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我5歲多的時候想邀請小夥伴來家裏玩,我母親站在門口,黑着臉也不說話,我那時候就知道了,她不喜歡我邀請小夥伴來家裏玩。
直到二十多年後的今天我還能清楚地記得母親那時候的臉色,於是我被迫小小年紀就學會了看人臉色。
後來上學了,我努力讀書,聽老師的話,做一名合格的好學生,乖乖女。但是一味地順從,也讓我的性格逐漸變成了害怕衝突,高敏感的infp人格。

遇到衝突,我只會想逃避,彷彿只要逃避或者是犧牲自己的利益,一切就會沒事,衝突就能像不存在一樣。
但是進入社會就不一樣了,不是你忍讓一下就能過去的。“社會人”會看在你不敢正面面對衝突而一直對你步步緊逼,喫幹抹淨。這就是“社會達爾文”。
爲此我也精神內耗了很久,但後面我有意識做了一些對抗性訓練,這對我緩解精神內耗很有幫助,還從某方面建立了我的自信。以下就是我的實操方法:
01 嘗試對抗性的球類活動
自從去年在單位開始嘗試打羽毛球之後,我發現可以在運動中表達真實的自我。
比如這個球我就是想殺,就是想抽,就是想一拍打死,這種能夠掌控自己的感覺真的很爽。而且這種運動因爲有對手,自然帶有對抗屬性。比如我們想贏不想輸,就是一種對抗的體現。
我非常建議大家去打比賽,有一次我去打比賽的時候,我們隊伍當時領先,但是比分緊緊咬住,我當時覺得很難熬,此時我想到了我難熬我的對手就不難熬嗎?誰先熬不住誰就輸了,於是我頂住了,最後贏了。
對抗性的運動除了羽毛球之外,還有乒乓球、網球、籃球、排球等。參加多人的球類運動除了可以培養我們的對抗性之外,還能夠鍛鍊我們的團隊協作能力。
看看這次奧運會網球奪冠的鄭欽文,雌鷹一般的女人,堅韌不拔的意志,就知道多進行對抗性運動的好處了。
02 嘗試開車
今年我買了一輛車,上路的第一個月基本每天都在撞人。
第一次剮蹭了別人真的手足無措,因爲這涉及和對方的談判(當時是打算不走保險)。
對我們這種害怕衝突的人來說,扯皮就是一件難度很高的事情,但這種事情我們又不能靠別人只能自己去解決,在硬着頭皮解決的時候,又提高了自己的面對衝突的能力。
在開車的時候也是在面臨着衝突,比如有一天我去地庫停車,開過了需要倒車,後面的男司機不僅不讓還一直逼逼賴賴。
要是以前的我,肯定就往前開了不後退了。
但是現在的我就是堅定地要倒車,男司機逼逼賴賴,我就搖下車窗大聲地說:“師傅讓一下我要後退。”最終結果就是他讓了。
這件小事也讓我意識到:你的立場堅定,你不害怕衝突,事情就很可能朝着你想要的方向發展。

03 勇敢說出自己的想法
其實辯論也是一種很好的明目張膽地和別人吵架(衝突)的活動,非常推薦大家去參加。
但因爲我infp調停者的性格,我真的很害怕辯論,對這種活動也不感興趣。
我這裏要說的是我們可以從生活的小事上表達自己,比如點菜的時候,可以主動地說自己想喫的東西,或者是忌口的東西。
我和我的同事喫不到一起去,比如他們愛喫腰花雞腳,我一點都不喜歡,如果不說出自己的喜好,我這頓飯就一點菜也喫不到了,而且還喫得不開心。說出了自己的喜好,大家折中一下,都能喫得開心,何樂而不爲。

再舉個例子,有時候在社交活動中,我們會遇到有些人說話讓我們不舒服的情況。
我最近發現有些人就是喜歡一直試探你的社交底線,作爲一個很討厭別人踩我底線和也從來不去踩別人底線的人,這種行爲我真的完全接受不了。
以前我會選擇忍讓,想着下次不要和這種人玩就好了。
後來我轉換了思維,在他們離我底線還很遠的時候,就勇敢地說:“你開這樣的玩笑我不喜歡”“你這樣說很冒犯人”諸如此類的話,我發現他們看到了你的反應下次就不會做這類的事情了。

作爲一個infp能從害怕衝突的人變成擁有隨時隨地幹架勇氣的人,這個進步非常之大。以至於我相信只要有想法+實踐,性格也是可以慢慢改變的。這也極大地增強了我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