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唯一跟羣衆互動的就是那個老頭了,我覺得,聖誕老人一直是上帝最好的公關。
可這老頭其實來路不明。我嚴重懷疑神力部門(HR)也幾乎不知道他是誰。絕對屬於來路不明的野神。

聖誕老人最早的一個原型是諸神之王奧丁,一個刑天式的武力大神(維京人的大神基本上都是戰神)。爲了喝到智慧井水,挖掉自己的一隻眼睛送給巨人。
奧丁騎着八條腿的神馬,除了打架外,也會在浮雲上給好孩子們灑禮物。

聖誕老人還有一個原型,是一千多年前的尼古拉斯(也有說是土耳其的主教),一個標準的富二代慈善家。
慈悲向來都是奢侈品。尼古拉斯很有錢,所以,他有能力慈悲。
據說他在少年時代就常常匿名給窮人送錢,額,匿名,而且送的還是金幣。

我看過一個故事,說他曾經在某次給窮人窗戶裏扔金幣後被主人窮追不捨,最後沒辦法只好懇求窮人不要泄露他的名字。可是我一直有個小疑惑,這種雷鋒式的不留名行爲,怎麼反而成就了他的名望呢?難道也存在一種“尼古拉斯日記”?
反正我個人認爲做好事應該留名,因爲名利雙收纔會喚起更多人行好事。所以,不管尼古拉斯留名還是匿名,我都願意爲他的傳說點贊,至少,他行善用的是自家的金錢。

1931年,是聖誕老人被革命的一年,或者說是讓尼古拉斯在天之靈悲喜交加的一年,他的造型解釋權最終落到了可口可樂手裏。
公司爲了推廣飲料,把尼古拉斯進行改頭換面的全新商業包裝,巨大的宣推裹挾着全新認知走進千家萬戶,從此,那個精神導師開始走向肉體墮落,一個貪喫貪飲的胖老頭緊握可樂瓶,帶着滿足的表情走向全世界。
終於,脫去藍衫換紫袍,天下誰人不識君。
沒有哪個神是一次成型的,他總會被不斷加工。從北歐神話裏的奧丁,到1809年爬煙囪的聖誕老人,從八條腿的千里神駒到1939年纔出現的馴鹿魯道夫,老百姓的故事版本永遠在更新。

民族傳說縱有區別,歷史發展大致相同,回想一下,我們的傳說人物也總是被縫縫補補,隔代創新。
春秋時人民僅僅知道五帝,戰國後開始傳說三皇,一直等到漢末三國時期,盤古才動手開天闢地。並非要安排大神最後上場,實在是底層民衆喜聞樂見。
所以,歷史終究還是人民的歷史。人民不需要歷史上那個尼古拉斯,自然就會出現一個捏造的偶像。
但是,有什麼問題嗎?沒有。
麥兜媽媽說,做人,最重要就是開心。

今天,中國人基本上也都會互祝聖誕了,除了不做彌撒,幾乎都算得半個基督徒了。可是我堅信,大多數人最終還是等不到聖誕老人,因爲經濟適用房裏沒有煙囪。
但是,有什麼問題嗎?沒有。
不來拉倒。不是還有冰箱麼,打開冷藏室,飲料仍然可口,老頭依舊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