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豆瓣9.1 ?!看看十位博士給《好東西》打了多少分

今天(11月22日),電影《好東西》在大陸院線正式上映。

從《好東西》兩週前開始點映到今天正式上映,沉寂許久的電影市場彷佛被扔下了一顆石頭,引發相當大的迴響。

《好東西》是邵藝輝的第二部長片,兩年前的《愛情神話》是大家公認的“靈的嘞”首作,沒想到這麼快又水靈靈地捧出第二部作品,不僅作爲金雞開幕影片,還創下了點映期間豆瓣開分9.1的高分。

點映之後,有的人喜歡得不行,在微博、朋友圈寫小作文當自來水;有的人覺得還不如《愛情神話》,明顯有過譽的嫌疑。中國電影市場好久沒有這樣的影片和現象了。

所以,我們邀請了十位博士,他/她們都在點映期間看了這部影片,想聽聽他/她們對這部電影的評價,以及如果是滿分10分,又會打多少分呢?

RSSA,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電影學博士
RSSA,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電影學博士

打分:9.0分

值得所有的讚美和瑞思拜!無法被壓縮爲任何一類解說短視頻!觀衆迴歸影院的方式其實可以很純粹,就是電影銀幕上有足夠對抗手機的好東西!

黃豆豆,浙江師範大學教授,電影學博士
黃豆豆,浙江師範大學教授,電影學博士

打分:8.8分

當王鐵梅(宋佳)和小葉(鍾楚曦)溫暖相擁、抱團取暖時,這種新親密關係讓人想起《小巷人家》裏的黃玲(閆妮)和宋瑩(蔣欣),《老友記》裏的瑞秋、莫妮卡和菲比,她們是彼此的守護者,也是彼此的救贖者。《好東西》直擊當下女性面對的困境、危機和苦楚,也拍到了她們的友誼和甜蜜。這令人感到欣慰。它不挑撥,也無意於引發性別大戰。在全民圍觀、網暴麥琳,楊笠代言京東遭到抵制的今天,《好東西》其實不只關乎女性,而是關心所有處境中的人。

崔穎,昆明理工大學教授,電影學博士
崔穎,昆明理工大學教授,電影學博士

打分:9.2分

只有有趣的靈魂才能拍出如此有趣的電影。沒想到九零後的邵藝輝能夠如此精準地把握中年男女的微妙情感。在舉重若輕的戲謔和充滿溫情的調侃中,我們已然看到了未來中國女性題材電影磅礴的力量。

徐爽,西南大學副教授,電影學博士
徐爽,西南大學副教授,電影學博士

打分:9.0分

輕盈靈動又充滿智慧的電影,不乏伍迪·艾倫式的敏銳洞察和《愛在》系列的浪漫溫柔。優雅、舒緩、幽默的女性表達,折射出複雜的生活倒影,是很輕的電影和很重的人生。

李侃,浙江師範大學講師,電影學博士
李侃,浙江師範大學講師,電影學博士

打分:9.0分

比建立兒童影院更着急地是建設女性影院,不然地話,針對《好東西》這樣的好電影,男性觀衆罵罵咧咧感到冒犯,女性觀衆頂禮膜拜奉爲神作,如此富有爭議性的評價,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邵藝輝電影的獨特性,希望電影《好東西》能通過“女拳”和“女凝”話題爲中國電影的細分市場的打開局面。

LULU,浙江師範大學副教授,藝術學博士
LULU,浙江師範大學副教授,藝術學博士

打分:9.0分

無論如何,在大銀幕上看到Her Story都是令人欣喜的事:當代中國女性的歷史書寫正在自我宣告。

影片不偏不倚地關注、正視、呈現且做實了“女性是一種處境”。從那個宣稱去結紮、自詡政治正確、動輒上野千鶴子的“女權男”(趙又廷)出場開始,調就起得很高。然後漸入佳境,從女性上環到男性結紮、從雌競到雄競、從月經羞恥到性的工具化、從離婚媽媽的職場到單身女性的求愛,它不只是本本主義式地高喊口號,而是攤開了、揉碎了、擺到觀衆眼前,直率地讓人去看。導演講故事和拍故事的能力堪稱上乘,跟《愛情神話》一樣,幾場餐桌戲的節奏真的太好了。小情節的反轉和小幽默的機巧,都恰到好處,令人忍俊不禁又哭笑不得。當然,最讓我眼前一亮的是小孩在小葉家中辨聲的一段蒙太奇,原來聲音是可以這樣處理的啊,小孩心目中的風雨雷電,到了母親這裏,是最日常的生活。

對一部面向市場的影片來說,導演以幽默、戲謔,甚至略顯荒唐的情節處理,柔化了主題可能帶來的尖銳與沉重。畢竟對某些潛在觀衆而言,以女性主義爲tag的影片很難討喜也並不符合觀影期待。走出電影院,感到久違地渾身舒暢,以至於並不想挑剔它任何毛病,畢竟History我們已經看了千百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這些擺在明面上的、無法忽視的女性主義議題,《好東西》也潛在討論了小孩的藝術教育問題。三位女主人公第一次在狹窄的樓道里相遇時,鐵梅和小孩正大包小包往上走,小孩手裏拎着一個白色帆布包,上面寫着(如果沒記錯)“school kills artists”。

李丹婕,中山大學副教授,歷史學博士
李丹婕,中山大學副教授,歷史學博士

打分:8.5分

王鐵梅抬頭能修燈泡,低頭能通馬桶,不管是工作中、生活裏、相熟的、初見的、男的、女的,只要是迎面而來的人,她都答對得流暢自然、從容得體,從不委屈自己,也不唐突對方,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生活大家!

尤其喜歡導演對一段家務勞動的靈動剪輯,將日常家務的瑣細通過小孩兒的想象力轉化成自然萬物的恢弘,可能多半得是女性,才能對生活的奧義有如此深刻的理解,才能對很多女性看不見的勞作有如此用心和善意的呈現。也因爲這份善意與用心,全片所有細節都恰到好處又彼此呼應,溫柔而有力。

陳亦水,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電影學博士
陳亦水,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電影學博士

打分:9.0分

第一,重複最多的臺詞就是“對不起”,這句極爲自省而真誠的表達,屢屢出現在成人對小孩、小孩對小孩、男人對女人、女人對女人、男人對男人之間,雖然更多時候這種表達是失效的,但不重要。這份自省與真誠,總是邵藝輝導演試圖呈現的狀態,也是將包括性別在內的各種嚴肅命題解構掉的策略。

第二,影片最令我讚歎的是那段擬聲段落,官能審美引發聯覺的觸覺視覺與情感敘事真的很優秀,想來上一次在大銀幕上感受這種極具情動力的電影聲音蒙太奇處理還是奧本海默,下次講情動的時候一定會作爲示範段落。另外我減去的1分是出於精彩的對話,頻發的金句與優秀的視聽語言相比,總與演員似乎不太適配,但這不重要。

最後,引述一個我同事觀影過程中的田野觀察,現實能與電影藝術產生文本之外互文,恰恰說明這是個“好東西”——現場有很多男女觀衆結伴觀影,女性觀衆的笑聲很自然,而男性觀衆總在“上野千鶴子”“我們有原罪”的時刻總是很刻意地大笑、似乎在扮演“女權藝術家”,而唯一一個聽到男性觀衆發自內心地由衷歡笑的臺詞是:“賈樟柯算什麼明星?”

陳琰嬌,南開大學副教授,文藝學博士
陳琰嬌,南開大學副教授,文藝學博士

打分:9.0分

目前想不到什麼推薦語,寫什麼都覺得比電影本身無聊。那就不要找什麼理由了,就去看吧。我知道看電影很累,但你先別累。

再給電影院一次機會,原來有趣的電影是真的可以讓人不玩手機的。

談談,上海藝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電影學博士
談談,上海藝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電影學博士

打分:8.8分

邵藝輝導演的新作《好東西》,鬆弛、詼諧,自然、真實,精彩紛呈的臺詞源於生活高於生活,貴在火候剛剛好,像是信手拈來。從女性主義視角出發並不難,難在圓融自洽,從內而外的自信而自由。

作爲《愛情神話》的平行篇,沒有了語言壁壘,沒有了年齡代溝,地域從藩籬變成模範;《好東西》裏所表現的梧桐區的上海,不僅是上海人的上海,更是所有文藝青年心中美好的、嚮往的、生活着的上海。從此,紐約有伍迪艾倫,上海有邵藝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