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換個口味,上印度菜~
最近,就有一個名叫 Vinayan Ravikumar 的印度設計師, 曬出了自己全新的發明摺紙雨傘。
叫「Bloombrella」,從外形看它和普通雨傘沒差。
特別的,是打開方式,配一個扭轉開關機制,別家是推,它則是又推又轉
其實傘的構造很簡單,拆開看,只是不同的金屬桿和塑料部件進行組裝
重要的是機械結構,打開,旋轉插入,鎖定
關閉,旋轉反向插入,再鎖定
像不像活塞運動?不過更酷的,還得是傘面
look~像花一樣
將花瓣綻開的形態轉化爲機械物理過程,整個傘擁有了可以自由開合到任何角度的實用設計
據說傘面的設計靈感,來源日本摺紙“Origami”
這是一種傳統的藝術形式,主要通過摺疊紙張來創造出各種形狀和結構。而這種藝術不需要剪刀或膠水,只通過一張正方形的紙張摺疊成各種複雜的模型,如動物、花朵、幾何圖形等。
這倒讓我想起另一個人也這麼幹過。話說NASA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有一位名爲Brian Trease 的工程師,在日本讀書時很喜歡將包着漢堡的紙折成鶴,並會看有關摺紙的書來學習摺紙技巧。
在任職NASA工程師的他,之後竟將摺紙的原理應用在太陽能板陣上。
他設計了一款伸展過程就像花開的太陽能板陣。
正常來說,這款太陽能板陣直徑可達82 呎,摺疊後只有8.9 呎,不過Trease 目前只製出了一個伸展直徑達4.1 呎的原型機而已。
不只有潛力可以將現有太空用太陽能板陣的伸展程序大大簡化,更可將其摺疊後的體積大大縮小,有利運送過程。
這真是藝術、文化和科技的完美結合,甚至這個設計的背後,有一個大理想
Trease表示:
日後如果真的發展到可以將太空收集到的太陽能,經微波技術傳回地球使用的話,那他所研發的摺疊技術就可以大派用場了,因爲這個佔用空間較小的設計有助運送太陽能板到太空,而且不需要太空人動手就能夠伸展。
更厲害的是,這項工藝目前廣泛的應用於NASA宇宙科技領域,爲了直接觀察系外行星的遮星板
這種技術的道理很簡單:就是用物體遮擋恆星的光芒,以便觀察其周圍的行星,其想法與太陽下拍照給鏡頭帶上遮光罩有相通之處。
好了,偏題了,說回印度傘。
雖然這造型原理夠神奇,但大家還是懷疑其實用性。你可能會問這傘的構造,扛不扛不住大風大雨啊?
這麼平,我覺得夠嗆。who cares!酷就完了。
有些網友表示,這傘最大的價值就是能自由的開合到不同的程度分別適配單人和多人使用。
那在哪能買到這傘?目前,設計師本人說將在之後的版本對雨傘進行升級迭代,並考慮將它量產的可能。
所以,就問妹子喜不喜歡,衝不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