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花鳥版畫大師小原古邨的《白鷺翠柳》

小原古邨(1877~1945),明治至昭和早期的著名日本畫畫家,浮世繪畫師及版畫家。

古邨十來歲就從家鄉石川縣金澤來到東京,師從花鳥畫大師鈴木華邨,並有幸得到東亞美術史家費諾羅薩(Ernest Fenollosa)的指點,在費諾羅薩的安排下,開始創作花鳥浮世繪新版畫,主要用於出口歐美。

東亞美術史家和收藏家費諾羅薩(1853~1908)
東亞美術史家和收藏家費諾羅薩(1853~1908)
費諾羅薩名著《中日藝術源流》
費諾羅薩名著《中日藝術源流》

大正元年(1912年),古邨改畫號爲“祥邨”,主要創作花鳥肉筆畫,同時也與當時赫赫有名的渡邊版畫店合作,創作新派花鳥版畫。古邨的花鳥版畫,在歐美大受好評,一度登上《時代週刊》。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美術館,也舉辦過長達半年,分上下兩期的小原古邨大型回顧展。

壯年時代的小原古邨
壯年時代的小原古邨

古邨的花鳥版畫,既精細寫實,又韻味十足,西洋畫法與東方審美趣味完美融合,這得益於古邨紮實的日本畫功底和西洋畫技法的研習。

近些年,古邨在日本再度成爲熱點。這源於2013年的一場偶然發現。一位藏家在舊倉庫裏發現大量的古邨版畫。這些重見天日的版畫保存良好,讓當代日本人爲古邨當年的藝術造詣,以及雕師和拓師的高超技藝所傾倒。這個發現使得多年來名聲在外的古邨正式“回孃家”,在自己的家鄉得到高度評價。

NHK金牌節目《日曜美術館》爲此專門做了一期古邨花鳥版畫專題節目,在日本掀起古邨熱,各地美術館紛紛舉辦小原古邨展。明治末到昭和早期的日本“新版畫”浪潮,近些年重新受到矚目,而古邨是當之無愧的花鳥新版畫第一人。

NHK《日曜美術館》節目“描繪萬物的生命--不爲人知的畫師小原古邨”
NHK《日曜美術館》節目 “描繪萬物的生命–不爲人知的畫師小原古邨”

這幅《白鷺翠柳》,以日本人喜愛的白鷺爲主題,彷彿按下暫停鍵,從動態影像中截取一瞬間,讓人們仔細窺視白鷺飛翔時的精妙細節,同時從撫風翠柳和白鷺雙翅中,感受到動態之美。靜與動,凝於一瞬,栩栩如生。所有這些,濃縮於色調清雅的一幅版畫作品中。

通體潔白的白鷺,自古以來深受日本人喜愛,成爲喜好花鳥風月主題的日本傳統和歌中的常客。日本各地還有各種白鷺傳說。最有名的當屬四國地區大名鼎鼎的道後溫泉與白鷺的故事。相傳一隻膝蓋受傷的白鷺,飛到一處岩石飛泉處,用溫泉熱湯療愈傷口,直到傷口痊癒才離去。附近農人來到白鷺飛走處,用手試探,方纔發現了道後溫泉,而且通過白鷺療傷瞭解到這裏的溫泉有治癒傷痛的奇效。

白鷺發現溫泉♨️的傳說
白鷺發現溫泉♨️的傳說

其實,日本有多處溫泉有類似“白鷺傳說”,白鷺成了幫助人們探尋溫泉的神鳥。

而中國人看到這幅畫,最先浮現腦海的,恐怕是杜甫的千古名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黃鸝置換成白鷺,似乎將千古名句揉合爲一幅圖畫,又以那麼靈動優雅的姿態,展現於人們的眼前。

中國畫《兩個黃鸝鳴翠柳》,可做參考,對比中日審美差異
中國畫《兩個黃鸝鳴翠柳》,可做參考,對比中日審美差異

這幅《白鷺翠柳》在浮世繪技法上還有一大特點,就是白鷺的翅膀使用了“空摺”,即拓壓而不上色,以壓痕替代白色羽毛的描線,突出立體感。

下面就請盡情欣賞這幅名作《白鷺翠柳》吧。

作品名:白鷺翠柳

作者:小原古邨

創作時間:1926年

原版真品

浮世繪專用框飾牆效果
浮世繪專用框飾牆效果
全圖,色調清雅靈動
全圖,色調清雅靈動
彷彿浮在空中的展翅白鷺,動感十足。翅膀使用了“空摺”
彷彿浮在空中的展翅白鷺,動感十足。翅膀使用了“空摺”
比翼雙飛的白鷺和撫風微搖的翠柳
比翼雙飛的白鷺和撫風微搖的翠柳
近觀雙翅,空摺。
近觀雙翅,空摺。
柳枝下的飛翔
柳枝下的飛翔
雙爪的細節,飛翔中的姿態
雙爪的細節,飛翔中的姿態
比翼
比翼
落款及印章(小原於1912年改畫號爲“祥邨”)
落款及印章(小原於1912年改畫號爲“祥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