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這 6 件事做早了,真的會害了孩子

養娃的過程中,家長們總是難免會去比較自家娃和比人家孩子的成長進度,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先人一步」,彷彿早點喫 xx,早點學 xx,就可以讓娃更快地長成「大孩子」。

雖然都是出於好心,但有些事情做早了,反而可能會害了娃。

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至關重要,家長們應該在合適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切忌操之過急。

今天幫大家總結了 6 條「做早反而會害了孩子」的事情,幫大家避避坑。

4 月齡之前,不要給寶寶添加輔食

對於小嬰兒來說,充足的母乳 / 奶粉餵養,完全可以保證生長發育的需求。

4 月齡前就添加輔食,不僅不能讓寶寶獲得更多營養,還可能有以下風險:

① 寶寶可能尚未具備吞嚥固體食物的能力,添加輔食會引起誤吸。

② 可能會引起能量或營養素攝入不足或過多,並且增加腎臟的負擔。

③ 4 月齡前添加輔食,可能導致過敏風險增加。

④ 過早添加固體食物可能與肥胖風險增加相關。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權威建議:不論寶寶是不是母乳餵養,都應該在滿 6 月齡時添加輔食,以保證生長發育的營養需求。

這個時間並不是絕對的,如果寶寶已經滿足了添加輔食的特徵,也可以 4 月齡後,6 月齡之前添加。

寶寶 4 月齡後,可以添加輔食的信號:

● 推舌 / 挺舌反射(把嘴裏的食物用舌頭推出行爲)消失。

● 眼、手、嘴協調,可以用手握住食物,放進嘴裏。

● 寶寶可以很好地控制頭部,在有支撐的情況下可以坐穩、抬頭。

● 寶寶喫奶後,仍然表現出對食物感興趣的跡象(比如目不轉睛看着食物,伸長脖子往前傾,並張嘴、吞嚥口水等)

1 歲內的寶寶,不要用枕頭

不要給 1 歲以內的寶寶用枕頭,可能會增加「嬰兒猝死綜合徵」發生的風險。

「嬰兒猝死綜合徵( 簡稱 SIDS)」是指:1 歲內的嬰兒出現原因不明的突然死亡,它多發生在夜間,與睡眠關係很大。

有多項研究表明:使用枕頭、毯子等會導致 SIDS 的風險增加到 5 倍,無論採用什麼睡姿。如果孩子趴在枕頭、毯子等柔軟物體表面入睡的話, SIDS 的風險會增加至 21 倍。

新生寶寶沒有頸椎前屈,在平躺時,脊椎和頸椎就是一個平面,而嬰兒頭部大小几乎與肩同寬。

側臥(1 歲內也不推薦側臥)時也可以保證頭和身體在一個平面上,緊貼牀面,完全沒有枕頭的容身之地。

如果非要硬塞一個枕頭進去,不但不舒服,還可能會阻隔寶寶順暢的呼吸。

出於安全因素的考慮,全球多個權威機構都建議:1 歲內的嬰兒的牀上,不應該出現包括枕頭、被子、玩偶等物品。

不要給 1 歲內寶寶,額外添加鹽

根據最新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版)》建議:1 歲內的嬰幼兒不需要額外添加鹽。

喫鹽主要是爲了攝入鈉,而對於 1 歲內的寶寶來說,母乳和天然食物中的鈉含量,已經完全可以滿足每日身體所需,不再需要額外喫鹽。

如果太早給寶寶添加含鹽(或其他調味料),容易讓寶寶養成重口味的飲食偏好,長此以往,寶寶更容易養成挑食偏食的習慣,不肯喫淡口味的食物。

多項研究都表明:在寶寶食物中過早添加食鹽,和寶寶成年後患高血壓的幾率相關,而高血壓又會導致很多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如腦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等。

爲了寶寶的健康,1 歲內別給娃額外添加鹽,1 歲以後也要少鹽。

不要給 18 個月內的寶寶,看電視 / 手機等電子屏幕

爲了安撫寶寶,很多家長會讓孩子短時間的看一會電視,或者玩一會手機、平板等,但 18 月齡前給寶寶看電子屏幕,可能會影響語言能力發育。

有研究發現,過早的讓寶寶看電子屏幕,會對他們的語言能力產生負面影響。特別是對於本就不會說話的小嬰兒來說,觀看電子屏幕時,就喪失了和家長的對話、溝通時間。

對於 18 個月以下的寶寶而言,無法在沒有真人互動的條件下,通過電子屏幕去學習,即便是家長們精心挑選的早教類節目,也不會對他們有更多的益處。

考慮到寶寶的發育規律,除視頻聊天外:不要給 18~24 個月以下的兒童使用電子設備。

18~24 個月的孩子,需要在大人的陪同下觀看;2~5 歲的孩子,限制每天累計觀看 1 小時的高質量節目。

不要在 3 歲內,主動給寶寶喫糖 / 含糖食品

除了鹽之外,糖的攝入量同樣是需要家長們幫孩子嚴防死守的底線。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2022 版》中建議:3 歲以內寶寶的食物中不應額外添加糖。

WHO 發文也建議:禁止食品生產商在 3 歲以下嬰幼兒食品及飲料中添加遊離糖。

這麼嚴格的限制,主要是因爲糖分攝入過多,給嬰幼兒帶來的健康問題實在令人擔憂。

口腔內細菌接觸到糖,會慢慢吸收並利用糖產生酸,破壞牙齒,進而讓孩子蛀牙。而大於寶寶身體所需的糖分,會轉化成體內的脂肪,容易造成超重或者肥胖,甚至有可能導致內臟脂肪超標。

長期來看,喫糖還容易讓孩子上癮,一旦養成嗜甜的口味,未來還也更容易出現超重肥胖、糖尿病、「三高」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等問題。

因此,不建議家長主動給 3 歲以下的寶寶喫糖或含糖食品,代糖(甜味劑)及含代糖食品也同樣不建議給 3 歲內的孩子喫。

不過「糖」不只是白砂糖,比如配料表裏面的海藻糖、玉米糖漿等都是「糖」,不建議 3 歲內孩子喫。

代糖也有很多,不只是阿斯巴甜。

不要給 3 歲內的孩子,喫巧克力

關於喫巧克力的年齡建議,同樣是 3 歲內最好不給孩子喫,5 歲以上控量喫。

市面上大部分巧克力都是添加糖的,比起喫糖,過早喫巧克力給孩子帶來的風險可能更多。

巧克力絲滑的口感主要來源於豐富的脂肪,差不多佔到 40% 左右,而其中一半左右都是對健康無益的飽和脂肪,這是一種能增加心血管疾病、血脂異常的壞脂肪。

除了大量的糖、飽和脂肪以外,巧克力裏還含有咖啡因成分,而咖啡因對嬰幼兒及兒童的安全攝入劑量,目前已有的研究還並不明確。

對於咖啡因比較敏感的孩子,可能在攝入咖啡因後,短期出現焦慮、腹瀉、心悸、血壓升高、睡眠障礙等問題,長期攝入可能會有咖啡因成癮的風險。

綜合糖分、咖啡因、飽和脂肪這三點,建議 3 歲內孩子不要喫巧克力,5 歲內都不主動提供會更好。

除了巧克力裏有咖啡因,還有一些食物裏面含有「隱形咖啡因」,我們需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