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普通感冒診斷和治療臨牀指南

普通感冒

指南原文很長,僅摘抄三條內容供參考:

1.對於成人普通感冒,是否需要用抗生素治療?

普通感冒早期,反對推薦抗生素治療,即使症狀起始 5d 內有化膿性鼻腔分泌物(高質量證據)。

證據總結: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繼發細菌性鼻副鼻竇炎的概率不高,僅0.5%~2.0%。在感冒早期(3~5d 內),很難通過臨牀症狀鑑別是否存在細菌共感染,早期應用抗生素不能降低感冒併發症。Kenealy和Arroll曾兩次對普通感冒和急性化膿性鼻炎是否需用抗生素做了系統性評估,結果顯示:抗生素治療對普通感冒或急性化膿性鼻炎無益,且在不同年齡層都會有不良反應。

其他證據:感冒 3~5d 內有些患者會出現膿性鼻腔分泌物,不一定是細菌感染,而與病毒導致的中性粒細胞局部浸潤有關,膿性分泌物是中性粒細胞的顏色而不是細菌感染所致。針對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的研究也有類似發現,即痰液顏色與細菌感染類型無關。多份國內外相關指南,包括新近更新的指南,意見一致,在感冒早期(症狀起始 5d 內),反對推薦應用抗生素治療。

附註:感冒早期(3~5 d內)很難通過臨牀症狀鑑別是否合併有細菌感染,且大量臨牀研究顯示抗生素應用不僅不會使患者獲益,反而會導致資源浪費、不良反應增加和細菌耐藥性增強,因此在普通感冒早期(症狀起始5 d內),反對推薦抗生素治療。

2.對於成人普通感冒,需要常規進行包括病原學在內的進一步檢查嗎?

對於平素健康的感冒患者,診斷可基於詳細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不建議做影像學和實驗室檢查。

但對於合併有發熱>38℃、氣短、咯血、疑似肺炎、心力衰竭、免疫缺陷、吸入性中毒患者,建議儘快進行相應的影像學和實驗室檢查(高質量證據)。

3.導致普通感冒常見的致病原有哪些?

感冒常見致病原主要有鼻病毒(rhinovirus,RV)、冠狀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等。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腺病毒、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腸道病毒和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感染也可導致感冒樣症狀(高質量證據)。

證據總結:人類對感冒起因的認知主要源於20世紀基於家庭和社區的追蹤性研究。近年來,隨着微生物檢測技術進展,尤其是PCR臨牀應用,揭示了多種致病微生物可導致感冒樣症狀,包括RV、人冠狀病毒(human coronavirus,HCoV)、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PIV)、RSV、腺病毒、腸道病毒、hMPV、人博卡病毒、肺炎支原體和肺炎衣原體等,其中RV佔比約爲50%,HCoV、流感病毒和PIV約佔1/4~1/5.同一病例檢出2種或以上致病原的現象並不少見。

RV分爲RV-A、RV-B和RV-C三個類型,至少有169個亞型,RV-A和RV-C感染不僅常見,且臨牀症狀也重,而RV-B通常爲無症狀帶毒者;RV-C多見於小兒,常在2歲以下嬰幼兒中分離出,RV-A則多見於成人。

其他證據:感冒患者上呼吸道分泌物可致他人被感染,提示感冒是一種傳染病。以RV激發,也可以誘導健康自願受試者呈現典型感冒樣症狀。

2022年國內外廣泛流行的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奧密克戎(ο)和德爾塔(δ)變異株,主要感染上呼吸道而較少累及下呼吸道,具有感冒病毒特徵。

附註:感冒被定義爲侷限於上呼吸道,以病毒感染爲主的病症,其他新型呼吸道病毒,如SARS-CoV-2 ο和δ變異株也可成爲感冒的病因。

指南全文👉🏻成人普通感冒診斷和治療臨牀實踐指南(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