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985畢業,撿垃圾8年,我已財務自由

故事似乎總在夏天發生。

2016這一年,對21歲的武楷斯來說,是動盪的、飽滿的、濃縮的。他和陌生人拍了500張畢業照,暗訪了廣州12個“鬼市”,在廣州小洲村開了一家舊物小店。

一個985學校的法律系高材生,畢業後,一頭扎進了撿垃圾和收舊物的世界。

他曾被媒體密集性地報道過,隨之而來的是爭議。高學歷收廢品是不是學歷浪費?他向來不去反駁和辯解,事實上,他也不在乎任何人的看法。“即使是一陣風,我也要享受它。

”焦慮、迷茫、困惑、內耗,這些年輕人的時代病,你絕不會在武楷斯身上看到,他從不會陷入這樣那樣的糾結中。

他是被故事選中的人。2016年至今,他開了4家舊物店,擁有了300平的舊貨倉庫。沒有所謂的“堅持”,沒有想象中的“困難”,一切就這麼自然而然地發生了。

他坦言,自己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

今年夏天,我們與武楷斯在廣州見面,聊了聊關於夢想和熱愛,關於“舊物永續”的理念,以及他的“極儉”人生。

01

武楷斯喜歡夏天。

凌晨十二點,他在路邊的垃圾桶,撿到十一杯全新未開封的奶茶。訂單信息顯示,製作完成於下午兩點三十分。摸一摸杯體,還是冰的,肯定沒壞。“太爽了,夠喝2天”,他的開心抑制不住,語氣裏多了幾分輕快。

這一天是幸運的,像是撿錢似的。

夏天的夜晚是熱鬧的。人們喜歡在街邊喝酒、聊天、喫燒烤,而那些被丟棄的燒烤,則是武楷斯的目標。

能時常撿到陌生人沒喝完的奶茶、喫剩的燒烤,這構成了他喜歡夏天的原因。

武楷斯在垃圾桶邊撿到奶茶
武楷斯在垃圾桶邊撿到奶茶

不止是在夏天。

每一天,武楷斯遛狗時,都會習慣性翻翻路邊的垃圾桶,他總能淘到不少好東西。沙發,剃鬚刀,榴蓮、打印機,英倫風鞋子……垃圾桶裏什麼都有,幾乎可以涵蓋全部喫穿住行。

他有自己的撿垃圾小技巧。每到月底,很多人會搬家,這時候去高檔社區撿垃圾,總會收穫滿滿。全新物品、品牌衣服,有設計感的物件,應有盡有。

垃圾桶,是承載他幸福感和滿足感的奇妙世界。

他與女朋友撿到還在盛開的百合花,拿回家插到撿來的玻璃瓶裏。垃圾桶裏的浪漫,變得具象化起來。

他也撿到過“糟糕的垃圾”,一根壞掉的數據線,插在車上,保險絲被燒了;一個月餅盒,打開一看,是存放了很久的屎。但他從不爲此感到糟心,反而當作趣事一般分享。

撿垃圾時,他狀態投入,也不在乎東西是否乾淨。

有一次,他隨手從垃圾桶撿起一件衣服就往身上套,旁邊的保安大叔不理解,連忙勸阻,“不要啊,不乾淨的,你撿來幹嘛吶。” 武楷斯頭也沒抬地回答,“好看吶。”

武楷斯和女友從垃圾桶撿到的包、鞋子、鮮花
武楷斯和女友從垃圾桶撿到的包、鞋子、鮮花

武楷斯的家也是撿來的。

桌子、鏡子、牀墊、牀單、被子,甚至連刷牆的油漆都是撿來的。他去健身房撿人家不要的健身用品,打造了一個健身室;拿水果店的廢棄果籃當衣服收納箱;房東不要的三角形沙發,被他“搶救”回家,旁邊擺上撿來的植物,設計感十足。

在旁人看來,武楷斯過着一種常人難以接受的低消費生活。

去飯店喫陌生人的剩菜,這事他常幹。別人覺得丟人,他覺得省錢太酷了。“相當於是大家一起喫飯,我晚來一點。”他對此完全自洽。對於陌生人是否有傳染疾病這一點,他沒有過多擔心,“那就假裝我們是認識的。”

他更不在乎其他客人的眼光,直言,“我還在乎我就幹不到現在。”

對於他這個垃圾桶愛好者來說,“省錢的盡頭是免費,能撿絕對不去買。”除了內褲是新的,武楷斯從頭到腳的行頭都是舊的,包括眼鏡。

他的“極儉”生活,令人乍舌。在這樣低慾望的生活狀態下,他坦言自己已經實現財務自由。

武楷斯撿被扔掉的榴蓮喫
武楷斯撿被扔掉的榴蓮喫

武楷斯的“極儉”,不是沒有來由的。

打小起,他就跟着父母不斷搬家。山西、北京、山東、河北,他的童年和學生時代在漂泊中度過。家裏並不富裕,因此,每搬到一個新的城市,父母置辦物品時總會選擇二手貨,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煤氣竈……

父母節約的生活方式默默影響着武楷斯。

很多人來到大城市,都想剝離掉自己來自小縣城的人生,但武楷斯不這樣,他從小就獨立特行。在北京上學時,同學們都在攀比誰穿喬丹鞋,他腳上蹬着一雙貴人鳥,身上穿着叔叔在90年代留下的衣服。從小到大,他用的手機都是二手的。

那時候,父母是爲了省錢買二手。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兒子長大後,與二手物品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密。

武楷斯與他收集的舊物件
武楷斯與他收集的舊物件

02

撿垃圾,只是武楷斯生活的一部分。舊物回收,纔是他的日常工作。

他的舊物來源可以分爲兩類,一種是撿破爛,一種是收廢品。撿破爛分爲去拆遷樓撿,以及去垃圾桶撿;收廢品分爲上門回收和舊貨市場回收。其中不少舊物,大量來自於遺物。

牌位,墓碑,裝着骨灰的骨灰盒…… 武楷斯什麼都收,他從不避諱死亡。

有一次,朋友叫他去上門回收一位老人的遺物,他馬不停蹄趕過去,爲此特意推遲了原本計劃好的旅行。

回收整理遺物時,一個陌生人的一生,被如此清晰地呈現出來。

那是一個富有的、愛美的老太太。房子裏有不少進口物品,英國骨瓷盤,八十年代日本進口松下電飯煲,還有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法國時裝。

儘管老人極其富有,但可以看出,她依舊保持着節儉的生活習慣。一千多個被疊的整整齊齊的塑料袋,各式各樣的月餅盒和罐頭蓋子,一捆攢了幾十年的報紙…

他彷彿看到了另一個時空中的自己。

老人收集的月餅盒
老人收集的月餅盒

這次遺物搶救,武楷斯花了48小時,通宵了整整兩夜。累到極致,快樂到極致。

老人家裏的一張桌子,被他放在店裏,用來陳列物品。某天,一位遊客走進來,說自己曾在這張桌子喫過飯。

一番交流後,武楷斯得知,老人原本是華僑,開設過家庭英文補習班。那位遊客的父親曾是老人的學生,也是一名木匠,幫老人修復過那張桌子。九十年代時,遊客的父親帶他拜訪過老人家。因此,他認出來那張桌子。

這次遺物回收,對武楷斯而言,不僅是與老人的一次長談,冥冥之中,也延續了老人在人間的故事。

武楷斯累倒在地
武楷斯累倒在地

他還去過一位九十歲的香港阿姨家裏。阿姨要回香港,房子緊急出售,希望短期內清理掉屋子裏的雜物。於是,便聯繫了武楷斯上門回收。

當他去到阿姨家裏時,他被震撼到了,房間的每個角落都塞滿了東西,有世界各地淘來的物件,相機、玩具、書籍、瓷器……像是“哈爾的移動城堡”。

那幾天,他在收拾打包物品時,阿姨一直坐在客廳裏看着,晚上也不去臥室睡,想與自己的舊物再多待一段時間。有時候,老人會莫名其妙地發脾氣,用柺杖把瓷器都打碎。

那些舊物,承載老人一輩子的記憶和情感,旁人很難明白這其中的不捨和難過。武楷斯可以理解老人的做法,如果換做是他,也許他也會那樣做。

他形容自己與舊物的關係。“就像是一場自由愛情,初識,相知,相戀,直至婚姻,沒有處心積慮,沒有驚天動地,也沒有悲痛扼腕,有的只是幾十年如一日的相濡以沫,我即是他,他即是我。”

武楷斯收集到的舊物
武楷斯收集到的舊物

不止一位老人來找他。一對老人家沒有子女,他們擔心百年後他們的遺物無處保存,就找到武楷斯,把他們童年時玩的娃娃到結婚時穿的婚紗,都統統贈送給了他。

在這些舊物上,他彷佛看見了這對夫妻由兩小無猜一直到喜結伉儷的全部過程。見證歷史,記錄人生,這就是舊物存在的重要意義。

廣州上世紀二十年代的居民證、慰安婦的勳章、一位女士從孩童到成年的所有信件、一名男子整理出的過世父親的幾百隻手錶遺物、日本武士頭盔、民國時期的樟木“龍”箱……

武楷斯一直認爲,一件舊貨遇到他,是一種緣分。舊物背後是歷史和記憶,收得越多,責任越大。人們遺棄的,武楷斯想替他們用另外一種方式收藏起來,這也是他店鋪名字“永續”的來源。

當所有人在朝前走時,他想做那個回頭看的人。

03

武楷斯喜歡關於舊物的一切。淘舊物,清洗舊物,賣掉舊物。

一天二十四小時,除了睡覺,他都在想舊物。舊物,已經成爲他生命的一部分。在做舊物工作的這些年,武楷斯自學木工、電工、油工……對於常規的傢俱改造和維護,他早已樣樣精通。

他的手因不斷搬運東西,變得粗糙堅硬,污垢密密麻麻地嵌在手掌的紋路里,呈現一種樹皮老化的狀態。他的指甲很短,縫隙裏卻仍然藏着細小的泥垢,一道道黑色,像是永遠洗不乾淨。很難想象,這雙手出現在一個二十多歲的人身上。

飽經風霜,他用這個詞來形容自己的雙手。

忙起來時,他根本不在乎自己形象。去佛山收舊物時,他白色的背心已經成了黑的,全身髒兮兮的。坐在門口等貨拉拉時,有個陌生人走過來,給了他一份未喫完的包子。

他被當成了流浪漢。但他依然很開心,因爲當時確實很餓。

武楷斯的手
武楷斯的手

武楷斯到底爲什麼如此癡迷舊物?

故事要回到2015年,他在美國窮遊的兩個月。

六十天裏,他沒有花費一分錢在住宿上,蹭過搭訕來的沙發,睡過麻省理工的長椅,和流浪漢共居車站,熬過無數個機場夜晚。至於換洗衣服和生活用品,則想到了跳蚤市場。

美國發達的二手產業,對他造成一定衝擊力,讓他深刻了解到國外舊貨市場的繁榮和舊物文化的發達。也讓他開始好奇,中國的舊貨流通市場。

回到國內後,他開始探索廣州的二手市場“天光墟”。這是一種天亮就散的舊貨市場,也就是北方人所說的“鬼市”,通常凌晨開市。

那段時間裏,武楷斯幾乎徹夜不眠,每天泡在天光墟。當時學校離天光墟有些距離,爲了省錢,他會先在附近麥當勞睡一覺,等到凌晨再進去。

去舊貨市場淘舊物,需要一定技術性。要有發現好物的敏感性,要靈活變通,和攤主之間的見招拆招,更是常見路數。

天光墟的一切令他着迷。他幾乎放棄了其他一切事情,全身心投入到舊貨市場。廢報紙,老照片,老信件等等一切,他把戰利品帶回宿舍,細細感受自己的收穫。

於他而言,尋舊物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格物致知的過程”。

武楷斯收集的小人書
武楷斯收集的小人書

隨着對舊物的癡迷,他逐漸發現,舊物可以延伸出好幾種角度。

二手循環的環保角度、工藝美術的設計角度、舊物改造裝置的藝術角度、古玩收藏品的文物角度、近現代城市變遷的史學角度……

他遊歷了各地的舊貨市場,像尋寶一樣發掘那些不爲人知的集市。

在杭州,舊貨市場被賦予了全新的內涵,舊物被精心打造成一種獨特的美學形式,充滿藝術感;成都的舊貨市場則別有一番風味,這裏不僅保留了豐富的西南地區文化,還融合了藏族等少數民族的傳統,使得市場充滿了多元的文化氣息;在北京的大柳樹,舊貨市場已超越了簡單的買賣,人們漫步其中,彷彿在街頭閒逛,甚至有人在攤位旁玩起了鬥蛐蛐的遊戲。

提到北京舊貨市場,我問了一個疑惑很久的問題,潘家園裏賣的雍和宮的手鍊,到底是不是真的?他表示,“我對那種新的東西不感興趣。”並告訴我,“北京的舊貨市場去東鵬和大柳樹就行。”

探訪廣州光塔路天光墟
探訪廣州光塔路天光墟

2016年,武楷斯決定要把撿垃圾作爲一生的事業。

如今,他的舊物工作形成了具體的規模和流程。他和女朋友共同經營舊貨店“永續舊物”,裝修全部親力親爲。武楷斯去淘貨,對物品加以修復和改造,做裝置或者出售。女友和他一起整理、拍照、上架、發快遞,每天都很忙碌。

他現在回收舊物,是以“噸”爲計量單位。開店八年,他的店每一天都是不一樣的。舊物數量龐雜,品類繁多,他沒有具體統計過回收到的舊物數量,“但幾十萬件是有的。”

武楷斯相信,萬物皆有價值。從2022年起,他也開始創建了一些公益平臺,運營城市stooping(撿垃圾)賬號,擁有了30多個社羣,推廣“撿垃圾”的文化,提倡一種環保的生活理念。

武楷斯上門回收舊物,以噸計算。
武楷斯上門回收舊物,以噸計算。

04

感性的,理性的;貪婪的,極儉的;聰明的,瘋癲的。

故事沒有絕對性。很難定義武楷斯是哪一種人。

上學時,他性格外向,是學生會主席,辦過各種協會社團。他寫公衆號文章,質問食堂的飯菜爲什麼漲價。帶着三百多個大學生,去討伐騙錢跑路的黑心駕校。誰能想到,這樣一個高調的人會一頭扎進舊物的世界,與老物件和垃圾打交道。

舊物之餘,武楷斯一直都在給別人提供免費的法律諮詢和援助,也曾在網上多次發表普法文章,甚至因此在知識產權日上了電視。

他幫助不少打工人解決勞務糾紛。當求助者面臨職場不公時,他告訴當事人要如何與公司溝通,維護權益,索要經濟賠償。

我好奇他對於去上班的生活,是不是更沒有了期待。他頓了頓,“主要是我現在其實成資本家了,我現在是給別人發工資的。”

一個有意思的人。

武楷斯幫人維權
武楷斯幫人維權

武楷斯幾乎不拒絕媒體對他的報道,那是一種“來自別人的認可”。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各種報道認識他,瞭解他的生活方式。可當提到這種社會的認同是否給了他成就感和滿足感時,他說,“有一點,但也不是很在乎。”

在他看來,那些持續不斷的報道,最主要的意義是幫他記錄了生命歷程的某個階段。他的成就感,始終來自那些收集到的有意思的東西,以及“搶救”舊物。

對於那些採訪了上百次的問題,他並不感到厭倦,“還好,這個玩意比較熟練。”

“985收破爛”“舊物愛好者”“舊物獵人”,他不在意外界給他的任何標籤。他清楚地知道,媒體對他的興趣來自於他的“身份反差” :985名校,法律高材生,精英。撿垃圾,不上班,反消費主義。

他喜歡周國平的一句話,“一個人的精神自我一旦覺醒,他就再也不會甘心隨波逐流了。”

武楷斯的的永續舊物
武楷斯的的永續舊物

關於持續做舊物這件事,武楷斯完全沒有任何猶豫和疑惑。

他給自己設定的人生目標是,記錄全世界的舊物。“我現在去舊貨市場和我第一天去舊貨市場時那種激動的心情,一點都沒有衰退。”

焦慮、迷茫、困惑、內耗,這些年輕人的時代病,你絕不會在武楷斯身上看到,他從不會陷入這樣那樣的糾結中。

實現一個離經叛道的夢想,他不覺得這是一件艱難的事情。“當你在你的世界裏感到巨大的幸福感時,你就知道你是對的,因而不會覺得堅持是件難事。”

真的不“艱難”嗎?

他也着急過。進入舊物行業之初,一切都是沒有規則和標準的。國內大家對舊貨市場,沒有概念。身邊沒有什麼同齡人喜歡這一行。他常常覺得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太渺小。

在那特殊的幾年裏,他的經濟收入捉襟見肘。“表面上看起來風光,到處上節目,但最後也不過落個別人的談資,花生米就個下酒菜,一杯下肚罷了。”

但他仍然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太多人拋棄了理想去做自己討厭的工作,他成了爲數不多能留在聚光燈下的人。

武楷斯與他收藏的老相機
武楷斯與他收藏的老相機

在某種程度上,武楷斯與作家三毛很像。

三毛上學時,老師出了一個作文題目“我的志願”。她興致勃勃地寫下:

“我有一天長大了,希望做一個拾破爛的人,因爲這種職業,不但可以呼吸新鮮的空氣,同時又可以大街小巷地遊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遊戲,自由快樂得如同天上的飛烏。更重要的是,人們常常不知不覺地將許多還可以利用的好東西當做垃圾丟掉,拾破爛的人最愉快的時刻就是將這些蒙塵的好東西再度發掘出來。”

在老師眼中,這個夢想是荒唐的,“撿破爛需要讀書嗎”。三毛被迫改寫,“我長大要做醫生,拯救天下萬民。”

但三毛的拾荒夢並未就此被打斷,武楷斯同樣也一如既往地反叛下去。

他描述自己理想中的生活,買輛房車,有一個大倉庫,放得下他所有的東西。然後開着房車,去世界各地收破爛。

我們見面時,武楷斯剛買了一輛大面包車,這是他爲數不多買新物品的時刻,原因是新車比舊車更便宜。

他的店鋪現在進入了穩定狀態,即使他和女朋友不在店裏,也沒有什麼後顧之憂。他說想開着麪包車和女朋友環遊中國。

最近,他上路了。他在朋友圈分享,“收全國的破爛兒,無比自由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