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野竹二(1900~1999)活了整整一個世紀,是個“兩條腿走路”的藝術家。早年,淺野竹二投身承襲浮世繪餘緒的“新版畫”創作,即最知名的“全國名所繪”系列。風景畫是新版畫主流,採用畫師,雕師和拓師分工合作的“浮世繪古法”,留下《三十三間堂》《銀閣寺的雪》《東本願寺》《三千院的夏天》等日本近代“新版畫”潮流中的名作。
淺野後來興趣轉向,投入抽象版畫的創作,自繪,自雕,自拓,餘生在現代藝術版畫領域耕耘,受到世界矚目。美國社會派畫家班・夏恩曾慕名專程造訪淺野在京都的工作室。
在日本新版畫畫家中,這種轉向十分罕見,也體現了淺野卓越的藝術功力。
淺野是土生土長的京都人,生老病死都在京都。他對京都美學的獨特感受力,超乎常人。淺野特別傾心於京都神社佛閣的形制美,精細描摹,配之晨藹,雨色,霧雪等要素,讓古建活在自然中,彷彿重獲生命力,在古典和現代的邊界,向人們訴說着什麼。
三千院是位於京都大原的名勝。三千院始建於日本平安時代,由高僧最澄在一棵大山梨樹下築廬,後幾經遷移,經歷千餘年的風雨歲月,坐落於京都大原。殿內,供奉有日本國寶阿彌陀三尊座像(阿彌陀如來像,觀音菩薩坐像,勢至菩薩坐像),寶相莊嚴,皆爲平安時代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