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美國2024年大選終於落下帷幕,共和黨候選人懂王川普時隔四年終於重回白宮,在這次大選前美國坊間就有不少傳言說有人會在選票上動手腳,回想起上次大選時候,川普落敗後也說民主黨作弊。
其實,這種美國大選弄虛作假的新聞很早就有,與其說舞弊更像是利用這些制度上的漏洞鑽空子。對美國社會來說,出現這種有關舞弊的質疑已經稀鬆平常,因爲從美國誕生以來就有這些醜聞,一直都和美國大選亦步亦趨。
在美國誕生之初,政客們就明白權力從選舉中來,於是翻箱倒櫃的找選舉中的空子,當時法律不完善,空子一抓一大把,政客們找最方便的利用選區大做文章,早在1788年美國憲法完成批准程序,根據憲法,彼時各州需要着手建立國會選區。

爲了阻撓死對頭,這些政客就在劃分選區時明爭暗鬥,比如在弗吉尼亞州,帕特里克·亨利爲了壓對手聯邦黨人麥迪遜一頭,就把麥迪遜的家鄉和其他反聯邦黨的地區劃分到一起,以稀釋這些聯邦黨支持者選票的價值。

到1812年馬薩諸塞州時任州長埃爾布里奇·傑利,爲了讓自己的民主共和黨在州議會中獲勝,傑利開始在劃選區上打主意,當時民主共和黨的對手聯邦黨在麻省有很多支持者,如果按照傳統選區劃分的話,估計一大半都得支持聯邦黨。於是他把支持聯邦黨的地區劃進了少數幾個選區,而把支持民主共和黨的打散進多個選區,保證支持民主共和黨的選民會在所在選區獲勝,如此一來民主共和黨在選舉中雖然只拿到了一半選票,但他們拿到了7成的議會席位。
傑利爲了讓自己獲勝而劃的選區又長又彎,扭曲的變了形,非常像西方常見的動物蠑螈,因此西方歷史又把這種在選區上鑽空子的行爲叫做“傑利蠑螈”。這種行爲後來被美國最高法院裁決違憲,現在各州的衆議院選區劃分必須以人口比例爲分配標準,每十年進行一次人口普查來確認各州的選區數目。
用劃選區的這種小聰明贏得選舉,說起來多少不那麼光彩,不過和後人比起來已經算是喫相好看了。

美國總統林肯堪稱是美國曆史最偉大的人物之一,然而他在選舉中的做法可不那麼體面,1864年美國又一次迎來大選,此時南北戰爭還沒結束,北軍雖說前一年取得葛底斯堡戰役的勝利,在戰場上佔據優勢,但戰況依然膠着,在這一年夏季僅僅三個月的時間裏,北軍傷亡就達六萬五千人,比南軍傷亡還要多,當時美國人口也沒多少,幾乎家家都有男丁戰死,在這種環境下美國政府中有很多讓林肯下臺,和南方進行談判的聲音。

爲了保證這次選舉勝利,林肯作爲共和黨人指示前線的軍事指揮官,讓登記在冊的共和黨人休假,而讓民主黨人留在戰場上,在那裏他們就沒法投票了。而即便是這樣他也覺得不保險,像南北交界的馬裏蘭州已經有民衆放出威脅,一旦林肯當選就加入南方邦聯,爲了進一步保證勝選,林肯火線批准將西部的內華達、堪薩斯、西弗吉尼亞三個地區正式建州,實際上這仨地方人煙稀少,像內華達全州只有1萬多人,根本不具備設州的條件,但林肯爲了獲勝已經顧不上這些了,最終採取了這麼多盤外招後,林肯終於獲勝並繼續進行南北戰爭。
除了像傑利、林肯這樣耍花招,在19世紀,美國的選舉制度上也有很大漏洞,這就給了人舞弊的空間。
在19世紀大部分時間裏,美國沒有實行“無記名投票”,都是各黨的機構把選票印出來發給民衆,民衆再拿着它去選票站。兩黨印出來的選票樣式不統一,外觀上很容易分辨,當民衆拿着它站在選票站門前時,別人就知道他要投給誰了,於是每逢大選投票站門口都擠滿了商人和打手,爲的就是爭取手裏的選票。

還有些地區漏洞更大,他們甚至連投票的紙都沒有,而是採用口頭投票,民衆到大選的時候聚集在廣場上,用大嗓門對工作人員喊出自己的支持者,可想而知,這種方式持少數意見的選民根本就不會大膽說出自己的傾向,往往就是跟着多數人的意見來。1860年的大選中,美國南方就普遍採取這種方式,結果不出意料,南方各州沒有一票支持林肯。

這種混亂的局面在1876年發展到巔峯,此時南北戰爭剛結束,南方的白人民衆被剝奪了選舉權,但黑人剛剛被解放有選舉權。一些反對北方共和黨的民衆阻止黑人去投票,甚至不惜用武力威脅,而聯邦軍隊也不惜動用武力,在南方駐軍以保護黑人投票,在這樣的混亂中民主黨和共和黨都集結了不少擁躉。開票時好幾個州的兩黨都自行宣佈自己獲勝,按照最後公佈的投票結果,共和黨的海斯以一票之差險勝民主黨蒂爾登。
可結果剛剛公佈蒂爾登團隊立刻提出質疑,他們懷疑海斯作弊,並要求重選,一些支持民主黨地區也秣馬厲兵,大有再發起武裝叛亂的苗頭。最後爛攤子被扔給國會,國會判決海斯勝選,海斯和民主黨以及支持民主黨的南方州達成協議,在南方修鐵路,結束對南方地區的軍事管制,重新給南方人選票,並答應無論支持率怎麼樣4年後準時下課,美國這才避免了又一次爆發內戰的可能。此後美國人也終於發現這種投票方式確實有問題,在1884年開始使用不記名投票。
進入20世紀以來隨着科技的進步與法律的完善,美國國會推出了很多與投票相關的法案與措施來保證大選正常進行,19世紀常見的那些選舉漏洞被堵住了,但人們總會找到新漏洞,比如說一些選區比較保守,就設下重重限制阻礙黑人蔘選。

還有些選區收到了海外軍人郵寄回家的選票,卻以郵票款式不合格爲由宣佈選票作廢,2000年美國總統選舉就陷入了選票羅生門,當時兩位競爭者分別是小布什和時任副總統戈爾,雙方的鬥爭最終聚焦在佛羅裏達州,最終小布什以微弱優勢獲勝,但很快戈爾的團隊就發現了問題,當時選民需要用特製的工具去戳選票打洞,選民的力道不一樣導致有不少未完全打孔的選票,這些未戳破的選票被判定爲廢票。
雙方再次展開一系列鬥爭,最後共和黨律師團把人脈打到最高法院,大法官們制止了佛羅裏達的重新計票,這才把小布什送上了總統寶座。在上屆選舉中特朗普失敗後還共和黨一派還說找到了民主黨舞弊的證據,他們不少選票上面寫的都是死人的名字,最後也不了了之,不知道這次民主黨會不會說共和黨耍花招。
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美國的選舉中的漏洞和他們的選舉制度長久相伴,只要他們還有選舉,那麼關於這些漏洞的醜聞就永遠是個繞不開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