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機會源於對抗

友情提醒,這是一篇政治不正確的文章。

什麼是對抗,一個最簡單的案例,信息安全產業,就是從對抗中尋找機會,一些安全專家,用別人的產品的時候,不按照標準的產品訴求來操作,非要整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操作,然後想辦法對抗產品研發人員的設計和代碼,最後突破其設計初衷,實現越權,滲透或其他目的。這就是對抗,而且往往對抗的還是這個世界上最優秀的,也是最貴的程序員,但這就是巨大的產業,你說安全專家沒事找事麼,如果不是安全專家,而是黑產先發現問題,那豈不是更可怕。

在搜索引擎的發展史上,SEOR和官方的搜索規則一直也是對抗的狀態,官方政治正確的說法是,合理的使用搜索引擎規則可以實現內容提供方,用戶,搜索引擎的三贏,但現實我們知道,很多網站運營者通過深入研究規則以及利用規則的一些特性,從而獲得遠遠大於其他遵守規則的同行的優勢競爭地位,這其實也是一種對抗,一些過度SEOR可以理解爲和搜索引擎的對抗,但一些並不那麼違反規則的運營者,也可以理解爲和同行的對抗,畢竟同行同領域關鍵詞,誰都想排第一對不對,還記得我舊文裏提到的案例,名鞋庫麼,垂直電商領域搜索優化很典型的成功範例。

在廣告投放領域,對抗也是無處不在,以前我記得講過SEM套利的案例,大批量購買搜索引擎長尾詞的低價廣告,轉向搜索引擎或電商平臺的高價詞鏈接,通過價差套利,這個其實對抗的是搜索引擎廣告系統的不完美,沒有把搜索價值最大化,從而讓中間商有利可圖。但搜索引擎廣告系統越來越完美,這個事情的難度和成本就越來越高,那麼你們猜猜,現在還有沒有可以做的空間?好像還是有人可以做這個賺錢的。

而在一些灰黑產領域,對抗的玩法就更多了,一些插件和流氓工具對抗安全軟件,這是歷史悠久的;一些灰色廣告對抗廣告平臺的審覈標準,也是很多暴利的來源;套利系統與交易平臺的對抗,從傳統金融領域已經擴散到到現在區塊鏈領域;擦邊球產品上架蘋果市場,產品運營方與蘋果審覈的對抗;ASO,衝榜,運營方與平臺的對抗;公衆號洗稿與原創的對抗,而微信平臺營銷與微信官方審覈的對抗,也是現在很多營銷團隊每天在做的事情。當然還有羊毛黨,也是一種規則對抗。

那,有人說了,爲什麼不能老老實實遵守規則,循規蹈矩的做產品,做營銷。

其實,政治不正確的實話就是,別以爲穿西服的那些人都是乾乾淨淨做起來的。新的權貴從來都是對抗掉舊的權貴後站起來的。

而很遺憾,我們大部分所經受的教育就是,老老實實,循規蹈矩,爲什麼?權貴當然不希望你們去顛覆他們。

市場競爭很殘酷,你覺得自己的東西很不錯,運營也很規矩,該做的都做了,你發現你的獲客成本就是高,你的用戶轉化就是不行,你看你同行用了某些不那麼規矩的手段,咔嚓甩你一截,有道理麼?沒道理。但這個世界往往以成敗論英雄。

當然,一切皆有度,對抗法規,你面臨的可能是牢獄之災。對抗官方平臺,封號封站總是避免不了的。過度對抗,可能最終受傷的還是自己,但適度對抗,其實是世界的主旋律。

世貿協議,中國乖乖的簽署了,但對規則的解讀和條款利用,也可以理解爲一種對抗。

這個世界上最體面的工作是律師,那麼律師的主要工作其實也是對抗,通過對法規細節的解讀和利用爲當事人爭取最大的權益或豁免。

蘋果,谷歌,facebook這樣的巨頭,人家財務全球避稅的規劃其實也是一種對抗,從法規中尋找各種有利於自己的規則,一年能爲企業節省幾十億美元甚至上百億美元稅負。很多企業招聘財務負責人幹嘛啊,合理規劃稅務。合理避稅對不對,與政府稅務機構的對抗,當然,是在規則許可的範圍內。

我們很多創業者不理解這個度,要不就癡迷於對抗,不懂得雙贏,不知道底線,最後掙紮在生死邊緣;要不就沒有對抗的意識,覺得我悶頭做產品,悶頭做運營,檯面上別人怎麼做我們也怎麼做,還振振有詞,人家都這麼做的啊,我們這個沒問題啊。結果仔細一看,人家可以搞的事情他搞不了,人家低成本的事情他高成本,人家發出去的包他發不出去。

所謂增長黑客這個概念,字裏行間你去琢磨,其實骨子裏都是對抗。

在規則範圍內的對抗,一直以來都是這個社會成功人士所信奉的,用一個政治正確的詞,叫做合理利用規則。從體育比賽來說也是如此,從國際貿易爭端來說也是如此,從企業運營來說,更是如此。

別人都會做的事情你會做,別人都能做的事情你能做,這不是本事,分分鐘可以被人替換掉,誰都能做對不對。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想到別人想不到的方案,纔是本事。

員工常見的想法,別人也是這麼做的,按規矩就該這麼做,我們用的是常見的方法。 嗯,所以才缺乏競爭力啊!

創新其實也是一種對抗,對抗舊的觀點,舊的技術和舊的用戶習慣。

要有對抗的意識,有對抗的手段和對抗的方法論,當然,也要知道邊界在哪裏,合理利用規則,通過對抗獲益,就如同律師,你可以利用規則來爭取更多權益,或想法設法減少處罰,但不能做僞證,不能做違法法律的事情來逃避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