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最紅的內娛甜妹非楊若兮莫屬,被張國立捧紅,出道即是巔峯。

只是,半路被與大自己22歲老戲骨的感情絆了一跤,從神壇跌落。
幸運的是,又出現了一個男人願意爲了她,淨身出戶,與她喜結連理。
從此,一度被人稱爲上位成功的第三者,她的故事挺令人非議唏噓。

01
提名字大家可能對不上號,但她的戲你肯定看過不止一部。
2003年,楊若兮曾飾演過何仙姑,就是在電視劇《笑八仙之素女的故事》裏的素女。被網友稱爲:最美何仙姑。

搭檔張國立出演《康熙微服私訪記》中的墜兒。

當時的她清純貌美,對待演戲又極度認真,在劇中,她跟張國立和鄧婕有很多對手戲,兩口子很是喜歡她,一度將她視爲乾女兒。

甚至調動手邊一切資源爲她鋪路,有了張國立夫婦的幫襯,她出道即是巔峯。
次年,就出演《財神到》的女主角寶珠。
然後,她又參與拍攝《康熙微服私訪記第三部》,還專門爲她改了劇本加戲,一人分飾兩角。
分別飾演鐵玲兒和鐵珠兒。

年輕時的楊若兮雖沒有那麼強的事業心,但演起戲來,演一個像一個,自此以後,她就成了古裝劇裏的常客。
《福星高照豬八戒》裏,她又一人分飾兩角。
傻憨憨的醜女翠花,瘋傻狀態被她演活了。

有“第一美人”之稱的公主金花,在同一部劇中,這邊傻,那邊高冷,確實考驗演技,事實證明她演技屬上乘。

之後又在《三少爺的劍》裏出演甜甜的田小莉。

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笑八仙之素女的故事》,這部劇真的是她的顏值巔峯,大批觀衆爲之着迷。
劇中,她本是天上的荷花仙子,卻因被調戲,而被不分青紅皁白的王母貶下凡,而後,與前來渡化她的呂洞賓開啓一段感人至深的愛情。

這部電視劇後,她比之前更紅了,一度成爲古裝女神,如果就這樣發展下去,她或許能永遠呆在一線,只可惜那段與劉威癡纏9年的感情,她傷透了。
02
與劉威相識是拍一部劇,張國立也在,晚上收工後張國立喜歡叫上大家聚餐喝酒聊聊天。

張國立喜歡開玩笑,那天聊的正嗨,他開玩笑對楊若兮說:你以後找對象可要擦亮眼睛,可不能找劉威這樣的,他非常不靠譜,經常談着談着就消失了。
楊若兮已喝的半醉:我找他?那我寧願當一輩子尼姑。
這玩笑開的有點過,劉威自覺尷尬,放下筷子扭頭走了。
沒一會楊若兮纔回過神來,自己把玩笑開過了,於是她又找劉威道歉,一來二去,兩個人的聯繫便多了,也算是不打不相識,愛情慢慢滋生。
起初劉威並不願意,因爲倆人差着22歲的年齡,但楊若兮不甘心,繼續勇敢追愛,俗話說的好:女追男隔成紗。
劉威自然逃不過這青春少女的濃情蜜意,兩個人就在一起了。

戀愛一談就是9年,期間劉威提過結婚。畢竟自己歲數大了還沒有傳宗接代有些着急,但楊若兮才20多歲,並不樂意這樣走進圍城。
只是她沒想到劉威那麼決絕,留下一封信就消失在了她的生活中,這纔有了發佈會現場她哭着尋找劉威的一幕。

最令她傷心的是,劉威再次出現時竟然已經有了老婆和孩子。

楊若兮心情跌落谷底,茶不思飯不想,每天渾渾噩噩,以淚洗面,好在有好友陪着才走出陰霾。
經過這樣的事後,本應一心搞好演繹事業,但她並沒有提高對自己的要求。

在《三國之戰神無雙》中飾演的貂蟬,讓觀衆大失所望,絲毫沒演出角色的神韻。

後來再也沒看到她的新作品。
從紅極一時,到查無此人,她就這麼消失在了熒屏上,着實讓人惋惜。
03
但她好像並不在意事業上的輸贏,完全沉浸在婚姻的幸福生活中。

丈夫是連奕名,當年拍攝《歷史進程》相識,當時連奕名已婚,但兩個人還是相愛了,這部劇殺青後,連奕名就與妻子辦了離婚手續,沒多久就與楊若兮建起家庭。

如果說這是真愛,會不會有點不道德。
喜結連理的事,我不做評判。
因爲感情的事本就沒有是非對錯,只有值不值得。
不過,連奕名婚後十分愛家並且也非常寵愛她,這個在感情中曾經誤入歧途的女人,算是有了良善結局。

只不過,那些曾經逝去的青春再也回不去了,那些本該爲事業奮鬥的時光,那些不該爲愛恨情仇駐足的時刻……
此後她的生活,除了孩子丈夫,就是小狗和瑜伽,看起來歲月靜好。

大部分時間陪伴孩子經歷生活的點點滴滴。

帶孩子體驗各種風土人情。

一家三口一起爬長城。

和孩子老公有關的每一個節日都精心準備,

看的出來,她是一個很會提供情緒價值的好媽媽和好妻子。
回想20年前,在很多媒體面前,她泣不成聲尋找劉威給一個說法。
那時的她青澀倔強,不撞南牆不回頭。
如今的她,在經歷了老少戀,抑鬱,被罵小三上位後,她承受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
她或許有過錯,但誰的青春都有瑕疵。
她不再是熒幕上活躍的大明星,但她在家庭裏閃閃發光,讓丈夫和孩子覺得很暖。

最後的話:
有句話說,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對錯。
在寫了這麼多明星故事後,我也開始理解,憑藉一個人不能用好壞之分。
隨着年歲的增長,你就會越來越明白,真正的人性是複雜的,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的時候沒有完全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
當你瞭解這一點之後,自己的心態會變得越來越隨和。
會對這個世界上突如其來的好意和壞意都更平和的看待。

當你想通這一點後,你就會允許你愛的人不愛你,允許你的工作爲難你,允許身後有人算計你。
當我們坦然接納人性這些特點後,就會變得很柔軟,很輕鬆,很坦然。
就會開始理解每一個人,理解那個人爲什麼不喜歡你,理解他們爲什麼不能在一起,理解這個世界上沒有好壞,也沒有對錯。
只是大家在不同的頻率,產生了不同的磁場,呈現了不同的狀態,做出來不同的選擇而已。
如此我們才能學會做到:允許自己做自己,允許別人做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