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非禮勿言》:男神再演變態,只有暴力沒有美學

以俊朗外形聞名的英俊小生,往往在中年轉型之際,首先拋棄的便是那副好皮囊。

譬如“小李子”萊昂納多,從《泰坦尼克號》到《荒野獵人》,硬是在糙漢之路上狠命折騰纔得到學院派的認可。

再如我們今天的主人公詹姆斯·麥克沃伊,年輕時因一雙水汪汪的湛藍色卡姿蘭大眼睛和惹女性觀衆憐愛的溼漉漉脆弱神情,被封爲“一美”(票選顏值第一)。《沙丘之子》中揹負天命的小王子、《贖罪》裏蒙冤終身的癡情人、《X戰警》中春風化雨的X教授……他的早期角色盡顯毫無侵略感之柔美。

但自從在《分裂》中挑戰23種人格的變態後,“一美”走上了一條不歸路,肌肉越練越壯實,體格愈來愈粗獷,鬍子也蓄得邋邋遢遢。他變糙了,也變強了。

在最近上映的恐怖片《非禮勿言》裏,“一美”再次出演變態,一個以虐待獵物爲樂趣、人前人後兩副面孔的殺人狂。在主打溫情的中秋檔,本片無疑是尺度最大的一部。

——(下文有少量劇透)——

影片開始於陽光明媚的意大利島嶼,焦糖色調的風光吸引了五湖四海的遊客,其中便有來自倫敦的一家三口。爲了讓失業已久的丈夫本調劑心情、讓焦慮的女兒阿格尼絲放鬆情緒,路易絲策劃了這次旅行。

他們偶然認識了來自德文郡的一家人:帕迪、基拉夫婦及他們的兒子安特。自稱是無國界醫生的帕迪很快贏得了路易絲一家的好感,他和基拉熱情洋溢,與之交往如沐春風。

安特患有先天性舌病,說不了話,故而性格孤僻,整日抱着安撫兔子玩偶不撒手的阿格尼絲也不是個外向的孩子,兩人順利成爲好友。

路易絲原以爲這只是一次短暫美好的旅行經歷,會隨着兩家人各回各家而告一段落。沒想到不久後,她收到了帕迪一家的邀約,請他們去自家農場過週末。

路易絲和本是一對邊界感很強的夫婦,但或許是因爲倫敦連綿的陰雨天,或許是因爲丈夫賦閒在家,或許是想換個環境喘口氣,他們猶豫良久後決定赴約。

驅車來到帕迪家農場後,路易絲察覺到了些許不對勁:農場佇立於遠離人煙之處,他們甚至沒有往來的鄰居;帕迪和基拉感情過於濃密熾烈,在外也經常“情不自禁”;帕迪身爲一名醫生,家中又髒又亂,生活習慣也不好;夫妻倆對安特動輒責罵體罰,安特也是心事重重的樣子;他們明知路易絲是素食主義者,卻親切地“逼迫”她喫肉。

但微妙之處在於,這些令人偶有不適的細節又沒有超出正常人的承受底線,連丈夫本都覺得,挑剔又“事多”的路易絲應該是想多了。

生性懦弱、雄風不振的本反倒羨慕男性荷爾蒙爆棚的帕迪,欣賞他的爺們個性和生活技能,還讀起了他推薦的書《如何釋放心中的牛仔》。

因不能忍受帕迪&基拉夫妻倆和自己的女兒同牀共眠,警惕的路易絲連夜做出了離開的決定,沒打招呼就攜家帶口離開農場。誰知女兒心愛的兔子玩偶被落下,面對女兒的焦慮不安,本選擇調頭回去,可等待他們的卻是殺機和死局,該如何反擊自救呢?

《非禮勿言》改編自兩年前的歐洲同名電影,導演詹姆斯·瓦特金斯的代表作是同樣以虐殺對抗爲賣點的《伊甸湖》,很擅長處理械鬥肉搏的動作戲,也知曉如何挑戰觀衆的感官極限。

(《伊甸湖》的主演“法鯊”邁克爾·法斯賓德正是“一美”在《X戰警》裏的好搭檔)

從相識到殺局,新版《非禮勿言》在前一個小時幾乎套拍了原版,就連細節處理也依葫蘆畫瓢,可以算是新意寥寥。但導演相中這個故事,瞅準的是後半段的改編空間。

原版故事冷靜剋制,伴隨着肅殺感極強的配樂,從頭壓抑到尾。丹麥夫婦應荷蘭夫婦之邀後,一步步墮入後者精心設計的陷阱,但他們不敢反抗、任人宰割,最後失去了女兒,更以一種極度屈辱的方式死去。

石刑是古老的刑法,還暗含宗教意味。《聖經》中記載,行淫婦人按摩西律法應當被亂石砸死,耶穌裁決說:“誰沒有罪,誰就可以拿石頭打她。”再結合影片層層遞進的服從性測試和北歐的詹代法則等民族特性來分析,原版的《非禮勿言》近乎於一則諷刺性極強的怪誕寓言。

新版其實完全拋開了隱喻,將故事處理爲一個簡單的反殺暴力奇觀片,兌入了幾泵美式恐怖片的慣用元素:追捕獵殺、復仇反殺、因果循環、被害者施害、女性的力量、被原生家庭所害的施暴者……皆爲近年來的流行套路。

我們可以稱之爲“直給型”電影,暴力奇觀和解壓價值都簡單粗暴地懟到了觀衆跟前。只要不細究無傷大雅的邏輯問題,觀影過程就能獲得壞人屠戮、好人反殺的快感,簡單粗暴、快捷有效地給觀衆做了110分鐘的“馬殺雞”。

借引入片《非禮勿言》,也想談一談影片的暴力價值。大家或許發現了,近年來有不少爆款電影呈現了極致的暴力美學,宣傳語也紛紛強調感官刺激和衝破尺度。如前段時間的《異形:奪命艦》、年初的《周處除三害》,上映之初都未曾有過爆款預期。

暴力是人類的原始慾望,人性自帶向惡和從善的因子,但隨着理性的生成、道德的建立、移情的培養和自制力的規訓,人類進化史是“暴力在降低的歷史”。

電影自誕生以來就與暴力如影隨形,涵蓋暴力元素的電影悄無聲息地撩撥着人性深處的沉睡野獸,風格化、類型化、娛樂化的暴力美學電影總能在商業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比起真實的暴力,銀幕暴力幫助了惡之因子的釋放,又是一張穩健十足的安全牌。電影落幕那一刻,衆人見證邪不壓正的結局,所有騷動歸於平靜,暴力退場,好秩序復現,觀衆心中懸置的曖昧道德觀結結實實着陸。正因對觀衆心理的幽微揣摩,暴力影像才能發展得生生不息,且時不時締造出叫好賣座的佳作。

新版《非禮勿言》亦被歸於暴力影像之流,但暴力之外,劇作敷衍、角色失智和陳詞濫調讓它無緣更多好評。

故而,豆瓣6.4的評分恰如其分,它就是一部剛剛及格、恐怖片愛好者以和“一美”粉絲可以一看的作品,無望進一步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