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俄國革命中的“金錢”與“路線鬥爭”
•
1 min read
普列汉诺夫在1906年最早提出必须同老的地下党、密谋党决裂,取消“密谋党”和“游击行动”,建立一个从属于群众的…
-
俄國革命中的“民粹派傾向”之爭
•
1 min read
“用非法手段获取资金”原本是哥萨克的手法,以至于现在俄语俚语中仍把偷窃和抢劫叫做“干哥萨克”。后来这一传统被“…
-
俄國革命往事:爲了革命搶銀行
•
1 min read
1905年俄国革命失败以后,革命处在低潮之中,国内武装斗争革命者的生存空间日渐狭小,工人群众有组织的活动减少,…
-
計劃經濟年代的穿衣囧事
•
1 min read
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的短缺经济时代,居民穿戴用度的纺织品供应极其贫乏,棉花制品是最主要的来源,供小于求的局面一…
-
黨的經費從哪裏來?
•
1 min read
索尔仁尼琴小说《红论》中的人物伊利亚·伊萨克维奇询问革命者女儿,“请问你们党的经费从哪里来?秘密接头处、安全住…
-
文革中在甘肅隴西插隊的日子
•
1 min read
1971年我插队到陇西靠近岷县南部二阴山区的菜子公社。我们知青点是女生轮流做饭,这个广义的做饭包括挑水、捣盐、…
-
文革中我作爲“黑幫子女”的甘肅隴西下放生活
•
1 min read
文革开始前一年,西北局决定把一批“犯有修正主义错误”的干部下放到西部五省的基层生产队去,父亲亦在此名单上,就这…
-
一次被斷送的沙俄政改
•
1 min read
维特事后痛心地总结道,当时杜马中的反对派和当局中的强硬势力在政治上都不能冷静思考问题,不懂得妥协和换位思考。他…
-
忽鬼忽神的鐵血宰相
•
1 min read
对于阅读《红轮》的读者来说,最大的困惑在于,索尔仁尼琴为什么会不遗余力大捧斯托雷平呢?为什么会对沙俄时代的“铁…
-
沉重的浪漫(四):血與火的洗禮
•
1 min read
1969年9月,我终于以“非红卫兵”的身份离开了“母校”——那个我并未留下学习记忆,却以血与火的洗礼铭刻了我…
-
沉重的浪漫(三):“草根”造反和俞崇東之死
•
1 min read
事实上,当时一般的老百姓的确不像今天有些说法那样充满意识形态狂热,只有学生是比较狂热的,而学生中恐怕又以中学生…
-
沉重的浪漫(二):“解放區”的下層造反
•
1 min read
“造反大军”夺权之后立即发生内讧,“广西红卫兵”、“南宁八•三一”等联合“工总”内部的反对派在解放军广西军区支…
-
沉重的浪漫(一):我所經歷的廣西文革
•
0 min read
我的三年“初中”生涯都在“革命”的混乱中度过,没上正经上过一天的课。同班同学中很多我都没有见过,因为基本没怎么…
-
十月革命中“武裝的先知”托洛茨基與他的三板斧
•
1 min read
早在地图上还没有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时,1919年苏维埃政权就把伏尔加河中游的一座城市伊瓦申科沃—改名“托洛茨…
-
被遺忘的蘇聯紅軍奠基者:列夫·托洛茨基
•
0 min read
说起苏联红军,人们很少知道关于这支军队的基本事实:实际上苏联红军的奠基者和缔造者是国内战争中指挥千军万马的列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