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的宣傳部長戈培爾有一句名言: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會成爲真理。
實際上,謊言重複一千遍也不會成爲真理,但謊言如果重複一千遍而又不許別人戳穿,許多人就會把它當成真理。
重複是一種力量,可以讓空洞的口號變成理所應當的真理。因爲人們對抽象的思想一知半解,更多的反應表現在情感領域。
納粹的口號恰恰就是一種情感的語言,一種信仰的語言。雖然內部空洞無物,但已經具備了宗教形式的外殼。
正如20世紀著名的政治家哈維爾所言:它幾乎就是一種世俗宗教,無論什麼樣的問題都可以提供一個現成的答案。
第一、忠君就是愛國。
“一個民族、一個政黨、一個領袖”。這是納粹最著名的口號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納粹把德國描述成了一個貧窮悲慘的國家,並聲稱:只有納粹才能讓日耳曼民族重新強大。
強國興邦是彼時德國人的願景,在納粹的口號敘事之下,忠誠於納粹成了實現願景的唯一手段。
德國的人民要有國家精神,忠誠就是最好的體現。是否對元首絕對服從,成爲了判斷德國人對民族是否忠誠的終極標準。
“我們的榮譽是忠誠”,這句口號,不僅是德國人的箴言,還成了德國統治體系內部的誓詞:我發誓追隨你和你指明的道路,忠心不二、至死方休。
第二、國家利益高於一切。
“沒有了祖國,你什麼也不是。”這也是納粹最著名的口號之一。
這句口號深刻的表達了納粹對國家的定義:國家是人民的共同體,它不屬於每個人,也不會爲個人的利益服務。
在納粹的口號敘事中,德國變成了一個抽象的共同體,納粹控制了這個共同體,個人也就變成了納粹的工具,成爲了帝國機器運轉的螺絲釘。
因此,個人爲國家犧牲一切是崇高的,反之向國家索要個人權利則是可恥的。
第三、培養仇恨。
“用德國的劍爲德國的犁取得土地!”, 這也是納粹最著名的口號之一。
這句口號喚醒了廣爲德國人尊崇的傳統,那就是殖民東歐。
爲此,納粹對德國人進行了屈辱史的教育,納粹告訴德國人,德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歷史上長期受到東歐民族的侵略和侮辱,這是德國民族苦難的根源。
德國的仇恨敘事,讓東歐各國一頭霧水,明明自己纔是受害者,怎麼德國反而倒打一耙。
納粹告訴德國人,消滅敵人是唯一正確的法則。現在德國周圍的外國敵對勢力,壓榨德國的資源,破壞德國的經濟,德國人民必須團結起來, 必須團結在元首周圍。
第四、培育民粹主義。
“民族高於一切”,這也是納粹最著名的口號之一。
納粹一直在強化德國民族與衆不同的獨特優越性。納粹宣稱:德國民族的自尊不能被傷害,《凡爾賽條約》是德國民族苦難的根源。納粹充分利用了德國近代特殊的歷史條件,以民族復興爲口號,成功煽動起了民粹主義。
而且在個人權利缺乏保障的環境裏,民族自豪感往往會成爲一些人的精神避風港。既然自己的權利無法被保障,那麼身爲一個優秀民族的一員就成爲了最後的尊嚴。
因此很多狂熱的分子,會自動的監督社會上非德國民族的行爲,並將這些行爲打上侮辱德國民族感情的標籤。從而幫助納粹打擊社會上的反對聲音,營造絕對服從的社會氛圍。
第五、灌輸社會達爾文主義。
“強者必須統治弱者”,這也是納粹最著名的口號之一。
弱肉強食,這是社會達爾文主義的理念。基於這個理念,納粹認爲:最優秀的民族理應消滅劣等的民族,而納粹則是最優秀民族的唯一代表。
納粹是唯意志論者,他們堅信人定勝天,只要願意就可以改天換地。
他們認爲,只要不怕犧牲、勇於鬥爭,它就不會衰亡。
在這種價值觀下,弱者不值得同情,因此生活在底層的人,往往被認爲是自己不努力的結果,而不是納粹造成的。
第六、感恩教育。
“我們是最幸福的一代德國人”,這也是納粹最著名的口號之一。
納粹的歷史學家弗蘭克,負責篡改德國的歷史,他多次強調:在德國民族的悠久歷史中,我們是最幸福的一代德國人。
德國任何人的生活改善,都是納粹帶來的,沒有納粹的領導,就沒有德國人的一切。
就這樣,納粹壟斷了德國社會的感恩渠道,也就是說,任何的慈善組織要想對社會做善事必須得到納粹的批准。因爲德國人只有一個大恩人,那就是納粹和元首。
戈培爾曾經無恥地指出:宣傳只有一個目標——征服羣衆。
戈培爾就是這樣給荒誕的口號穿上了真理的外衣,不厭其煩,天天重複灌輸給人民。
而且納粹的口號充滿不容置疑的暴戾之氣,任何反對的聲音都會被淹沒在整齊劃一的口號裏。通過無數次的重複,成功實現了對意識形態的鉗制。
在納粹的口號敘事之下,德國人成了一羣沒有思想、沒有意志的動物,任人驅趕着湧向某一個規定的方向。
就像德國著名的記者索維爾所說:納粹的報紙充滿了美麗的口號,這些披着真理外衣的謊言,都是用來騙那些沒有頭腦的傻子和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