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特朗普當選成功,他成爲美國曆史上除了克利夫蘭之外第二個完成二進宮的總統,在當初一進宮的時候,他的商人身份就很受一些人的質疑,擔心他不是職業政客不會治國理政。
其實在西方世界裏,商人走上政壇的門檻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高,由於重商傳統,導致商人頻頻參與到政治活動,甚至投身本國政壇中,比如烏克蘭前總統波羅申科,以色列前總理貝內特都是商人出身。那麼,西方社會的商人們是怎麼獲得政治地位?在東方社會有沒有商人起家的執政者?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在古希臘時期歐洲就已經形成了商人從政的傳統,最早希臘人也和其他地區的人一樣,重視農業輕視商業,公民加入公民大會需要財產達到一定標準,其中衡量財產的標準也是小麥而不是白銀,從這點也能看出來希臘人對於農業的重視程度,隨着各城邦逐漸向民主政治過渡,想競選執政官就需要拉選票,拉選票需要錢,社會對商人也就開始重視了。

帶領雅典城邦走出民主第一步的執政官梭倫,就是個沒落貴族出身,由於家境貧寒只能四處經商謀生,後來依靠經商賺的錢從政,才當上了執政官。在梭倫後經過幾任執政官的民主化改革,商人的社會地位大大提高,以前他們只能贊助其他人從政,現在他們自己也能走上政壇,雅典執政官蒂米斯托克利就出生在商人家庭,他自己還因爲這個出身備受貴族家庭的孩子嘲笑,長大後他投身政壇。

此時,希臘正在遭受來自東方波斯帝國的威脅,蒂米斯托克利在公民大會慷慨陳詞,警示大家波斯大軍一定會來,我們要建設海防力量,但民衆對此似乎沒什麼熱情。有鑑於此蒂米斯托克利決定自己當執政官建設海防,怎麼討好選民呢,蒂米斯托克利想到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大撒幣,反正他經商攢了鉅額家底,拿出來請公民看劇、聽戲、喫飯,終於在金錢攻勢下,民衆們把他選成了執政官,經過幾年的海軍建設後也頗有成效。
公元前480年波斯人入侵希臘半島,蒂米斯托克利指揮希臘艦隊在薩拉米斯灣大破對手,這場海戰也被稱爲拯救歐洲文明的一戰,往後希臘半島的各邦國走向全盛,希臘文化也迎來了自己的黃金時代。
等歐洲進入中世紀早期後,封建采邑製成爲主流,莊園主都在自己的領地裏自給自足,連商人都很少見,商人地位自然是一落千丈。隨着時間推移貨幣和市場經濟走向復甦,商人開始用手中的財富爭取更多權力。
一般來說商人的往來和居住都是在城市,這些城市名義上還歸領主管轄,商人們時常會被一些法律所束縛,比如說當時歐洲有一條“觸地法”,規定凡是裝在車上的貨物和其他物品,一旦落到地上,就歸當地領主所有,這樣的法律自然是不適合商業社會,商人們竭力想將它廢除。

同時封建領主也有需求,他們想買物品,但常年莊園制經濟讓他們拿不出現金,就這樣有權沒錢的貴族,和有錢沒權的商人一拍即合,商人們花錢從領主們手中換來自治的權利,自此他們在城市裏成立議會涉足政壇,隨着城市發展壯大,還有些發展成了地中海沿岸的共和國,比如威尼斯熱那亞,都是商人建立的共和國。
這些有商人蔘與的政權不僅腰纏萬貫,實力也不容小覷,當有外部威脅時,他們會團結一致抵禦外侮。11世紀初穆斯林佔據着意大利撒丁島,和羅馬隔海相望,教皇責令基督教世界把穆斯林趕出去,其中比薩和熱那亞兩個商人建立的共和國發現,穆斯林在這個島上嚴重影響自己做生意,立刻組成聯軍收復撒丁島,現代歷史學家在提起此事經常將其視爲十字軍東徵的雛形。

在沒有外部威脅時,封建王權就是最大的威脅,15世紀末神羅皇儲馬克西米連接管弗蘭德斯地區,當地人不服他管,各種租稅長期拖欠不交,1487年,馬克西米連親自帶領隨從前去弗蘭德斯徵稅,其中一座城市布魯日的毛呢商人發動暴亂,囚禁馬克西米連,並當着他的面處決了他的一個部下,隨後將馬克西米連作爲人質關押了幾個月,後來在教皇等人的介入下才被釋放。
再往後隨着歐洲商業貿易越來越發達,傳統的封建王權已經不能壓制商人團體了,只能找機會和他們尋求合作,聘用他們當體制內官員,16世紀初的倫敦市長就由商人擔任,其他大小公國的國君更是求商人來擔任財政大臣,因爲他們知道怎麼理財,比那些徒耗公帑的貴族官僚高到不知道哪裏去了。在這樣的環境下,西方世界有商人執政也就不足爲奇,前段時間剛剛辭職的英國印度裔首相蘇納克,他在從政前就在商業公司工作,後來太想進步才進了政壇。

和西方社會相比,東方世界長期以來都是自然經濟,對商業沒什麼依賴,商人地位也就低了很多。先秦時期零星出現過管仲、呂不韋幾個從政的商人,此後統治者劃分士農工商,商人居末業,自然得不到任何尊重,尤其是李世民當政更是在商人頭上狠狠的踩了一腳,他曾說:“工商雜色之流,止可厚給財物,必不可超授官秩,與朝賢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就是說那些工商業都是末業雜流,即便人才出衆,也只可以讓他們多多發財,一定不能授以官職。
這句話被後來歷代君主奉爲圭臬,視爲一項毋庸置疑的基本國策。此後各朝中只有元朝出過幾個商人官員,不過那也是因爲蒙古人又想要錢又不會理財,只能尋求專業人士,和重視商人沒什麼關係,而且元朝這些商人高官最後無一例外的不得善終,阿合馬被政敵刺殺,鎮海、桑哥被皇帝下詔誅殺,都說明瞭商人沒有任何權力,無論當宰相還是被殺都是皇上一句話的事。
可以說無論東方西方,有沒有商人執政取決於當地的商業環境如何,如果沒有重視商業的土壤,自然也不會有執政的商人。如果中國古代商業貿易發達,商人社會地位高,那麼出幾個商人宰相自然也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