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岡芳年(1839~1892年),一生橫跨江戶末期和明治初期,有“最後的浮世繪畫師”之稱,是偉大的江戶浮世繪傳統當之無愧的殿軍巨擘。
明治時期的浮世繪怪才月岡芳年、河鍋曉齋與落合芳幾都是歌川國芳門下。河鍋擅畫妖怪變異,落合以“無慘繪(血淋淋的殘忍畫面)”著稱。而月岡芳年是個多面手,描繪妖異和慘景,絲毫不遜於河鍋與落合,留下妖異系列名作《新形三十六怪撰》和無慘繪系列《英名二十八句》。月岡還在英雄人物,歷史傳說,中國人物等題材創作了留存後世的名作。
月岡芳年作品,風格奇崛詭異,深受日本著名作家江戶川亂步和三島由紀夫等喜愛,也是以楳圖一雄、伊藤潤二等爲代表的現代“怪奇漫畫”的先聲。
或許與其名字有關,月岡特別鍾愛畫月,《月百姿》是其晚年以月亮爲主題而創作的集大成之作,每一幅都堪稱絕品。

此幅《史家村月夜:九紋龍》是《月百姿》系列的佼佼者,也是日本浮世繪水滸人物中最出色的一幅九紋龍史進。月上柳梢頭,渾身刺青的九紋龍史進在竹榻上乘涼。人物形象十分寫實,和江戶時代變形誇張的人物造型形成鮮明對比。
九紋龍的身姿,極爲灑脫,江湖氣十足。而人物表情在灑脫中,有一種俊朗氣質,眼神犀利,體現江湖人物在閒散中,也不失謹慎。日本稱黑道人物爲“任俠”,頗含褒義,認爲其十分“瀟灑”。這幅圖可見,即使是當代日本對黑道的審美,也淵源自中國水滸傳的傳統。《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對江戶時代日本民間文化影響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月岡芳年被譽爲“最後一個浮世繪畫師”。作爲明治時代初中期畫家,他自然嫺熟西洋現代技法,對人物形體和肌肉隆起的描繪,非常寫實,讓虛構的故事人物,具有了活潑潑的真實生命。這對於從未去過中國的日本畫家,十分難能可貴。
而畫家又特意採用水墨畫法,點染柳樹和月亮的背景,凸顯中國風,而且除了月上柳梢頭的意境,只有月光如水中的夜色,使人物形象更爲突出,無不體現了畫家的匠心獨具。
《史家村月夜:九紋龍》最出彩的地方,自然是上身的刺青,龍紋圖案,極爲細膩,紅色雲彩線條也極富裝飾性,猙獰而俊秀,襯托出作者對九紋龍史進“瀟灑”和“任俠”的想象。從這幅畫的刺青描寫,可以極爲直觀地瞭解日本近現代黑道江湖人物流行的紋身,來自於中國水滸人物,尤其是九紋龍史進,也可窺見他們曾經對中國是多麼的憧憬。這幅畫除了作爲浮世繪本身的藝術價值,也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本畫在技法上,除了色彩設計細膩,還廣泛採用“空拓”技巧。下垂的絲絛,龍紋刺青,題簽方框豎紋,都立體呈現。觀摩實物,彷彿九紋龍史進就在眼前,真的是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