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細嚼慢嚥:古代長者用生命留下的教訓?

细嚼慢咽:古代长者用生命留下的教训?

咱們平時在說某個人說話太直,情商低,就會說這個人說話真是“噎死人不償命”,說話能不能把人噎死沒見過,但是喫東西一不小心還真有可能把一個大活人生生噎死。

這不,前一陣俄羅斯一位反恐部門的退休官員就把自己活活噎死。據說,這位退休官員是在喫肉的時候被卡住喉嚨,是咽也咽不下去,吐也吐不出來,就這麼噎死了。其實人喫五穀雜糧,死在食物上也算正常。

◇ 圖爲周公畫像
◇ 圖爲周公畫像

放在古代由於烹飪技術不發達,食材只能做熟但遠遠達不到軟爛的程度,對於牙口不好的人來說喫東西就是一場災難。有個成語叫“因噎廢食”,說明當時噎死人的事情很常見,史籍記載周公吐脯禮賢下士,爲了迎接客人他把嘴裏的肉吐出去,後人說爲什麼不嚼兩口直接嚥了, 許慎《說文解字》中對“脯”的解釋就是“乾肉也”,由於肉食很容易腐敗變質,所以當時人們普遍做法就是把肉燻製或者風乾保存,風乾牛肉喫過吧?別說周公了,就是咱們現代人要是不咀嚼仔細點直接咽肉乾那也很容易噎死自己。

◇ 圖爲影視劇中劉彧形象
◇ 圖爲影視劇中劉彧形象

南北朝時期宋明帝劉彧就是這麼個死法,這位爺是個喫貨,在他沒當皇帝之前就因身體肥壯而被被時任戲稱爲“豬王”,後來手下發動政變殺死了皇帝,他取而代之登上了皇位。當上皇帝后,劉彧在喫貨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他每天命令御膳房廚師爲自己烹製大量珍饈美味,然後一頓胡喫海塞,什麼時候喫的從座位下下不來了什麼時候算喫完。

根據史料記載,他每頓喫得喫幾升魚鰾,200多塊臘肉,有一次因爲喫得太急卡住了喉嚨,最後就被活生生的噎死了。另外宋太祖親生兒子,評書演義裏很有名的八賢王趙德芳,在一些野史雜談記載中也是喫肉噎死的。

放在歐洲古代這種噎死人的事更多,有一位西西里國王馬蒂諾二世,他能被後世記錄就是因爲他死的很奇葩。1410年的一天晚上,馬蒂諾在臥室喫飯,這時候宮廷裏負責逗國王開心的小丑,進來講了一個段子,馬蒂諾的晚飯正喫到一半,嘴裏的東西都沒咽,聽了笑話之後,當場大笑不止,甚至打翻了飯桌,經過這麼的折騰,嘴裏的那口飯也成功的掉進了氣管,就這麼把國王活活噎死了。在這多說一句,馬蒂諾二世是靠結婚掙來的這個王位,由於他死得太過突然,也沒留下一兒半女,王冠只好傳給了他爹馬蒂諾一世,爹繼承兒子的王位,也是人類歷史一大奇觀。

歐洲人被噎死不光是在飯桌上,還有可能在庭審上,那時候審案子很費勁,當時可沒有什麼攝像頭和錄音筆,如果被告不認罪,你就不能輕易給出審判結果。

◇ 圖爲中世紀手繪本中的烤麪包情景
◇ 圖爲中世紀手繪本中的烤麪包情景

於是,歐洲人開始施行一種“神判法”,它的邏輯是讓上帝來判斷嫌疑人有沒有罪,神判具體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讓嫌疑犯抓着炭火走幾步,如果手沒遭到燙傷,就說明他得到了上帝的庇佑。其中還有一個方式是喫麪包,法官當着所有人的面拿出來一塊“神判專用麪包”,嫌疑人要在規定時間內,不喝水不喝奶把它喫完,他不被噎着,就證明是清白的。

用今天的眼光看喫塊麪包好像很容易,其實並不簡單,因爲中世紀的麪包沒有那麼多的加工研磨工序,麪包都是用粗糧烤制而成,裏面不放糖也不放鹽,烤出來之後大都堅硬粗糙,跟板磚差不多,平常拿它泡水泡牛奶都難以下嚥,一不小心就會噎到自己。尤其是審判法庭用的麪包,爲了不讓嫌疑犯順利通過,他們還要在裏面夾雜一些沙子羽毛增加難度。被告喫了這種麪包,結果自然可想而知,這其中有多少冤假錯案不得而知,被面包噎死的就得有一大批。

話說回來,喫東西噎死是很依賴運氣的一件事,不過死於暴飲暴食的可就太多了。在古代,人們普遍認爲王權與國王本人的身體息息相關,如果國王身體強健,則國家也會一片欣欣向榮,相反如果如果國王骨瘦如柴,那這個國家也會民生凋敝。

◇ 圖爲路易十四的晚宴
◇ 圖爲路易十四的晚宴

這樣一來,擁有一副好胃口成了國王應盡的義務,於是對食物呈現一種幾近病態的狂熱迷戀,哪怕是國王撐的直翻白眼,也得喫點催吐藥把胃排空了接着喫。貴族們爲此不是在喫席,就是在喫席的路上,甚至於要一邊喫飯一邊摳嗓子,每天的飯量比自己的體重都多,據統計,法國國王亨利四世每年給他準備的食材達到50萬斤,他的孫子路易十四則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每年要消耗超過200萬斤食物。

國王們這麼胡喫海塞,就是再能喫,經年累月這人類的消化系統也受不了,要是碰見有些消化功能脆弱的,就直接死在飯桌上。英國國王亨利一世就喜歡喫一種叫做“七鰓鰻”的海味,但是他的醫生告訴他這東西不能多喫,否則腸胃消化不了。一開始亨利也聽醫生的話,架不住這玩意實在是太好喫,慢慢就把醫囑拋在腦後。

◇ 圖爲亨利一世
◇ 圖爲亨利一世

1135年秋天,這一天,國王打獵歸來特別盡興,不顧醫生勸誡,讓廚子做了一桌子的七鰓鰻料理,國王自己把一桌子魚一掃而空,誰知道他喫完還沒下桌,肚子就開始叫喚,緊接着亨利抱着肚子滿地打滾,醫生看見了也束手無策,很快國王就駕崩了。

◇ 圖爲日本影視劇中德川家康形象
◇ 圖爲日本影視劇中德川家康形象

日本德川幕府的第一代統治者德川家康也是如此,他平時飲食都很節制,但有一次嚐到了油炸鯛魚沾鹽蒜汁,對他來說這是個新奇的料理,一不小心就喫鯛魚喫撐了,沒想到剛喫完德川家康就覺得腹痛難忍,很快送了命。後來現代醫學專家分析,這是一次性攝入大量油脂,誘發了長期潛伏在體內的癌細胞,導致胃癌急性發作,但當時人們不明白這些,就覺得德川家康是撐死的,在此之後德川家的各代將軍都引以爲戒,每頓飯主食只許喫三杯米,其他副食也只能夾兩筷子,到第三筷子直接端走以免暴飲暴食。這也導致德川幕府後來的歷代將軍因爲營養不良個個是小矬子。

另外還有一種被動的暴飲暴食,這就比較重口味。話說春秋時期晉景公找巫師算命,巫師說他喫不着今年的新麥子,意思是馬上就要死了,當時晉景公身強體壯精神抖擻,怎麼看也不像將死之人。

◇ 圖爲影視劇中的晉景公形象
◇ 圖爲影視劇中的晉景公形象

晉景公自己也不信,一直到麥子收割了他還沒死,於是他得意洋洋的做了一碗麥飯,讓巫師坐在下面看着他喫,可就在他要動筷子的時候,突然腹痛難忍想上廁所,這一去就是半晌,手下人實在是等不下去過去看,發現晉景公已經死在了茅坑裏,估計晉景公臨死前,應該是經歷過一番暴飲暴食吧。

再說說這位被肉噎死的俄羅斯反恐前局長,從現有的資料來看,他只是負責反恐部門的一個分管領導,今年只有50歲,完全沒做到能獨擋一面的高官。俄羅斯菜的一貫做法也是粗枝大葉,估計牛肉太老還沒燉熟,就出現了噎死人的情況,這其中和陰謀論的聯繫應該不大。只不過結合俄國頻繁出現的暗殺歷史,再加上俄羅斯政局暗潮湧動,就忍不住讓人浮想聯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