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付航說「只要勇敢做自己就總有人會愛你」這個觀點錯得離譜

付航說「只要勇敢做自己就總有人會愛你」這個觀點錯得離譜

笑過之後,咱們撂下情緒,就個別觀點較較真。

付航的表演極具感染力與煽動性,他表演這段時鏡頭掃過嘉賓和部分觀衆,有些人已經在拭淚了。

人一旦被情緒裹挾,理性就可能被遮蔽了,類似的情形是把一些歪理編得押韻,嘿,有人就覺得有道理了,押韻彷彿某種形式的巫術,綁架情緒也是。

比如這句「只要你勇敢地做自己,就總會有人愛你」大家細想想真的有道理麼?

邏輯結構上,只要…就,這說明前者是後者的充分條件。

可問題是,有多少人的天性部分就是招人愛的呢?

人是社會動物,不可能完全不顧社會評價,尤其是,你想要獲得愛——我們姑且把這種愛定義爲狹義的異性之愛男女之愛——那你就不可能不思考對方是怎麼想的。

身爲男性,我非常清楚我最本性的那部分,是肯定不招人待見的。

人之初,性本惡,所以,我們得接受教育,只有經過文明教化的人,才能符合某種社會規範,否則,人最本真的部分只能是動物性。

生而文明,那絕無可能。

你要想讓社會認可你,那你就得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你要想得到異性之愛,那你就得有可愛之處,說得露骨一點兒,你得具有對方需要的交換價值。

而這個可愛之處這個交換價值是不可能僅僅通過勇敢做自己就能獲取的(你勇敢地不上班在家躺着試試?),這必然是要通過艱苦的修煉才能得來。

所以,更準確更符合社會實際的表述是什麼?

只有你勇敢地按照對方的需求改變自己,纔有可能獲得愛。

邏輯上「只有…才」前者是後者的必要條件,這是生活的真相。

但真相一點都不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