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各個朝代,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特而又令人深思的現象:古代的老百姓往往很難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合力,反而彼此之間相互提防、勾心鬥角?這背後隱藏着深刻的政治權謀,其根源在於統治者的有意爲之。
對於統治者而言,百姓若團結一心,那將形成一股令他們膽寒的合力。一旦百姓聯合起來,他們就會共同爭取自身的利益,無論是經濟上的改善,還是政治上的訴求,這種集體的力量都將對統治階層構成巨大的威脅。
一個團結的羣體有着共同的目標和訴求,他們可以組織起來對抗不合理的稅收、徭役,甚至是對整個統治體系發起挑戰。而這是統治者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他們需要百姓作爲燃料,但不需要團結的百姓將他們燃燒。
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深諳此道,因此對於地方上強大的政權勢力採取了強力打擊的策略。地方勢力往往有着一定的資源和組織能力,如果任由其發展,很容易成爲百姓團結的核心力量。通過削弱地方勢力,統治者旨在將老百姓原子化。
所謂原子化,就是讓百姓個體之間失去有效的聯繫和組織,讓他們每個個體都孤立地存在。這樣一來,百姓就難以團結一心、形成一種強大的合力,對統治者也就無法構成實質性的威脅。
並且,當百姓處於原子化狀態時,他們個體的力量極其薄弱,面對統治者的各種政策和壓迫,就會毫無反抗之力。統治者可以隨心所欲地對百姓“貧之、富之、予之、奪之”,百姓只能被動地接受命運的安排。

以漢朝爲例,在文帝時期就出臺了“衆建諸侯而少其力”的政策。在漢朝初期,諸侯國勢力龐大,擁有自己的軍隊、財政和土地,對中央政權構成了潛在的威脅。文帝採取的這一政策,通過將諸侯國的力量不斷拆分,使得每個諸侯國的資源和人口減少,從而降低了它們對抗中央的能力
這一政策在漢武帝時期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著名的“推恩令”就是這一策略的延續和深化。根據“推恩令”,諸侯的子弟除了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以在原諸侯國內封侯,分割諸侯的土地。
這樣一來,諸侯國的勢力被進一步碎片化。原本強大的諸侯國經過多次分割後,變得越來越弱小,再也無力與中央政權抗衡。這種對地方勢力的削弱,不僅僅是政治權力的重新分配,更是對百姓組織可能性的破壞。諸侯勢力的削弱,使得百姓失去了可能團結在其周圍的核心力量,更加分散孤立。
此外,統治者還巧妙地利用百姓之間的相互監督和告發制度來達到分化的目的。這種手段在歷史上屢見不鮮,比如商鞅變法之後的秦國、漢武帝時期、武則天時期等等,都實行過各種各樣的檢舉揭發制度。
在這種制度下,百姓被要求監視自己的鄰居、親人,甚至是自己的父母和兒女。統治者通過法律和獎懲機制,鼓勵百姓告發他人的“不法行爲”。如果百姓不積極履行監視和告發的職責,甚至會受到連坐的懲罰。
這種制度,我認爲是整個封建社會最狠毒、最無恥、最沒下線的制度!他給百姓造成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首先,它破壞了百姓之間最基本的信任關係。原本基於血緣、地緣等因素形成的社會關係被嚴重扭曲。在一個正常的社會環境中,鄰裏之間、親人之間應該是相互信任、相互扶持的。然而,在這種告發制度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時刻提防身邊的人,擔心自己的言行被他人告發。

這種心理上的恐懼和不安使得百姓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而脆弱。一個普通百姓可能因爲一句無心的話語或者一個不經意的行爲,就被鄰居告發,從而面臨嚴厲的懲罰。這種不確定性使得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如履薄冰,不敢輕易與他人交流和合作。
其次,這種相互監督和告發制度加劇了百姓之間的矛盾和爭鬥。當人們爲了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而相互告發時,社會中就會充滿猜忌和仇恨。百姓不再是一個團結的羣體,而是變成了一個個孤立的、互相提防的個體,爲了避免自己受到牽連,不惜犧牲他人的利益。
這種爭鬥和矛盾不僅大大消耗了百姓的精力,也使得他們再也無法形成統一的力量來對抗統治者。在這種環境下,百姓們陷入了一種惡性的死循環,他們越是相互告發,社會關係就越緊張,而社會關係越緊張,他們就越需要通過告發他人來保護自己。
在統治者這種故意的挑撥和政策的實施下,百姓徹底變成了一個個孤立的原子,並且相互之間爭鬥不休、再也沒有任何信任可言。這時他們的安全感就只能依附於統治者,爲了生存就只能想法設法向統治者搖尾乞憐。
統治者就這樣坐收漁翁之利,他們將百姓作爲維護自己統治的燃料,通過百姓之間的內耗來鞏固自己的地位。百姓在這種情況下,徹底失去了反抗的能力和意識。他們被各種政策和制度束縛住,忙於應對身邊的威脅,再也無暇顧及自身權益的爭取。
對於統治者來說,這種局面是最理想的,因爲只有下面人互相爭鬥,他們的統治地位才能更加穩固。他們可以毫無顧忌地推行自己的政策,無論是增加賦稅、徭役,還是進行大規模的工程建設,百姓都只能默默承受。
即使有個別百姓心生不滿,也很難在這種原子化且充滿矛盾的社會環境中組織起有效的反抗。而且,這種社會狀態還能有效地遏制百姓反抗意識的覺醒,因爲百姓之間缺乏信任和團結,很難形成共同的反抗思想和行動。

長期處於這種被分化的狀態下,百姓們逐漸習慣了服從和忍受,這也進一步鞏固了統治者的絕對權力。這種對百姓的分化策略,雖然在很長一段時期內維護了統治秩序,但也埋下了無窮隱患。百姓的貧困和痛苦在長期的壓迫下不斷積累,社會的矛盾和不公日益加劇。
當這種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時,一旦有合適的契機,如天災人禍導致百姓無法生存時,就可能引發大規模的社會動盪和農民起義。儘管統治者試圖通過分化百姓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但這種違揹人性和社會發展規律的做法最終還是會受到歷史的懲罰,導致整個統治體系的徹底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