果和紅棗一股腦丟進壺裏煮開就好了。
氣血是一個很難以琢磨的東西。但堅持喝了一個月的蘋果紅棗水,配合着健身,我的體質還真發生變化了——飯量開始變大,更重要的是,我不再腹瀉了,體重也穩步上升到92斤了。
@Mingmin 27歲 蓮藕瘦肉雞蛋湯
把豬裏脊肉和蓮藕都剁碎,然後混和在一起,加入少許鹽鋪在燉盅底部,成碗狀,再鋪幾片薑片,打一個雞蛋,蓋上燉盅蓋子,放入蒸鍋,大火蒸5分鐘轉中火再蒸 10 分鐘,就可以出鍋了。
雖然沒額外加水,但水蒸氣會讓燉盅裏稍微有點湯汁,喜歡喝湯的朋友也可以再加一小碗水。其實做法類似南昌有道特色小喫——瓦罐肉餅湯,只不過我還在肉餅里加了蓮藕,蓮藕滋陰,豬肉也性溫,這樣燉出來對脾胃很好。
以前一大早就喝冰水,導致現在的我一喫生冷就會打嗝腹脹,現在一大早就起來燉瘦肉水喫,暖暖的還不上火,喝完身體很舒服。

@Sherry 36歲 奶香板栗餅
天氣漸涼的秋季,做一盤奶香奶香的板栗餅吧!
首先板栗去皮,洗淨,放入蒸鍋蒸熟,然後放入容器中,將板栗搗碎,並加入適量牛奶攪拌均勻,放置一旁作爲餡兒備用。在蒸板栗之前,就可以提前和麪和發麪了,發過的面做餅皮口感會更軟糯。
把發好的麪糰揉一揉排氣,擀成餅皮,然後把剛纔做好的板栗餡兒包入餅皮裏,收口捏好。用掌心輕輕壓平,在平底鍋中刷少許油,將壓平的板栗餅翻過來放入平底鍋(即收口的那一面朝下),兩面煎熟即可,若用電餅鐺代替平底鍋口感會更好。
剛過去的炎熱夏天裏,人們貪涼喫了很多冰冷的飲食,脾胃會相對弱一些,而素有「秋季乾果之王」之稱的板栗,口感既綿密香甜,還能養胃健脾,是一道老少皆宜的養生點心。(ps.鑑於板栗本身味道就已經比較香甜,所以調餡兒的時候可以不用加糖了,現代人控糖意識強,推薦不加糖或只加少許,隨個人口味調整即可。)
痛!痛!痛! 緩解痛經的小辦法
@小韓 29歲 紅糖醪糟雞蛋
聽媽媽說,以前她們生完小孩做月子會喫醪糟雞蛋來補身體,作爲一個常年痛到打滾的痛經girl ,經期前後我也開始煮一碗熱熱的醪糟雞蛋紅糖,喝下去後整個人都通暢了!
@小意 28歲 自制豆漿
越發嚴重的痛經,以及同事一句「你最近每天看起來都好蒼白」,讓一位常年氣血不足的打工人正式破防,於是我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開始補氣血!
於是購入破壁機,每天打各種各樣的豆漿當早餐喝,萬能公式是豆(紅豆、綠豆等)+粗糧(燕麥等)+優質脂肪(堅果、黑芝麻等)+甜味劑(紅棗等)。雖然其醫學作用還有待考證,但每天喫早餐都有一種「我過得好健康啊!」的心理暗示,情緒價值拉滿了。
@萊克西 29歲 黑枸杞水
我最大的養生祕笈是爲了我的月經。
不知是否有人和我一樣,有過月經焦慮。焦慮的點在於,隨着我進入職場,隨着年歲漸長,月經的週期雖然規律,但流量卻越來越少,體檢一看,相關器官都沒問題。甚至,已經很久沒有高中時代那種打個噴嚏就有一股暖流襲來的感受,有時候一個月經週期只消耗半包日用衛生巾。
我想,僅僅是在月經這一件事上,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做女性的難——它不來,不行;它來,最好來得按時、色正、流量適中,光是這些生理問題就足夠讓女性自己感到困擾,更不用提外界隨處可見的月經羞恥。
後來,媽媽給我寄來了沉甸甸的五大包黑枸杞,一週堅持喝三到四次黑枸杞泡的水。隨後幾個月,我的月經質量還真有所改善,流量上來了,焦慮下去了,顏色回正了,心態也放平了。
說實話,我確實不知道黑枸杞和月經之間是否有直接關聯。但轉念一想,養生的前提是尊重自己的身體,也尊重自然規律,養生不就是靠那點虛幻的信念吊着不扛造的身子骨兒嗎?
又要上班了,如何恢復元氣?適合打工人的快手養生
@W 31歲 甘草羅漢果陳皮水
開學第一天就上滿三節課,還沒下課嗓子已開始報警,立馬把塵封了一個暑假的養生壺拿出來洗了洗,然後放入甘草、羅漢果和陳皮,煮了一壺「教師救命水」。同志們,還得扛20周,堅持住啊!
@李女士 30歲 黃骨魚豆腐湯
準備黃骨魚兩條,豆腐若干塊。倒油,黃骨魚兩面都煎一下,然後倒入開水,魚煮五分鐘後,再放豆腐煮五分鐘,隨後加入食鹽即可。
一個好身體是喫出來的,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壓力大,週末有空的時候自己燉一鍋黃骨魚豆腐湯,不僅可以補充營養,還可以體驗到下廚的樂趣,心情好了,身體自然也就元氣滿滿。
@小於 30歲 紅燒蹄膀
把豬蹄膀洗乾淨後切塊,下蔥姜料酒焯水,之後熱鍋冷油隨便翻炒兩下,再扔到高壓鍋裏,依次加入老抽、生抽、冰糖、八角、香葉、辣椒絲等,最後加水,燉爛就行。
我這人怕熱,熱的時候常常喫不下飯,所以整個夏天都喫得很簡單,每天幾乎都是涼麪、白粥、綠豆湯配醃菜,一到9月已經瘦到肋骨凸顯。爲了提升應對換季的免疫力,我會做這道紅燒蹄膀來貼秋膘,尤其是天涼的時候想起家裏還燉着一鍋熱乎乎的肉,超級幸福!

@晴子 25歲 玉米排骨湯
秋天就要喝熱乎的湯啊。
來廣東工作三年了,身體和皮膚都變得狀況頻出,不知道是長期的工作壓力導致的還是對嶺南的水土不服。上週去中醫院拿了中藥後,才發現真的要好好喫飯!好好睡覺纔行!
我以前啥都不會做,爲了循序漸進,我從最簡單的一道湯——玉米排骨湯開始學起,排骨焯水後跟玉米一起放進電飯煲,再放一點鹽,就OK啦!只有喫得健康乾淨了,纔有力氣好好生活啊!如何照顧自己的身體和情緒大概是長大後的我們必須直面的課題。
@卡 香煎雞腿排
雞腿排看起來跟養生毫不相關,但其實對健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爲它補充蛋白質,頭疼腦熱的時候煎一塊喫,沒準就好了!
去年年底,生活裏發生很多事,身體狀態一度跌到谷底。皮膚長痘,去醫院體檢查出一堆結節,乳腺的、甲狀腺的、肺裏也有一小個,像極了我疙疙瘩瘩的生活。今年過年開始,立志要好好運動,起碼讓自己健康起來。
年後回北京,遇到了一個非常合適的女性健身教練,學習了很多營養和運動原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補充蛋白質。免疫系統的維持和能量消耗,都需要大量的蛋白質。我是一個在「喫」上實在沒有食慾的人,過去生活裏的小痛小病,比如頭疼或嗓子發炎,後來都意識到是蛋白質攝取不夠,身體沒電了。更注意自己的飲食結構後,我發現很多疲憊的時刻,但凡補充一點蛋白質,就立刻活了過來。
秋冬倦怠,就更需要身體的免疫系統支棱起來,貼秋膘不是沒有道理。朋友們,餓了累了,可以盡情安排一塊雞腿排!

@羅二狗 29歲 煎蛋絲瓜花蛤湯&苦瓜豬骨湯
秋天來了,秋涼宜煲湯。想和大家分享兩款今年常做的湯。
第一款是簡單快手的煎蛋絲瓜花蛤湯,網上買兩盒吐好了沙的花蛤,簡單清洗乾淨,再用一個深一點的小鍋焯水,花甲開殼後撈出,湯不倒掉,放一旁靜置備用。絲瓜削皮切成滾刀塊,鍋裏放油,有條件的可以加一小塊豬油,再用大火煎兩三個雞蛋,煎到有些焦黃,扒拉到一邊,把絲瓜放進去也沾油炒一炒(這一步很重要,這樣絲瓜喫起來會很香!),接着加入靜置在一旁的花甲原湯,注意不要全倒進去,底下會有一點點沉澱物,棄之不用,再煮個三五分鐘,把花甲放進去,調味只需要加一點點鹽,千萬不要放醬油啊啊啊。這款湯今年在我家返場無數次,從花甲到家再到上桌喫飯,通常不超過30分鐘,很適合脆皮打工人。
另外一款湯是苦瓜豬骨黃豆湯,原料是一份黑豬排骨、黑豬肉餡和苦瓜。排骨焯水,肉餡簡單醃一下,我一般會放一點白酒和鹽,再放一點紅薯粉,加水拌勻後用一點油鎖水,接着把苦瓜切成段去掉瓤,把肉餡塞進苦瓜段裏,看起來是不是有點複雜,但其實很簡單,到這裏準備工作就都做好啦。接着把焯好水的排骨放進砂鍋,加開水和釀好的苦瓜段,加一小把黃豆,再用中小火煮一個半小時,然後就可以享受美味了。
如果你沒時間的話,可以嘗試第一款煎蛋絲瓜花蛤湯,空閒較多的話,再試試上面這款苦瓜湯,都是喫了會感覺幸福的家常食物。這兩款湯都是我爸媽教我的,每次做了,我都會拍個照片告訴他們,「又返場了」,怎麼不算是一種「天涯共此桌」呢?

@小叉 五指毛桃煲湯
去年秋天的某個傍晚,寫完稿子的我疲憊地癱倒在沙發上,看着夕陽一點點沉下去。突然好想喝湯啊!作爲南方人,煲湯如同新鮮的野菜、水果、氧氣,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東西。我立刻發信息給好朋友,「秋燥,想喝湯!」
半個小時後,我們在一家五指毛桃雞煲店相見,兩個南方人狂炫了一鍋子雞湯,舒舒服服回家了。
從那之後,五指毛桃便成了我秋日煲湯的必備食材。對了,給北方朋友解釋一下,五指毛桃並不是桃子,而是一種藥材,葉子像五指,果實像毛桃。很多秋季食譜都會提到五指毛桃,說它是「廣東人蔘」,有去溼健脾、止咳化痰等功效,但我更在乎它的味道——奶香奶香的,有一種椰香味。無論煲豬骨還是雞肉,都特別好喝!不過相比雞肉,我最喜歡的還是豬骨搭配五指毛桃,豬骨選筒骨、軟排、湯骨都可以,不要太瘦,要帶一點油脂的。過水焯去浮沫,再丟到鍋子裏(我習慣用電壓力鍋),放鹽和五指毛桃即可。
都市打工人的便利大法是,一大兜子五指毛桃先用溫水泡半個小時,然後剪成食指般長度的小段,再用密實袋封存冷凍,每次煲湯拿出來一小把就可以。當然,還可以放點羊肚菌、竹蓀、山藥、蓮藕之類能吸滿湯汁和香氣的配料,比排骨還好喫。
說實話,五指毛桃有那麼多食補功效,我都不咋在意。選擇它,選擇的是一種安心感啊!五指毛桃就像是湯中的定海神針,有了它,湯能難喝到哪裏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