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從良品鋪子“酸辣粉沒有粉”,看劣幣驅逐良幣的社會現象

良品鋪子的酸辣粉裏沒有粉的事情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雖然網上的興趣熱度早已經下降,但持續引發的對整個行業的討論依然受到不少人的關注。簡單回顧一下事情的經過。11月3日,打假博主“松哥打虎”和“賞金獵人灰燼”在發佈視頻,指出良品鋪子的多款產品配料表涉嫌造假。比如在一款酸辣粉產品內未檢測出紅薯澱粉等“粉”類成分:酸辣粉配料表顯示,粉絲包含食用玉米澱粉、食用木薯澱粉、食用小麥澱粉、紅薯澱粉等,但送檢樣品均未檢測出紅薯、木薯、馬鈴薯成分。因此,可以得出一個三觀炸裂的結論:酸辣粉裏沒有粉。於是有人不免追問。沒有粉莫非是使用了食用明膠?但業內人士說,食用明膠如果大量使用,成本比紅薯粉還高。於是,另外一個令人頭皮發麻的可能性開始浮出——工業明膠。結果網友們的圍觀又引發了更嚴重的問題,市場上這麼多生產酸辣粉的廠商,竟然沒有一家敢站出來說自己的產品百分之百對得起配料表。難不成,真的是食品廠的盡頭是化工廠?!

如果大家只是簡單的認爲良品鋪子在配料表造假,可能就沒有關注到這起事件的重要性和可能引發的後果。稍微有點年紀的人應該對當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並不陌生。事件中,乳品廠家在牛奶中大量添加三聚氰胺,導致大量嬰幼兒出現腎結石和泌尿系統損傷,甚至腎衰竭。根據官方公佈的統計數字,約30萬名兒童受到影響,六名嬰幼兒因此死亡。一些受害兒童即便接受治療,也面臨長期的健康問題,包括腎臟損傷等。這些不可逆的影響將伴隨孩子們的終生。直到今天十幾年過去了,有誰能告訴我這些孩子都叫什麼名字?他們現在的情況怎麼樣?這份痛苦是不是隻有他們自己和家庭在默默承受?!如今的乳製品質量,到底怎麼樣了?

良品鋪子事件之所以會讓整個行業都噤若寒蟬,最可能的原因是,經過長時間的“劣幣驅逐良幣”,品質好價格高的產品或者企業已經被市場淘汰掉了。剩下的是默認的“行業標準”。“劣幣驅逐良幣”原本是一種經濟現象,通常指在市場中,質量較差的貨幣(劣幣)會逐漸替代質量較好的貨幣(良幣),以至於良幣退出流通。而從這起事件中可以看到,“劣幣驅逐良幣”已經成爲這個時代的隨處可見的顯規則。有些對社會造成的負面作用甚至超過大家習慣上的認知。

作爲利用業餘時間在互聯網上碼字的。我直至接的感受就是,在信息和新聞領域的“劣幣驅逐良幣”最爲普遍。大家都有同感,越是虛假新聞和誇張的標題往往更具傳播性,吸引更多關注和流量。越是造謠煽動,提供無腦的情緒價值,甚至是羣體性反智內容越能吸引粉絲。司馬南、中專盧大師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果僅僅是製造點信息垃圾也就罷了。有些媒體報道將痛苦美化成勵志故事,甚至無限昇華,則無異於狠狠的踩踏公衆智商。曾幾何時,南周在我心目中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師長。然而今天,不提也罷。下面這則新聞在去年此時曾流傳甚廣。不知道文章作者是否也願意享有這樣的“兩全其美”!別的不敢說,在新聞和信息領域,嚴肅、優質的內容已經越來越少。不是互聯網沒有記憶,而是被日復一日的抹去記憶,或者被虛假的記憶取代!

教育領域,是“劣幣驅逐良幣”的另一個重災區。應試教育驅逐素質教育;假學術和浮誇成果驅逐嚴謹研究。在追求高分數和考試成績的壓力下,上到學校下至學生和家長,只關注考試分數,而忽視了學習過程的樂趣和綜合素質的提升。結果只能批量複製考試機器。學術方面更是如此。在追求學術排名和名聲的壓力下,一些學術機構和學者會選擇浮誇成果,甚至通過學術造假獲取資源和榮譽。嚴謹的研究反而因爲需要更長的時間和更高的成本,逐漸失去競爭力。當金大牙的贏兩次,張維爲清場式遙遙領先登上大雅之堂,張W迎教授、勞D燕教授自然而然的靠邊站。

文化與娛樂領域也是如此。如今網絡上最氾濫的莫過於無腦的穿越劇。一個現代人憑藉古人沒有見過的現代文明成果去征服古代人。然後滿足自己三妻四妾富甲天下的臆想。與快餐文化和網絡小說的廣受歡迎相反,經典和高質量作品因內容深奧、需要時間理解和消化而逐漸失去市場關注。經典作品的受衆減少,直接降低了國人的閱讀深度和文化素養。而一些低俗娛樂節目和網絡直播在平臺主導的市場中佔據主流。街頭隨處可見那些誇張怪異的表演。名爲網紅,實則是一羣網絡乞丐。流量的傾斜讓真正有思想和藝術價值的內容被邊緣化。

在職業市場中,“劣幣驅逐良幣”更是比比皆是。關係和裙帶關係驅逐真正有才華的人;投機取巧取代了踏實努力。長期價值讓位給短期利益;低標準競爭逐漸成爲新常態。隨之而來的是社會關係也在“劣幣驅逐良幣”的環境中日益惡化。表面社交逐漸取代深厚友誼;唯利是圖和情感交易取代了真誠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逐漸削弱,人際關係變得脆弱和功利化。

當然,最普遍的還是商品和市場競爭上的“劣幣驅逐良幣”。某多多無疑是這些年的成功典型。其通過放大人性弱點而取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這就推動形成了一個價格驅動的市場。質次但價低的商品更受歡迎。優質商品因爲成本較高,利潤空間更小,逐漸被劣質商品驅逐。我一位做某寶電商的朋友告訴我,如今根本不用考慮什麼虛假宣傳、誇大宣傳。只要不觸及某些方面,平臺一般都會罩着你。消費者投訴也會打回到商家協商解決。如果消費者提出有質量問題,需要消費者自己提供檢驗報告,平臺完全無責任。前兩天我家這邊發現有老鼠。結果在某寶上一搜,全是什麼一粒見效10年沒老鼠、萬米之內老鼠死光光之類。看着僅有二三十塊錢的售價我陷入了沉思。要真的有這麼神奇,世界上可能早已經沒有了老鼠這個物種。

電商平臺當然也沒有置身事外,而是早已經親自下場參戰。每一年雙十一過後,電商平臺紛紛宣佈又取得了多麼多麼離譜的銷售業績。殊不知,這樣的銷售業績背後是高達80-90%的退貨率。而這些,是從來不會被計算到數據裏的。數據的弄虛作假無疑是對社會經濟起到誤導作用的最嚴重的“劣幣驅逐良幣”。

當我們回顧良品鋪子不難發現,2023年企業發生了嚴重的市場下滑。爲了應對,良品鋪子進行了高層管理人員和企業戰略的調整。新的管理層上任後的首要行動,便是引領公司實施了創立以來最大幅度的降價行動。涉及各渠道300款產品,平均降價22%,最高降幅達45%。緊接着不到一個月內,良品鋪子又從首批降價的300款零食中精選出“心智單品”核心品類,再次下調價格。當消費者興高采烈的享受着降價帶來的愉悅的同時,也在用自己的身體實測了一把“酸辣粉沒有粉”。奇怪的是,新聞已經被被熱炒了一週多,竟然沒有看到有消費者站出來“講理”,反而是質疑打假人的聲音不絕於耳!這是有多荒唐!

這個時代最令人悲哀的是,大家一邊反對食品添毒造假,一邊趨之若鶩的去搶購“便宜貨”。輿論譴責學校食堂供應“臭肉”,結果廚房卻變成了謝絕參觀的“重地”,家長只能選擇親自送飯。所有人都知道食用油的污染嚴重,卻只能被動的接受結果。明知道教育是失敗的,但還要讓孩子接受失敗的教育。反感充斥網絡的虛僞和荒誕,可是卻接觸不到真正的邏輯和常識。你知道劣幣一文不值,但你別無選擇!這真的很“卡夫卡”!

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裏吧。最後想說的是,這世上真正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是已經變得麻木的心。因爲自己的孩子不在食堂喫飯,所以臭肉與自己無關;因爲自己不喫酸辣粉,所以不會發聲追責酸辣粉沒有粉。但只要“劣幣驅逐良幣”成爲社會現象,總有一天也會輪到你自己頭上。從所有人都覺得“講理”沒有用,到最後所有人都覺得自己沒有責任形成了一個閉環。但既然連發聲追責都不願意,那就必然要承受麻木的代價!這不是運氣不好,這是如願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