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找到最小的因,方能成就最大的果

以前看過不少大人物的傳記,各個領域的都有,政壇的,商界的,科學家,藝術家……

領悟到最深的一點是,大人物之所以成爲大人物,都是因爲他們在自己鍾情的領域找到了最小的、可以重複實現某種正比關係的“基本單位”。

舉個例子,泰森是拳王,他在拳壇上的輝煌算是很大的“果”,但是他能實現這麼大的果,是因爲他很早就能把握住了最小的、可以無限次重複實現目標的若干個“基本單位”的因。

比如,其中一個最小的因,應該是出拳力量——它不是唯的最小的因,但肯定是其中一個。

泰森每天都免不了要無數次重複地通過某種方式來獲得出拳力量方面的“正比增長”,比如做俯臥撐,他做一百次俯臥撐肯定比只做50次提升的出拳力量要大,而不會是更小——這就是我說的正比關係。

當然他還會每天練習跳繩,因爲跳繩也是可以提高他在腳步移動上的最小基本單位。

這個邏輯,也容易理解爲什麼拿破崙在戰場上的空暇時間裏熱愛計算各種數學題。

也可以理解爲什麼達芬奇小時候學畫畫時,他老師讓他不停地畫雞蛋🥚。

所以,很多時候,旁人看着大人物們在做着大事,但是在大人物的心裏,他們認爲自己在做的是重複的小事。

做不成大事的普通人腦子裏可能經常裝的都是大事、大目標、大概念,可是在真正能做成大事的大人物心裏未必有什麼大事。

如果你還沒有找到決定一件大事的最小的因,那麼你也就很難做成大事,因爲你在認知上還沒能真正參透它的本質。

愛說小事的人反而是能做大事的,他們嘴上掛的詞很少是什麼大詞,別人眼裏的大事在他們的認知裏早已化解成無數個平淡無奇的最小的因的累加。

他們只需要不停地累加這個最小的因就可以了,所以在他們臉上永遠是波瀾不驚的,看透了事物本質的人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