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朋友出差回日本,恰逢七夕我一個人在屋子裏睡到昏天暗地的補覺、做飯、又睡死過去,打開手機他發了好多好多消息,全是密密麻麻生活瑣碎:
“茭白在冰箱第幾層記得拿出來喫”
“今天生理期第幾天還痛嗎要記得喫藥”
“要記得喫蔬菜,只喫肉會便祕”
……
睜眼看見他的絮叨噗嗤一聲笑出來,是一種沒來由的被人踏踏實實的關心着的舒適,中年人的純愛果然更實際一些
人被愛着,就會矯情,尤其我這種敏感類型的。因爲會突然意識到原來“愛”是如此具象化的行爲,不是掛在嘴上,不是貪婪索取,於是更敏感加劇,更意識到不被愛的悲慼:
前天早上我媽打電話給我要生活費,中間發生了一些不愉快對話,於是吵起來,兩邊都說了特多狠話,我說我可能上輩子欠你的,吼完掛了電話,接着她的語音接踵而至,說的更難聽,大意是就是欠她的,於是我崩潰大哭,那一瞬間突然就很不想活了,衝動的情緒那一刻吞噬我
就像我初中二年級第一次來月經,哭着回家,她罵我衛生巾貴一樣那個瞬間,十幾年過去了,我靠拼命跳出農門,把自己再重新養一遍的路上,還是會心疼那時候那個自己,還是會時常爆哭,當我越來越有錢越來越買得起很多渴望的東西,我對小時候的自己越不甘
哦,你看,不被愛是這樣的🤷🏻♀️
從不求自己父母可以如別人般給錢給愛,不拖我後腿已是萬幸,但我媽做到這點都困難
常有朋友問我怎麼小時候的事記得這麼清楚,我後來回憶,因爲有些傷痛一次次回憶會加深印象吧,所以年紀越大反而越記憶深刻
那是09年的春天,我印象深刻,我從縣裏美食城打包了一份麻辣米線回家,我媽回家帶給我弟的是一份餛飩,我進院子的時候弟弟看見了那份米線,就不想喫餛飩了,我媽做了什麼決策?立馬呵斥我把米線讓給弟弟,逼我去喫那碗坨掉的餛飩,她根本沒問我可不可以
我當然拒絕,於是換來了瘋狂的咒罵和一巴掌,被愛過的孩子是理解不了不被愛的小孩遭遇的苦難的,後來弟弟喫了我的米線,我倔強的什麼也沒喫,變成了街坊鄰居嘴裏“蕊蕊不聽話,脾氣大,以後誰家敢要”的談資……
我其實不怪弟弟,我後來無數次覆盤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其實有的,如果我媽好聲好氣和我商量,或者我和弟弟平分,各嘗一口,不會有後來的事,她的不公導致很長一段時間我都盼望我能不能趕緊長大被人買走,我只想逃離
倘使之前三十年我已經完全習慣和麻木,當我再次又被男友具象化的愛珍視,那麼我媽對我的過去的種種不堪再次被我回想起來,人知道愛是什麼樣子的時候,就會反省原來過去的泥潭是何等糟糕
我當然知道我如今站在三十歲的關頭回頭看,我把自己養的很好,我玩各種小時候不敢碰的運動,我去小時候課本上的地方旅行,我背logo大大的包,我漂亮衣服穿不完……
可是那個從懷上就想被打掉的小女孩,那個生下來就不想被要的小女孩,那個成長路上需要靠下跪纔有書讀的小女孩,那個冬天沒衣服穿要偷偷烤火爐才能把兜裏冰塊融化的小女孩,那個一直被打壓醜和沒人要的小女孩……組成了我,這是我無論如何抹不掉的一部分
我拉黑刪除很多人的聯繫方式,我討厭什麼姨姨舅舅的所謂勸說,我厭惡這些蠢貨嘴裏腐朽的所謂孝道,可我心裏那個可憐的小女孩,依舊會渴望媽媽的愛,羨慕被愛的女孩們,知道得不到依然希冀,所以時常擰巴難捱
人漸漸會變得跟這個世界無話可說。有什麼好說的呢?
人人各執一詞,我媽永遠會說那時候家家戶戶都這麼養女兒
也永遠固執的認爲我有血緣關係就理應給她一切,可是媽媽怎麼可能呢?
你給了我生命可也給了我你的自私自利啊,生物學遺傳的好處就是誰也逃不過,那些陰暗面被一滴不剩的代際遺傳
所謂的共鳴常常不過是短暫的同病相憐
回想二十歲之前,拼了命的想證明,我不是男生也可以很厲害,我再努力一點她會不會愛我多一些……真是很艱難
一點點走到如今的模樣,成爲了相對舒服的成年女人,做好人太難,前面無非是路,再走走看看
故事的最後,世人都喜大團圓,我不喜。
最近看女明星盧昱曉的爸爸媽媽,天天晚上趴被窩裏哭,被愛長大的孩子真好啊,推薦大家去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