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俄國民族的特色文化和特色產品,一個是俄羅斯輪盤賭,一個是俄羅斯套娃。
俄羅斯輪盤賭,贏者大獲全勝,敗者慘死槍下,這個殘忍的遊戲,生動的反應了俄國民族的賭徒心態。
俄羅斯套娃,明明看起來那麼可愛,卻讓人不寒而慄。俄羅斯套娃,傳說起源於14世紀,由一個變態的公主所創,一層包一層,傳說每一層都只是這位公主的怨靈,只有扒開最後一層,才能看到公主的真身。
1917年俄歷10月,蘇布奪權成功。除了武裝力量這個核心之外,蘇布還總結了奪權成功的五點經驗:第一、以反剝削的名義,煽動了工人。第二、以分土地的名義,發動了農民。第三、以再選舉的名義,竊取了果實。第四、以求和平的名義,拉攏了軍人。第五、以御外敵的名義,封閉了大衆。
這些黑暗、這些血腥、這些欺騙,當然不能拿到檯面上,馬上打江山不能馬上坐江山,這就需要包裝。

俄羅斯套娃的層層包裝,帶給了他們啓發,因此蘇布創造性的發明瞭7層的主義套娃。
第一層、烏託邦主義。
這一層最漂亮,蘇布宣稱永遠代表無產者的利益。權力屬於無產者,物資極大豐富、人人按需分配。這一層最不能深究,蘇布代表無產者的利益,還是永遠代表,那麼潛臺詞也很好理解,就是蘇聯人民將永遠都無產,否則人民成了富人,國家成了發達國家,那蘇布還能代表誰?還能繼續掌權嗎?所以,讓蘇聯人民永遠無產,這纔是蘇布的權力之源。
第二層、國家資本主義。
國家資本主義被列氏多次引用,這個概念貫穿於蘇布建政的初期階段,目的就是解決蘇布的財政來源。列氏創造性的發展了辨證法,他認爲國家資本主義不僅僅屬於資本主義國家,在資本主義國家是國家資本主義,只會帶來貧窮、飢餓和奴役。而在蘇聯,因爲由蘇布領導,國家資本主義只是通向世界大同的過渡階段,國家資本主義只會帶來富裕、發達和自由。因此,蘇聯開始對土地、工業、外貿、金融等領域,統統國有化改造。
第三層、官僚資本主義。
蘇聯的經濟所有權,從表面上看,只有兩類,農村集體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農村集體和全體人民,這兩個概念屬於抽象羣體,任何一個蘇聯農民,或者任何一個普通的蘇聯人,都無權管理集體合作社和國有企業,這些經濟機構的管理權、使用權、利益分配權等等,都在具體的官員手裏。而且由於蘇聯事實上的終身制,這些國有企業事實上都成了官員們的自留地,因此所謂的國家資本主義,實際只是官僚資本主義而已。

第四層、列寧主義。
蘇布僅僅憑藉兩萬赤衛隊,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後方空虛的契機,突然發難、包圍冬宮、廢除議會,取得了大權。但實際上,列寧本人並沒有掌握絕對權力,再加上列寧長期受病痛折磨、精力不濟,蘇聯的權力實際分散在一小撮人手中,爲此列寧無奈制定了集體領導制,也就是由這一小撮人集體協商,比如托洛茨基、捷爾任斯基、斯大林。
第五層、沙皇專制。
不管蘇聯金字塔尖是三巨頭,還是五巨頭,蘇聯的權力本質還是專制。在經濟上執行經濟壟斷、利出一孔,在政治上執行權力壟斷,官僚自上而下的任命。蘇聯爲何每次權力交接都伴隨着動盪,根本矛盾在於,蘇聯的本質是沙皇專制,比如勃氏就公開承認自己就是沙皇,但它們還要立民主的牌坊,不敢明目張膽地採用皇權交接模式,也就是不敢公開培養太子,所以每次老沙皇喪失權力後,都有可能出現九子奪嫡的狀況。
第六層、斯大林主義。
斯大林熟讀《君主論》,他曾寫下過這樣一句批語:令人恐懼比受人愛戴更偉大。他只用這一招,通過一輪又一輪的肅反,便把列氏的五巨頭變成了三巨頭,然後三巨頭又變成了一巨頭。無論是權力,還是成就,斯大林都超越了歷代沙皇。斯大林主義,承襲了歷代沙皇濃重的軍事專制主義色彩,讓一切人民的一切都處於內務部的嚴密監視之下。他殘酷地處死所有反對他的人,讓自己成了蘇聯天上的太陽。

第七層、現代農奴制。
農奴制是俄羅斯的傳統制度,農奴沒有政治權利,也沒有個人權利,只享有最低的生存資料,唯一存在的價值就是被沙皇剝削,爲了沙皇的強國夢貢獻一切。而蘇聯創造性的把這一制度,延伸到全部領域,蘇聯的普通民衆也沒有個人權利,更遑論政治權利,蘇聯人民也只享受最低的生存資料,唯一存在的價值就是被龐大的機器剝削,爲蘇布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以幫助他們塑造執政的合法性。德國遺留的火箭技術,可以把蘇聯人送上天,但卻不能給他們帶來麪包。坦克排成了無數個一字長蛇陣,但商場裏的生活物資卻空空如也。
所以,蘇聯的主義,就是一個七層的俄羅斯套娃,第一層是烏託邦主義,第二層是國家資本主義,第三層是官僚資本主義,第四層是列氏主義,第五層是沙皇專制,第六層是大林子主義,第七層是它的內核——現代農奴制。
在這樣的包裝之下,蘇聯人民自以爲是理想國的公民,以解放全人類爲使命,可實際上,他們只不過是宏大監獄裏的現代奴隸而已。
蘇聯的主義套娃,就像一個水果,雖然內核早已腐爛,可依舊要拋光打蠟,不過最終還是逃不脫“黴變”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