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常溫美式不如藥”,爲啥同一種飲料冰的更好喝?

最近天氣這麼熱,你也在噸噸噸冰奶茶冰可樂嗎?

人無法兩次喝上同一杯冰飲料。一杯冷飲到手,越喝越索然無味:起初是一口冰爽透心涼,然後是工作間隙補充水分,最後是努力喝完別浪費。

很多冷飲升溫之後喝起來口味大打折扣,生活經驗告訴我們,這是因爲汽水跑氣了,或者冰化了飲料的比例不對了。

但深究起來,這件事情人類的感官至少也要負一半責任。

01  熱也可能是一種味道

21世紀初,科學家發現約20%~50%的人能嚐到熱味覺(thermal taste)。

當食物溫度上升,他們能品嚐到更多的甜味;而當食物溫度下降,他們會品嚐到更多的酸味和鹹味。整體上,擁有熱味覺的人味覺也比其他人更敏感,能在食物中分辨出更復雜的風味。

不過,無論有沒有熱味覺,我們的味蕾都在25~35℃最敏感。低於或高於這個溫度區間,人的味覺都會開小差,漏掉一部分風味。所以,原本適合冷飲或熱飲的飲料,在常溫下可能會暴露不想要的風味,味道大打折扣。

02  冰咖啡,假裝沒有很苦

溫度較低的時候,味蕾部分罷工,就能自動屏蔽一些不好的風味,例如……咖啡因。

雖然很多打工人就指着咖啡因提神,但喫着打工的苦,實在不想再喫咖啡因的苦。同樣濃度的咖啡因,在20~30℃嚐起來最苦。當你剛點了冰咖啡,還沒喝幾口就被叫去處理工作,回來之後咖啡早就不冰了,那簡直是苦上加苦。

03  檸檬茶,假裝沒有很澀

如果你點的是加冰檸檬茶,那麼它升溫後還會產生一股澀味。

嚴格來說,澀其實是一種口感,而不是味道,但我們對它的感知同樣受到溫度的影響。茶飲料的澀味主要來自於單寧酸、兒茶素等物質,它會與唾液中的蛋白質結合,改變口腔表面唾液的性質,從而產生“澀”的口感。

實驗發現,從5℃到35℃,隨着溫度升高,飲料的澀味會變得更突出,在口中停留時間也更長。這可能是因爲在溫度較高的時候,澀味分子與蛋白質的結合更加穩定,令餘味揮之不去。

不過,同樣是茶飲料,爲什麼奶茶喝起來就不澀呢?這是因爲牛奶中的蛋白質會搶先一步,鎖定產生澀味的物質。而檸檬茶中不僅沒什麼蛋白質分子,它的酸性環境還會成爲增強澀味的buff。

04  冷飲裏還藏了很多糖

喜歡喝檸檬茶的朋友建議還是剋制一下。爲了中和檸檬的酸味,檸檬茶裏通常含有超量的糖,而且冰塊會讓你對甜味更不敏感。

人對甜味的感知隨溫度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與味蕾細胞上一個重要的離子通道有關。

2005年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篇論文指出,在同樣濃度的糖水刺激下,從10℃到35℃,TRPM5離子通道活躍程度直線上升,對大腦釋放更加強烈的電信號。TRPM5離子通道也對感知鹹味和苦味發揮重要作用。

因爲低溫下人對甜味較不敏感,嚐起來甜度剛剛好的冷飲實際上加了很多糖
因爲低溫下人對甜味較不敏感,嚐起來甜度剛剛好的冷飲實際上加了很多糖

“糖分刺客”檸檬茶裏到底含有多少糖?茶飲店現做的檸檬茶各家配方不同,很難比較,但可以參考常溫包裝檸檬茶的數據。

據香港媒體測評,某款暢銷檸檬茶的含糖量達到每100毫升13.6克糖。《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幼兒和成人每天攝入添加糖不要超過50克,而這樣的飲料喝一瓶(按500毫升計)就糖分超標了。

其他水果茶、奶茶裏的糖分和檸檬茶比起來也就半斤八兩。你也可以標註少糖或者無糖,但最終命運還是掌握在店員手上。當到手的飲料漸漸升溫,它們就會暴露出齁甜的真面目,暗示你真該少喝兩口。

如果實在喜歡喝冷飲,還是來點不加糖的冰咖啡,或者自制冷泡茶、檸檬水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