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突破小尾巴的聲音極限?享聲 MDA3 小尾巴測評報告

MDA3是享聲推出的一款小尾巴產品,主打音質,設計目標是“突破小尾巴的聲音極限”,價格也不低,2400+的價位,感謝多金善良讀者送測。

硬件設計

MDA3 外觀尺寸爲65mm*24mm*14mm,長方體的基本型,有些削切修飾,線條硬朗。頂部中央黑色區域是OLED屏顯,顯示當前的工作參數,包括音量值、採樣率、濾波器類型[五種濾波]以及輸出模式[LO或PO],這些參數可以通過側方的按鍵組來實現變更。整個外殼工藝精緻,摸上去沒有剌手的感覺,按鈕手感良好,沒有鬆鬆垮垮。裸重約爲29克。在小尾巴中,MDA3並不能算多小巧輕便。

小尾巴是大家對這類產品的俗稱,而商品名通常叫做便攜解碼耳放或者類似的名字,但它實際上是帶有耳機放大器模塊的USB聲卡。和以往傳統臺式的USB聲卡相比,它體積小了很多,主要服務對象不是臺式電腦,而是手機或筆記本電腦。很多新生代的消費者沒有經歷過輝煌的聲卡時代,對於聲卡的一些常識不夠瞭解。

既然是聲卡,聲卡最重要的是什麼,一定是音頻控制器,真正的核心元件,它的重要性不亞於電機於比亞迪,WS15於殲20.音頻控制器決定了音頻流的I/O品質和速度以及規格範圍,還有兼容性等等,簡單說音頻控制器決定了聲卡的基礎性能。但這麼重要的元器件,現在大部分小尾巴在宣傳中基本不提,很大的原因是,小尾巴廠商沒能力自研[以前有一個能自研的,現在躺平了],所以選擇迴避,而現在音頻控制器廠商很多都是沒什麼名氣的臺灣小公司,提它們也不能給自己貼金,所以這麼重要的東西甚至提都不提就帶過去了。MDA3的文宣中,隻字未提音頻控制器。官方數據提到了其PCM最高支持768kHz,連接Windows設備後,發現其最高支持的採樣規格爲384KHz,而768kHz需要在MAC設備下實現。

享聲更樂意宣傳的是如何用15年的臺機經驗解決信號質量問題,例如使用定製時鐘,大容量電容,4片CS43131等等,這些對於全局的信號質量改善確實作用明顯,屬於立竿見影的招式。而且享聲在臺機方面的設計經驗也深得SOOMAL信賴,我們自用臺機中就有享聲A280 III,並作爲主力設備使用。但這裏有個漏洞,假如,說的是假如,信號在音頻控制器環節就產生失真了呢?後面的流程設計得再強大,也拉不回來。所以我們建議享聲能更多關注音頻控制器,有助於設計出更好的產品。

小尾巴還有個備受關注的參數,就是推力,官方給出的輸出功率爲每聲道310毫瓦@32歐,MDA3並沒有使用獨立的放大器芯片,它利用的是4片CS43131的集成放大器來聯合驅動。

客觀測試

現在的手機都對USB取電做了嚴格限制,超限取電將無法正常工作,導致各種兼容性故障。測試使用了兩款手機,分別是vivo X100 Ultra 和 iPhone 16 Pro Max,播放測試信號,分別使用3.5毫米和4.4毫米平衡口驅動60歐

的大耳機,來監測當前整機的總功耗值。總功耗值不等於耳機放大器輸出功率,請注意區分。

搭配vivo X100 Ultra,MDA3 3.5毫米時最大的整機功耗爲0.77瓦,全程保持正常穩定的發聲與供電,而使用4.4毫米平衡輸出時,最大音量輸出的瞬時總功耗可達1.5瓦-2瓦以上,雖然供電保持正常,但此時的已經發出明顯破音。iPhone 16 Pro

Max 下的情況類似,整機功耗相對略低一點點,iPhone對線材要求更苛刻,某些雙C頭USB線材有可能出現無聲的情況。雖然MDA3整體功耗不低,但取電過程還是很規範,沒有出現早期小尾巴那樣和當前手機供電策略衝突的情況。不過不排除某些手機實施更苛刻的供電策略。

搭配不同的主機設備,MDA3 3.5毫米口最大輸出電平會有較大差別,其中iPhone 16 Pro Max 最大輸出電平爲-10dB,vivo X100 Ultra爲-3dB,而使用Windows PC,則輸出的是標準電平。很明顯,搭載Windows PC的MDA3纔是滿血的。

你或許想知道,OPPO小米華爲搭配小尾巴會不會滿血,不會,這些品牌的手機基本鎖採樣率,影響音質或降低使用體驗,另外,vivo家的手機也只有高通機型可以支持採樣率自動切換,天璣的機型也不行。所以測試在一臺Windows11設備上進行。

頻響曲線
頻響曲線
總諧波失真
總諧波失真
互調失真
互調失真
測試項目44.1kHz/16bit48kHz/16bit96kHz/24bit
噪聲水平, dB (A):-95.1-95.4-120.3
動態範圍, dB (A):95.195.4120.9
總諧波失真, %:0.000510.000510.00008
互調失真, %:0.005400.005690.00100
立體聲分離度, dB:-94.9-94.5-105.0
頻率掃描
頻率掃描
頻率掃描[96kHz]
頻率掃描[96kHz]
頻率掃描[96kHz]@NOS模式
頻率掃描[96kHz]@NOS模式
分離度測試
分離度測試

測試順利,沒有出現SRC,包括高清規格也沒出現問題。測試指標優良。我們順帶着測試了NOS模式,5個模式中,它的高頻表現是相對最差的,會出現細小的諧波,實際聽感也是相對差的一個。

主觀聽感

MDA3在宣傳裏自稱是“參考級、中性、無音染”,但一開聲,讓我們想起一位老朋友,享聲M1 PRO,這是一款播放器產品,發佈於8年前,以溫暖寬鬆的風格獲得了當年的推薦評級以及2016、2017、2018的SOOMAL年度推薦。MDA3的實際聲音表現,與M1 PRO 的風格頗爲相似,暖聲向無疑,享聲的研發和文宣在各幹各的。既然都宣傳“突破小尾巴的聲音極限”了,那就拿兩者做做對比。

高頻表現:

MDA3在推動小耳塞時,具有優良的解析力,細節出色,聲線清晰。MDA3有LO和PO兩種輸出模式,其中LO輸出時,放大器處於甲乙類的工作狀態,聽感會相對溫暖柔和。和M1 PRO相比,MDA3的高頻卻相對少一點點華麗和舒展的感覺,解析力也會 弱一點,但放在小尾巴中,肯定屬於一流水準。MDA3搭配優質小耳塞時,能呈現很優秀的耐聽度,聲音穩定,不會有部分小尾巴高頻的飄忽感或者毛躁感。驅動大耳機時,中大音量下會開始呈現不穩定的感覺,毛刺會隨着音量增加逐漸浮現。

中頻表現:

MDA3的中頻溫暖且比較寬鬆,結像出色,姿態挺拔,但比M1 PRO還是差一點,人聲密度適中,聲音不呆板,也有人情味,對人聲不挑剔,回放各類人聲均有上層表現。中頻過度自然平順,承上啓下,沒有刻意的修飾。MDA3的中頻在小尾巴中,當屬優秀,和M1 PRO相比,細節和形態方面略遜。

低頻表現:

MDA3 低頻溫暖鬆軟,搭配優質小耳塞,能實現優秀的力度、瞬態表現,聽感舒適且招人喜歡。表現快速打擊樂和綿長的氛圍低頻時,均可以輕鬆拿捏,控制力優秀。低頻解析力不算太優秀,和M1 PRO比,低頻的差比是最大的。即便MDA3在紙面上的驅動力並不差,但真上到大耳機登場時,低頻還是容易出現不足,雖然聲音已經推得很大聲了,但聲音卻不足夠穩定,中大音量下,快速打擊樂中,低頻會有趨亂的感覺,即便使用4.4毫米平衡輸出,也是如此。

總結:

享聲的文案裏是放了大話的,要“突破小尾巴的聲音極限”,以及其他一些措辭,加上我們對享聲一貫的好印象,抬高了我們的預期,但實際表現並沒有這樣的驚喜。比起享聲的M1 PRO,MDA3聲音上還是有明顯的差距,兩者聲音最大的區別是聲音的解析力,M1 PRO像看一張4K的照片,而MDA3就是2K或者FHD了。兩者在聲音風格上有相似性,在聲音的形態方面,M1 PRO更挺拔更鮮活。我們認爲MDA3還達不到“突破”的越級表現,MDA3確實是一款優秀的小尾巴,但也沒比其他優秀小尾巴更加優秀,小尾巴依然還是小尾巴。MDA3仍然受困於手機、筆記本糟糕的供電環境以及沒什麼發揮空間的小體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