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知識的積累非旦夕之功,靠臨時抱佛腳短期內迅速瀏覽被轉了十八手的醫療信息,十之八九會讓很多人直接就暈菜了,這是信息過載造成的急性認知障礙,類似於捱餓人突然大量進食,往往會死於急性胃擴張。
按照物理規律,宇宙的終極命運是早就寫好了的,人類短暫的一生如白駒過隙,相比於宇宙命運這個幾近無窮大的尺度顯得非常微不足道。
但我們全部人生的意義就在這白駒過隙的匆匆一瞬間裏,這一生應該如何度過,是理想,這一生會怎樣度過,大概是命運。
在很大程度上,命運是不可控的,它似乎存在於若干可能性之中,我們傾盡全力,也只能把握住其中很有限的確定性。
但也許就是這些有限的確定性,會影響到我們命運的無限可能性。
這些確定性肯定就包括我們的學習習慣,以及由此而修煉成的知識水平。

與整個生物界的歷史相比,人類文明的歲月還很年輕,但就是這年輕的人類文明也已經成功地使我們的生命所面臨的危險比過去小很多,我們的總體健康水平和平均預期壽命已經遠遠超過了自己的祖先。
但醫學科學依然面臨着大量尚未解決的問題,我們的世界也不是已經好得不能再好了,它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當代著名思想家史蒂芬·平克認爲,“自然”災害與由於無知而引起的災害之間的區別很小。也就是說,很多困難可能是人爲因素導致的。
醫史學家西格里斯特說:「健康狀況還取決於教育水平,無知也是疾病的主要原因。教育決不僅僅是讀書寫字的知識,它必須傳授對健康的積極態度,承認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必須戰勝習俗和偏見——這些在傳統的認可下依然會嚴重妨礙健康的生活。」
我們要成爲一個健康茁壯的民族,就需要人人爲自己的健康負責,要儘可能使自己免於疾病的束縛。
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每個人都有一個健康的生活習慣(不能像我這樣整天熬夜貪玩),而這個健康的生活習慣絕不是可以隨心所欲定義的玄學。
這個領域的信息,早就非常豐富了,那些最基礎的原則,是全世界共通的——
- 並沒有誰是活該不攝入充足的蔬菜水果和蛋白質的;
- 並沒有誰在have sex時可以不戴套卻永遠安全無虞的;
- 並沒有誰可以拒絕必要的疫苗還能安全地滿世界裸奔的;
- 並沒有誰就活該被錯誤的信息誤導而亂用無效有害的藥物的。
每個人的健康和幸福都應該得到社會足夠的關切,我們對健康的追求應該超越國籍和信仰的邊界,這是人類文明的真正準則。
醫學的終極理想是徹底消滅疾病,但當下的情形與這一理想還相去甚遠,這就決定了神祕主義仍然還有苟延殘喘的空間,在有些特殊的時期,在很多人被恐懼支配的時候,各種遠古的巫術都會沉渣泛起。
但成年人有作死的自由,有選擇不靠譜醫療方式的自由,我們沒有必要去糾正那些跟我們觀念不同的人,這是每一個人都必須要遵守的人際交往邊界。
你不能以正確之名,去侵犯他人的邊界和選擇自由。
理性和科學很重要,但它們不是一切。
我們無法洞穿複雜現實生活中的全部細節,求同是本能,存異是修養,即使我們在內心深處不可能尊重愚蠢,但也只能由着蠢人直面屬於他們自己的命運。
更何況,人的生命有時候頗具韌性,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把自己作死的。
有些網友看我的文章已超過了十餘年,這比兩個大學本科的時間都長,我們一起走過了彌足珍貴的時光,並見證了歲月的荒唐和彼此的成長。
我從來沒有放棄過理性之夢,只有清醒才能讓我感到踏實,從來就不存在越清醒就越痛苦的情形,如果你足夠清醒,你就會有足夠的智慧去平衡因清醒帶來的痛苦。
我們對整個世界的運行規律理解的越多,就會擁有越多與痛苦相抗衡的清澈,與絕望相對稱的堅韌。
我們總要學會在各種可能性中做選擇,對絕對的確定性的執念,有時候只會帶來枷鎖。
永遠停泊在港灣的小船是不必擔心驚濤駭浪的,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
至少我們的知識水平足以決定了我們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比那些僅憑本能做選擇的糊塗蛋贏的面大,痛苦和慌亂主要是屬於他們的。
我們並不幻想一個最佳結局,但我們憑着理性與自由走出的人生路,至少能避免最爛的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