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才34歲,怎麼就感覺自己老了?

我20歲的時候,經常幻想自己趕快30歲。

因爲人都說三十而立,我想,我20歲畢業,奮鬥十年,30歲應該過上好日了吧!

現在,畢業14年了,我已經34歲。

幻想變成了現實,這現實卻有些糟糕。

這幾天刷到了一些特朗普的視頻。

人家78歲還在競選總統,一邊跳舞一邊挨槍子一邊演講就把這總統拿下了。

精力真充沛啊。

反倒是年輕人,不是躺平就是抑鬱。

01. 現在年輕人太累了,還缺乏運動

我從小到大很少生病,偶爾一次頭疼腦熱自己去弄點藥就好了。

記得上班的時候,有一次發燒,晚上去弄點退燒藥一喫,第二天就好了。發燒發得皮膚也變好了,這之後我竟然還期盼着發燒。

上學的時候,因爲沒電腦,晚上爲了去看電影去門口通宵,一晚上5塊,第二天帶着一身網味回來,還能正常去上課。

20多歲,和同事一起去爬華山。

坐頭天夜裏凌晨2點的火車,第二天上午到。爬到下午4點到山頂,一路充滿着歡聲笑語與人聊天,互相拍照。

在山頂住一夜,是150元一個牀位的大通鋪,也有租軍大衣的,一件80元。

第二天早上看完日出,噔噔噔地像下樓梯一樣下山。

後來,我們又一起去爬泰山。

沒想到,一下午就爬山去了,感覺沒什麼景色,當日就回來了。

這些曾經不以爲意的爬山,現在竟然是奢望了。

時間有了,錢也不是問題,卻爬不上去了。

宮崎駿說:當一個人步入中年,人生就不再是縱馬奔馳,而是負重登山。

可能真的負重太多了吧,出門登高不是想着坐索道,就是想着半路放棄。

王安石在《遊褒禪山記》裏寫到: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說的真對,現在這年齡,也只能靠志力到達了。

我覺得按時打卡上班非常有損身體。

運動的時間大大減少,下班後還要關注着微信工作羣,很少有心思去鍛鍊身體了。

久而久之,身體機能就逐漸下降了。

上班還是一件極其容易封殺個人技能的事情。

因爲上班太安穩了,太安逸了誰還去求變呢?

只有個別人能突出重圍,走到職場巔峯。大部分人一生都是牛馬。

我做了十幾年牛馬,終於決定回家了。

再不離開,我整個人就要廢了。

所以有句話說得很好,人一定要運動。還要趁着年輕運動。

02. 我說趁年輕,那真是血淚經驗

我辭職之後,有了很多很多時間,就去跑步。

要知道,我20多歲的時候,每天早上也能輕鬆跑完10公里啊。

這一跑,完蛋了,把膝蓋跑廢了。

也不是姿勢不對,我覺得是長期不動膝關節退化了,醫生也是這樣說的。

女人到了30多歲,身體抵抗力那是直線下降。

我28歲生完孩子,這都6年了,體重倒是回來了,卻經常生病。

每年都要感冒一兩次,腸胃炎一兩次。

前段時間喫了一個路邊買來的月餅,吐了一天。

前天晚上喫了一個冰激凌,吐了一夜。

果然,年輕時所有的消耗早晚都要付出代價。

還有熬夜這件事。30+之後,一定一定不能熬夜了。

我以前喜歡熬夜看書,有時候看到一兩點。沒辦法,全職媽媽事情太多,時間已經是海綿裏最後一滴水,怎麼也擠不出來的。

只能熬夜看。

現在也想通了,少看一本有什麼關係呢?

昨天睡得早,今天感覺十分清醒。

以後一定一定不熬夜了。

《楊絳傳》裏有一句話:人到中年,最好的狀態就是,低配你的生活,高配你的靈魂,年齡只是符號,把生活調到你喜歡的頻道,每一段時光都藏着不可複製的美好。

34歲怎麼了?34歲也很美好。

03. 34歲,正是努力的年紀

這個年齡,看透了很多事情。比如一些無聊的聚會,直接拒絕。還有那些科技與狠活的食品,一眼看透,放棄。

對人多了更多同理性。遇到事情多換立場考慮,不輕易給別人提建議。

很多事情覺得沒意思,我覺得是好事。

因爲會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極少數事情上。

特朗普不是說嘛:我不再年輕,已經不在乎誰喜歡我,誰不喜歡我,我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如果你討厭我,我不在乎,不管有沒有你,生活都要繼續。

所以,中年人是累,是不如年輕人有精力,但不代表中年人就廢了啊。

我辭職後,遇到了很多優秀的人。

他們不僅是職場精英,還在業餘時間健身運動,讀書寫作。

真的很佩服。

像我這樣的,職場算是沒啥前途了。但在家裏工作也一樣的。

讀書,寫作,帶更多人讀書,這些事情做好了,還能賺一點生活費。

我也是一個正在努力奮鬥的34歲的年輕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