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自信的底氣從何而來

很多讀者在問我問題的時候,會讓我感覺到各種不自信。確實,對於很多普通人來說,面對當下挑戰性的就業和職場環境,多少會顯得有些缺乏底氣。

其實不自信並不是最糟糕的,盲目自信更可怕,所謂的站在愚昧之巔藐視天下,那麼很多不自信的人其實是滑入了絕望之谷,舊文也提到過一些。

更有意思的一個現象和大家分享一下,就是網上你很容易看到的,就是很多人提到宏大敘事,國家,民族,他可以找到一百個贏的理由,極度自信,但是一旦涉及個人前程,自我發展,就落入了一籌莫展的境地。其實這個心理學上恰恰是極端不自信的表現,邏輯很簡單,因爲對自己毫無信心,完全不知道如何擺脫自我當下的困境,所以只能臆想通過強大的第三方來拯救,而這個第三方就是國家,是政府,放棄自我面對現實的掙扎,沉醉於宏大敘事而不自知,恰恰是這羣人的寫照。

那麼,作爲普通人,我們說,需要提升自信,來解決當下的困境,有氣場,有自信,在很多場合,無論是表達溝通,是承擔責任,是追求機會,都是必要的信念基礎,職場上,一個上升機會出現的時候,有人有信心,有勇氣去挑戰自我,接受使命,有人就只會躲在暗處陰陽怪氣,牢騷滿腹,這骨子裏還是對自我信心的差距。

那麼,自信的底氣在哪裏。

我前幾天直播中,提到了三個詞,叫做有才,有財,有材

第一個,要有才華,有知識。

通常我們會認爲,學歷高,學校背景硬,自然有自信,但需要你從小就開始有這方面的投入和努力。當然,學歷並不是全部,你也可以通過其他途徑實現逆襲,比如以前說過的,諸如一些學科競賽,leetcode刷題,github貢獻等等,體現你的才華。

總要有一樣能力,是你非常出色的,並且這項能力和你的工作或者職場方向息息相關,那麼,你在和別人溝通的時候,你在展現自我價值的時候,想不自信都難。

第二個,有財,故名思意,有錢當然可以帶來自信。

先不要講財務自由,先做到財務獨立,財務獨立才能實現部分的消費自由,至少不用跟家人找藉口了。才能實現人格獨立和心態自由。

我不認爲錢越多越好,其實很多超級富豪也會陷入很大的麻煩,但是當錢超過一定程度,很多生活上瑣事的煩惱就突然消失了。然後就是自我能更多掌握選擇權,掌握更多的選擇權,自信自然就出現了。

想想看,一種是被生活選擇,只能在有限的預算內生存;另一種是選擇生活,當然選擇生活也不一定就是奢靡,一樣可以簡樸自然,但自信程度肯定截然不同。

就比如,窮人摳門是生計所迫,而我則可以享受摳門的過程。

就比如,普通人做保安是爲了謀生,而高少星則是爲了體驗人生。

第三,有材,這裏的材,指好的身材。

有人說,我沒學歷,沒錢,怎麼辦,我沒辦法了麼。

你能不能讓自己有個好身材。

好的身材一樣可以帶來自信。

而,好的身材,其實不需要錢,不需要學歷,不需要外部的客觀環境和偶然因素,只需要,你自律。

最近這一年,我覺得就身體狀態而言,我也是多了非常多的自信,當然,我沒有健碩的肌肉,不是那種理想的型男,但是我體重從最高峯減了7公斤左右。從輕微超重降到了標準。而運動能力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強,那麼從年初熊野古道徒步開始,到西班牙朝聖之旅,格德火山,富士山,雨崩梅里雪山轉山系列走下來,對自己徒步越野攀登能力的信心也是逐漸提升。

對自己身體的信心也是很重要的,畢竟你要接受的所有挑戰,都需要身體作爲基礎。

那麼,其實所謂有才,有財,有材,是從結果來說,你拿到了這些結果,從而帶來自信,但如果我們再深挖一下,其底層邏輯依然是,執行到位,兌現自我追求。

設定目標,達成。繼續設定新目標,再達成,不斷的兌現自我追求,信心自然就起來了。

最基本來說,比如我,以及很多很多身邊朋友,比如高少星,比如TK教主,都會勸自己的讀者,粉絲,學英語對不對。這個不需要什麼外部條件,不需要什麼客觀因素,你自己只要肯學,肯下功夫就行。學好英語就是一種有才,你手裏有不錯的雅思成績,未來就多了不少可選擇的路。

你隨便報個網上英語學習班,老師拉個學習羣,能看到同學一起學,可能最開始,大家打卡,簽到,交作業,都很積極,然後慢慢的,就發現堅持的人越來越少,到最後可能只有1/n,這個n可能是4.5.甚至更大的數字。

這就是你拉開和別人差距的機會,很多這樣的場景,很多人選擇做分母,只有少數人做到了分子。

賺錢也是,賺大錢確實很難,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需要各種客觀因素制約,但是賺小錢,賺到可以讓自己活得還算舒服的錢,真的只需要你夠勤奮就能做到。別人不肯做的你肯做,然後把事情儘量做好一點,做漂亮一點,做什麼事情都負責一點,不會的東西多研究多請教多學一點,當下國內社會,但凡用點心肯努力的,賺小錢的機會一直都有的。這麼多年永遠都存在這樣一個悖論,打工的都在說工作難找,老闆卻一直說人才難招,爲啥呢,不是說你水平和老闆的要求差很多,真不是,往往就是一些細節上,摸魚,推卸責任,糊弄應付,懶得鑽研,所謂人才和人工的差距就體現出來了。

那麼健身,運動更是如此(也包括節制飲食,這部分和運動同等重要),設定持續目標,然後努力達成,然後看到結果,信心自然也就出來了。

自律是爲了更大的自由,自律才能帶來更好的執行,拿到更多的結果,這些執行和結果會讓自己更有自信,那麼才能在更多的挑戰環境裏,去主動出擊,把握機會。

沒有良好的自律,天天談該怎麼選擇機會,該怎麼解決自我困境,都是扯淡。

我今天多講個祕訣,很多有成就的人,所謂大佬,所謂精英階層,他們看年輕人的時候,其實也是這麼看的,一個無法證明自律的人,無法看到其自我追求和達成過程歷史的人,是無法信任的,是不會給予機會和提拔的。而一個能證明自己自律能力,能看到自我追求和實現歷史的人,更容易獲得青睞,更容易獲得機會。

這個祕訣,還可以用在歐美名校的申報上,很多中國家長通過申報結果去推斷,以爲美國名校喜歡某類體育生,喜歡有某種特長的學生,其實本末倒置了,人家喜歡的是年輕人自我追求的那種態度和能力,而不是特長本身,這纔是普世的人才觀。

自信來自於不斷的自我追求的達成,這個達成需要嚴格的自律作爲基礎。先做到自律,再談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