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哈薩克斯坦:中國人是行走的錢包

“在哈薩克斯坦,本地人管中國人叫Walking  Wallet, 在他們眼裏,中國人就是一個行走的人肉錢包。這些人騙你,不會有任何心理負擔。”在哈薩克斯坦做跨境電商物流的Kimi,笑着講述自己在哈薩克斯坦的創業經歷和遭遇。而在阿拉木圖開旅行公司的王丹(化名),也反覆強調“錢包”這個詞。

熱情又貪婪的人們

在哈薩克斯坦旅行時,當地人驕傲的對我說,“我們和你們中國人不一樣,你們是說一套,做一套,我們是說什麼,就做什麼。”隨着對這個國家認知越來越多,對這句話理解越來越深刻:“他們日常待客時,是熱情洋溢的;在坑蒙拐騙時,是直截了當的。”

對於這個事,王丹(化名)和Kimi感受特別深刻。

王丹在阿拉木圖創業,做旅行公司,已經有三年多了,主要客戶是中國、港澳臺地區、新加坡等地的遊客。他之前在俄羅斯留學,熟悉俄語,對中亞文化有所瞭解,他眼光和運氣不錯,找到了一個相對靠譜的合夥人,對方負責搞定一切當地的關係。他反覆提醒,在當地經營,要擦亮眼睛。

“如果在本地考察請翻譯和中介,他們的話最多隻能相信50%。他可能會利用一些信息差,在這中間牟利。有些翻譯甚至會在甲乙雙方兩邊喫回扣,最好是拿到合作方的聯繫方式,再換一個翻譯去溝通,做一個信息的交叉比對,大概就能得到真實的信息了。”

哈薩克斯坦地廣人稀,工業配套不完善,導致了進出口商品的套利空間很大。哈薩克斯坦建材市場,以中低檔產品爲主,高端主要從中國等地進口。一個洗手盆在中國1000元,在哈薩克斯坦賣到3000-4000元。而在哈薩克廉價的物品,在中國又可以賣出高價。比如牛百葉一噸2-3 萬元,運到中國一噸可以賣到7-9萬元。於是就產生了各種貿易往來,也遭遇了各種貿易詐騙。

王丹說他接觸到最大的騙局,是一箇中國的商人,被騙了1000多萬。大概情節就是,這個商人想把哈薩克的牛百葉,運到中國去賣給火鍋店。在看了產品的照片視頻後,也去考察了當地的加工廠環境,做了產品檢測,談好了價格,一切都很順利。但中間人說需要去牧民家收購,還要建設租賃冷庫冷櫃的費用。需要提前打一部分款。在支付1000多萬之後,對方人間蒸發。這時中國商人才發現牛百葉、冷庫、冷櫃,都是編造的。

這種鉅額損失的事情,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向中國駐哈薩克的官方機構去求助,還有可能減少損失。如果單純在當地報警,最後一定不了了之。哪怕是警方找到了騙子,大概率是他們一起分享“勝利果實”,而不是退贓。“執法部門的工作人員,哪怕本來心情不好,但一看到中國人去辦事,笑得嘴角都咧到後腦勺去了,因爲財神爺來了,錢包來了!”

“遇到執法機構檢查,要配合,你只要是遵紀守法,沒有必要驚慌,一定要問清對方的機構、身份和編號、檢查的項目等信息,最好有個記錄,不能拍視頻,也可以錄音。全程記錄你們的交流過程。”

Kimi是哈米信息的創始人&CEO,她的公司是做中哈跨境電商的小包裹物流業務。客戶包括淘寶拼多多等平臺。她之前在歐洲物流企業工作了10多年,負責中國到歐洲跨境電商物流,而哈薩克是陸運的必經之路。所以她對哈國的關務、口岸、當地的車隊等資源非常熟悉。

Kimi從2022年開始佈局哈薩克斯坦,儘管業務熟悉,但剛來就遭遇當頭一棒,備受打擊。她在哈薩克斯坦的公司,招聘了一個當地的合夥人,負責整個項目在本地的推廣。Kimi很快發現,這個合夥人,把公司的資源和APP項目,包裝成他個人的,去外面招商引資,直接賣錢,但最後兜不住穿幫了,自己惹上官司,也給公司也惹來麻煩。雖然花了大力氣,才把他弄走,但好在公司開始上了正軌。

“在中亞,你如果要做生意,如果你自己不親自幹,指望純財務投資,給你帶來回報,大概率會掉坑裏。要自己多考察、多留意、多長點心眼,做決策慢點,沒有其他的辦法。”

由於慣性思維,大部分國人覺得,只要當地官方背書的,就是可信的。這一點在哈薩克斯坦,是特別需要注意的。

中國商務部發布的《2023年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哈薩克斯坦》裏,特別強調了防範風險這一項:“考慮到哈方投資政策和產業政策變動頻繁,各地執法機關隨意執法現象屢見不鮮,如果由可靠的哈方合作伙伴出面,同有關政府部門打交道,往往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是中方獨資項目或企業,也應聘請有實力、有經驗的顧問,協調處理與各級政府部門間的關係和法律事務。簽署合同時要謹慎仔細,防止落入陷阱圈套,儘可能規避風險隱患。”

熟悉又陌生的國家

首都阿斯塔納地標(南七道攝)
首都阿斯塔納地標(南七道攝)

哈薩克斯坦,對於中國和中國人,既熟悉又陌生,既鄰近又遙遠,既混亂又重要。不管是古代,還是現在,哈薩克斯坦這個國家,對於中國和歐洲貿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個國家政策混亂、營商粗糙,但地處要塞、人口年輕,出生率高,收入不錯,敢於消費,這是讓任何商家都心動的市場。

哈薩克斯坦國土面積272萬多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家,世界第九大國。與大多數中國人想象的不同,他們並不貧窮。2023年,人均GDP1.33萬美元(中國是人均1.27萬美元)。總人口 2000 萬,18 歲以下的青少年和兒童有648萬。2023年,人口平均年齡僅31.8歲(中國是38.4歲),出生率19.52‰(中國是6.39‰)。每名婦女的平均生育數量3.32 人(中國約1.13人)。

哈薩克斯坦和中國是鄰居,是中亞的中心,東南是中國新疆,北靠俄羅斯,南連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在古代,絲綢之路貿易線,橫貫哈薩克斯坦全境,阿拉木圖是中西方貿易的中轉站。

到了現在,特別是俄烏戰爭之後,這個國家變得更重要。哈薩克斯坦總統託卡耶夫曾說:“中國出口到歐洲的商品,85%經過哈薩克斯坦”。

中國商品通過陸運到歐洲,有三條全球貿易走廊路線:

北線:中歐貿易的主通道,中國經由俄羅斯跨西伯利亞鐵路系統至歐洲,受戰爭影響很大;

中線:即跨裏海國際運輸走廊,從中國新疆,通過哈薩克斯坦和裏海水域,至阿塞拜疆、格魯吉亞,可經土耳其陸路或跨黑海海路到達歐洲;

南線:中國經伊朗、土耳其抵達歐洲;

中線穿過亞歐大陸中間地帶,又被稱爲“中間走廊”。這條線以哈薩克斯坦爲核心地段,包括鐵路+公路+海上運輸,是連接中國和歐洲最短的聯運貿易路線,它把中國到歐洲的貨運時間,縮短了50%。統計顯示,僅2022年,“中間走廊”貨運量已接近150萬噸。世界銀行預測, 2030年,年貨物吞吐量將達1100萬噸。

在哈薩克斯坦,由於礦產豐富,產業畸形,一方面是中國企業把哈國的礦產等物品運回國,一方面是把中國製造賣到當地。所以中資企業主要是石油、天然氣、機械工程、紡織品、塑膠製品及五金、電子產品、旅遊、物流等行業。

機會比陷阱要多

既然環境這麼複雜,那爲什麼中國人還要去呢?因爲陷阱很多,但機會不少。

哈薩克斯坦2000萬人,約70%人口在30歲以下,一個媽媽生4~5個孩子是正常狀態。15歲以上網民,70%會用社交媒體和電商平臺。當地人崇拜消費主義和及時行樂,不喜歡存錢,流行借貸消費。這個國家盛產礦產和石油、天然氣,但沒有自己的電商平臺,日常消費品很多也靠進口。哈薩克斯坦人大多使用拼多多、Temu和淘寶等中國電商的服務。圓通、哈米信息等中國公司,提供跨國物流的的服務。

2023年,拼多多在哈國單日最高峯,一度超過20萬單,2024年,Temu開放了阿哈薩克斯坦站,每天在3-5萬單。做一個不是很恰當的對比,從我國新疆,可以看出哈國的電商市場前景。哈國人口2000萬,新疆自治區人口2589 萬。目前哈國單日電商包裹量,平均在15萬左右,新疆每天電商包裹貨量,在60-80萬單,其中拼多多大概佔50萬單。這不含直播帶貨的。Kimi預計哈國預計3-5年內,單日電商包裹可以到80-100萬單。等站穩哈薩克斯坦後,再輻射到周邊中亞國家,包括高加索地區。

雖然當地人員的工作效率,不如中國員工,但當地人工便宜,成本可控,50%以上的年輕人都受過大學教育。在阿拉木圖,一個快遞點,包括門頭設計安裝,貨架等全部弄好,只要2000元人民幣。而利潤非常客觀,毛利率是國內的3-5倍左右。電商退貨率僅2%。在國內的電商直播女裝退貨率在80%以上。

中國企業要在異國站穩腳,一定要實現本地化的管理。“你要願意在本地落地生根,深入理解當地風土人情或法律,挑選本地可靠的合作伙伴,前景會很好,你的瞭解不夠深入的話,風險挺大的。”在Kimi看來,核心的業務如財務等,一定要掌握在自己人手裏。比如清關等環節,一定要跟當地人合作,找掌握一手資源的人,然後大家各自負責專業領域的事。而運營中具體的業務,就用本地的人員去管理,給他們制定一個目標,授權給他們,不要自己去安排具體業務。

但要做好風險控制。“大額的資金都放在中國境內,在當地成立一家公司,每個月做好預算,需要多少錢,從國內直接劃過去。避免當地賬戶滯留過多資金。”

同時也要積極融入當地。王丹說要想長期發展,不僅僅是在當地做生意,然後把錢轉回去。他們會積極參與本地社區建設,比如去孤兒院,捐贈糖果、點心、衣服,繪本,整體氣氛會很好。“你在人家當地賺錢,但一點都不回饋社會,這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