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剝削率:被誰剝削?剝削了多少

《資本論》第一卷中這樣寫道:一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會非常膽壯。只要有10%的利潤,它就會到處被人使用;有20%,就會活潑起來;有50%,就會引起積極的冒險;有100%,就會使人不顧一切法律;有300%,就會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絞首的危險。

這句話並不是資本論的原創,實際引用的是英國評論家鄧寧格的論斷。

《資本論》還說: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着血和骯髒的東西。

這句話也不是資本論的原創,實際引用的是法國劇作家奧日埃的觀點。

既然資本都充滿着血腥和骯髒,爲什麼《資本論》只批評私人資本,卻不批評國有資本。難道私人資本國有化之後,就成了傻白甜嗎?這真是咄咄怪事。

因爲按照資本論的邏輯,無論是什麼資本,剝削都應該存在。

很多人都在說剝削,那到底被誰剝削,剝削率又是多少?按照《資本論》的觀點,它的計算方法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是按照勞動時間計算。

剝削率等於剩餘勞動時間除以必要勞動時間。

必要勞動時間,指的是工人生產其勞動力價值所需的時間。比如一個工人日薪200元,200元的勞動力價值對應的是6個小時,那麼必要勞動時間就是6個小時。

剩餘勞動時間是超過必要勞動時間以外的勞動時間。比如工人一天工作8.5個小時,而必要勞動時間爲6個小時,那麼剩餘勞動時間就是2.5個小時。

按照公式計算,剝削率=2.5/6.也就是41.67%

這種剝削率的計算方式比較困難,因爲我們無法評估每個勞動力的合理價值。比如美國汽車行業的流水線工人,人均工資時薪高達310元,如果按照這個標準計算,不少國家的剝削率將突破天際。

當然,很多人可能會不服,掙美元花美元,掙歐元花歐元,僅僅以貨幣衡量,的確有失公平。

不過,現代宏觀經濟學還有一個衡量勞動力價值的指標,叫做勞動供養率,也就是一個勞動力的收入可以養活幾個人。這個數據可以用年均可支配收入除以年均消費來計算,就避開了貨幣的匯率問題。

這個指標,歐洲是6.8.也就是一個人工作可以養活6.8個人。美國是4.8.日本是3.8.而東印度只有1.5.

也就是一個人工作僅可以養活1.5個人,如果是一家三口,夫妻兩人都要工作纔可以養活孩子,如果還有父母需要供養,那可想而知生活質量會有多差。

以勞動供養率反推剝削率,如果萬惡的歐洲國家剝削率是300%,那麼在沒有剝削的時候,歐洲一個勞動力可以養活20.4個人。以此爲基數標準,我們可以算出,美國的平均剝削率是425%,日本是537%,東印度是1360%。

只不過單單從這個剝削率,我們無法得知是誰在剝削,是企業家、是資本家、還是食稅團夥?

第二種是按勞動價值計算。

剝削率等於剩餘價值除以可變資本。可變資本好理解,就是資本家支付給工人勞動力的價值。在現實經營中,可視爲勞動者獲得的報酬。

剩餘價值指的是工人創造的超過其勞動力價值的價值。

比如某產品售價100元,原材料價值30元,能源損耗等成本15元,工人工資30元,稅費10元,資金利息5元。

那麼剩餘價值就粗略等於售價減掉所有成本,也就是17元。這部分剩餘價值,在現實經營中,以股東利潤、稅收、高管團隊收入的形式呈現。

按照公式,我們可以得出剝削率=17/30.也就是56.7%

看到這個剝削率,很多人就開始咒罵資本家。想當然的認爲,只是資本家在剝削。但答案其實不這麼簡單。

第一、如果產品的售價,還低於總成本,甚至低於資本家支付的勞動力成本。那麼剝削還存在嗎,又是誰在剝削呢?

答案是剝削依舊存在,只是被剝削的人不一定僅是勞動者。

第二、剩餘價值僅僅是落到了資本家的口袋嗎?難道僅僅是資本家不事生產嗎?要知道,某團夥相比資本家既不承擔生產風險,更不創造生產價值。

下面,我們從飽受批評的房地產企業,來具體看一下這個剝削率。我們選取幾家尚未暴雷的房地產上市企業,既有民營又有國有,平均進行估算。

歸屬股東的利潤佔比0.53%,金融機構的利息佔比2.4%, 繳納的稅費佔比17.4%,工資佔比8.7%。工資中20%左右屬於高級管理人員,可以視爲股東的利潤,因此實際工資佔比7%,歸屬股東的利潤佔比2.2%。

也就是企業股東的剝削率=2.2%除以7%=31%,金融機構的剝削率=2.4%除以7%=34%,食稅團夥的剝削率=17.4%除以7%=249%。

三者合計剝削率高達314%,已經超過了《資本論》所說的300%。

而且由於房地產行業的特殊性,土地成本其實是一種變相的稅費。如果考慮到土地的隱性稅和商品的庫存,這個剝削率差不多已經突破500%。

大家不妨用這個方式,結合自己的行業,計算一下,看看自己被剝削了多少,又是被誰剝削。

當然,也有人會把剝削的帽子扣給跨國的產業鏈,也就是美西方佔據了產業鏈的頂端,剝削髮展中國家。但實際上,創新技術帶來的創造性破壞僅僅是一時的,而且有利於技術的發展,比如特斯拉汽車的售價一降再降,還帶動了國內汽車行業。壟斷,尤其是強制壟斷,帶來的危害纔是長久的。比如,土地完全自主,那房價便宜嗎?某手機完全自主,那售價便宜嗎?國際油價創階段新低,那油價就會降嗎?

那如何降低剝削率呢?

在一個現代文明的國家,創造正義,當然具有天然的正義性,但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征程中,分配正義,也具有合理的正義性。

從個人層面來看,降低剝削率主要依賴於提高工資和減少工作時長。

對宏觀層面而言,降低剝削率需要改變生產關係,例如立法保障工人權益、提高最低工資、限制工作時長等等。

還是那句話,我們要學會給“概念”和“口號”祛魅,否則被人賣了,還會幫着人數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