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公共衛生:分析毛皮動物疾病傳播的風險

《自然》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毛皮動物可能是新發傳染病的儲存庫和重要傳播中心。這項研究包含來自養殖毛皮動物的數據,提示應增加對這些動物的監測,以確定物種間的潛在病毒傳播路徑,並鑑定出有可能傳播給牲畜和人類的病毒。

病毒的跨物種傳播是傳染病暴發的重要驅動因素,尤其是從哺乳動物傳播給人類。對養殖動物中病毒傳播的研究一般更關注豬這類傳統牲畜,但爲毛皮需求而養殖的動物也是新發病原體的潛在儲存庫。比如歐洲水貂養殖場近期就報告了甲型流感病毒H5N1的暴發。

爲進一步瞭解在毛皮養殖動物中傳播的病毒,粟碩和同事對中國的461種毛皮動物(412種來自養殖,49種來自天然或人造野生環境)的組織開展了宏基因組測序。這些動物包括水貂、赤狐等,還有一些多用途養殖動物(爲皮毛和其他產品養殖的動物)。

作者表徵了125種病毒,其中36種爲新型病毒,39種有很高的跨物種傳播風險。冠狀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也在被發現的病毒中。有證據顯示宿主跳躍頻繁的病毒包括11種人獸共患病毒(已在人類中發現)和15種跨目病毒(人類中未發現但在兩種或以上哺乳動物目中發現)。貉被證明攜帶了最多的潛在高風險病毒物種(10種),豚鼠、兔和北極狐也被認爲是有潛在風險的宿主。

今後需要對這些動物進行更廣泛和規律的監測,以評估毛皮動物養殖對公共衛生的可能風險。

毛皮動物的脊椎動物相關病毒組。
毛皮動物的脊椎動物相關病毒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