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看到的世界,其實是由看不到的世界劃定邊界的,可能因此世界叫做“世界”吧,關鍵字是“界”。
就像光明的邊界,是由黑暗部分勾勒出來的,黑暗的形態勾畫出了光明的輪廓和邊界。
試想,如果人類能看見所有事物,沒有什麼能遮擋人類的視覺,人類的視覺可以穿透一切、可以無限延長所視範圍……這樣的結果,應該是啥也看不見。
因爲,任何事物、物體和物質都不能遮擋和阻止人類的感知時,就相當於一切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一個完全透明的世界,人類肯定看不見任何事物形狀。
那麼,如果人的眼裏看不見任何形狀,那也就沒法思考——因爲沒法區別和辨認事物的差別啊,那肯定就記不住任何信息。
腦子裏記不住任何事物形態,當然就不可能思考,那也不可能產生知識。
想一下這個情形,又覺得充滿了矛盾——人類發明瞭許多工具儀器是爲了看見更多範圍的事物形態,但是真的把感知能力發展到極致後,卻是什麼都看不見了。
再深入想一下,一個人要是什麼都明白,什麼都懂,那他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
比如,一個人能記住世界上所有事物之間的關係,能瞬間產生抵達任何目標的辦法,只要他想做,任何事他都能瞬間通過最準確的方式來完全呈現出最理想的樣子來……
我想,一個人如果真的達到這樣厲害無所不能的話,他肯定啥也不想做了。
因爲,其實人們想做一件事情的理由,是因爲人們不知道能不能做到,所以才需要去試一下看看能否成功。
比如,剛上學的小朋友會很認真地計算1+1🟰2的算術題,就是因爲他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算對,所以才需要認真去計算,然後等待老師的批改結果來看自己計算是否正確。
但是一個上了初中的人,他肯定不去計算這種題了,因爲他知道自己肯定能算對100以內的加減法,因爲他不需要等待老師的批改也很有把握知道自己算得對不對。
他回去做自己沒把握能做對的題,比如解方程式、計算一下幾何形狀的面積,然後就可以等待老師的批改來確認自己算得對不對。
所以你要讓馬雲去開發房地產,或者去買彩票,他是絕不會去幹的,因爲他對這類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可能的結果,已經完全瞭解和理解了,他不可能去花時間來幹自己完全掌握自如的事情。
但是他還是想讓自己一些新產業上市的,因爲他不知道能不能順利上市啊,所以他才需要去努力試試。
你要讓馬斯克利用自己這麼多資金優勢去圈點便宜的草地來養牛賺錢,他肯定也不想幹,因爲他知道只要他樂意,美國沒有農場主拼得過他,註定要贏、百分之百沒有懸唸的事,他怎麼可能花時間去試呢?因爲不用試他都知道結果是註定的。
所以人類努力去做的任何事,其實就是因爲沒有把握。
如果一個人剛生下來,就把人類所有知識和經驗通過某種高科技手段都瞬間輸入他的大腦裏,相當於他沒有做不到的事情,相當於他了解了人類所有事情包括每個人命運的因果關係……那麼估計他都不想活了,因爲沒有任何事情值得他去思考和嘗試,也沒有任何事情需要他去做。
他也不想要任何東西,也沒有任何值得他追求的目標和理想——因爲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情對於他能算得上“目標”和“理想”,就像一切複雜的事在他眼裏都是透明的。
所以,你如果看到一個人天天唸叨着覺得特別重要的事情,那肯定就是這個事情對他來說還沒能理解,所以他才覺得興致勃勃。
換句話來說,一個人眼裏最重要的事,就是他還搞不懂的事。
所以馬斯克天天唸叨要去火星,因爲地球上基本沒有他搞不懂的事。
所以也別笑話馬雲說他對錢不感興趣是虛僞,其實他真的不感興趣,因爲他對賺錢這事早就特別有把握了,喫飽了撐的人怎麼可能還有興趣去和別人搶一碗大米飯呢?
反過來也可以從一個人天天掛在嘴邊的目標和理想來判斷他對哪些事情其實是還搞不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