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歌川國芳:率領水滸英雄,開闢日本刺青文化

脫穎而出

如果說葛飾北齋是浮世繪的天才聖手,歌川國芳(1797~1861)則是浮世繪的奇才妙手。

歌川國芳生於江戶日本橋銀町一家染坊,本姓柳屋,名芳三郎。據說,國芳自小愛畫,十二歲時畫鍾馗捉鬼圖,受到歌川派畫師歌川豐國的賞識,十五歲拜豐國爲師,入門學畫。

歌川國芳死後,弟子爲其立的碑文中寫道:“十二歲時,畫鍾馗提劍圖,其狀貌猛壯,行筆秀勁,如老成者。”

《鍾馗圖》(此圖乃國芳中年所畫)歌川國芳
《鍾馗圖》(此圖乃國芳中年所畫) 歌川國芳

橫空出世

歌川國芳在默默無聞中,度過血氣方剛的少年期和二十代。正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三十而立的國芳,憑藉神作《通俗水滸傳豪傑》系列,一舉成名天下知。

那是江戶時代的文政十年(1827)年,西風東漸的時代。日本“鎖國”近兩百年,但此時西洋科學、醫學和美術,已藉由“蘭學”在士族和匠人間傳播。一場即將到來的東西文化衝擊和動盪,或隱隱被精明的江戶町衆預感到。人們不再滿足於古典浮世繪題材和傳統技法。時代在求新求變,暗潮湧動。

歌川國芳的《通俗水滸傳豪傑》生逢其時,彷彿急不可耐,噴薄而出。

《通俗水滸傳豪傑》之旱地忽律朱貴歌川國芳
《通俗水滸傳豪傑》之旱地忽律朱貴 歌川國芳

日本武將和猛士是浮世繪人物畫一大門類,稱作“武者繪”。中國水滸人物也歸入武者繪。當時的江戶町衆,極爲着迷中國明代小說。三國水滸,西遊金瓶,都贏得大量讀者。歌川國芳《通俗水滸傳豪傑》一經推出,立即引得江戶市民爭相搶購,一時洛陽紙貴。歌川國芳贏得“武者繪國芳”的美名,成爲婦孺皆知的知名畫師。

《通俗水滸傳豪傑》之浪裏白條張順歌川國芳
《通俗水滸傳豪傑》之浪裏白條張順 歌川國芳

歌川國芳的藝術成就,遠不止以水滸人物爲代表的武者繪,但他生前得以揚名立萬,在競爭激烈的江戶畫壇佔有一席之地,無疑拜中國題材《水滸傳》所賜。所謂蓋棺定論,歌川國芳的碑文上這樣寫道:“先生長於軍陣、名將、勇士、奮武之圖,雖嬰孩無不知。”

《通俗水滸傳豪傑》之轟天雷凌振歌川國芳
《通俗水滸傳豪傑》之轟天雷凌振 歌川國芳

歌川國芳的水滸傳人物,看似天馬行空,極度誇張。其實,他心機獨運,將中國、日本和西洋畫法融爲一爐,以極富視覺衝擊力的形式表現出來。人物身形屈曲,模擬日本歌舞伎武將;五官四肢勾描寫實,比例準確,融入西洋技法;刺青和衣紋等中國元素,則極盡精細能事,華麗絢爛。中國人物乃浮世繪常見題材,但在歌川國芳筆下別開生面,賦予令人耳目一新的異國情調。

譬如這幅《智多星吳用》,雖是《通俗水滸傳豪傑》中少有的彬彬文士形象,但畫中的天球儀和天體測量工具,就給人東西文化交融的印象。

《通俗水滸傳豪傑》之智多星吳用歌川國芳
《通俗水滸傳豪傑》之智多星吳用 歌川國芳

爲突出人物,歌川國芳還將背景抽象化。水色電光襯託下,更顯英雄人物頂天立地,神勇不凡。

《通俗水滸傳豪傑》之短命二郎阮小五歌川國芳
《通俗水滸傳豪傑》之短命二郎阮小五 歌川國芳
《通俗水滸傳豪傑》之船火兒張橫歌川國芳
《通俗水滸傳豪傑》之船火兒張橫 歌川國芳
《通俗水滸傳豪傑》之插翅虎雷橫歌川國芳
《通俗水滸傳豪傑》之插翅虎雷橫 歌川國芳

錦體花繡

歌川國芳《通俗水滸傳豪傑》系列最爲人稱道,且影響至今的藝術創造,是水滸人物精彩的紋身。全身花繡紋身,成了《通俗水滸傳豪傑》的招牌。

紋身又稱刺青,盛行於中國唐宋。古代日本人也有紋身,屬“披髮紋身,以象麟蟲”的民俗。日本引入隋唐文化後,社會文明化,紋身銷聲匿跡,將近千年。直到江戶時代,紋身又以別樣面目進入市民生活。歌川國芳《通俗水滸傳豪傑》之所以受江戶人追捧,紋身的魅惑之美,無疑是引爆人氣的一大要素。

《通俗水滸傳豪傑》之紋身細節歌川國芳
《通俗水滸傳豪傑》之紋身細節 歌川國芳
《通俗水滸傳豪傑》之紋身細節歌川國芳
《通俗水滸傳豪傑》之紋身細節 歌川國芳
《通俗水滸傳豪傑》之紋身細節歌川國芳
《通俗水滸傳豪傑》之紋身細節 歌川國芳
《通俗水滸傳豪傑》之紋身細節歌川國芳
《通俗水滸傳豪傑》之紋身細節 歌川國芳

《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並非個個紋身。最知名的是九紋龍史進,“刺着一身青龍”;浪子燕青的刺青最美,“一身雪練也似白肉刺了遍體花繡,卻似玉亭柱上鋪着軟翠。鳳凰踏碎玉玲瓏,孔雀斜穿花錯落。若賽錦體,由你是誰,都輸與他。”花和尚魯智深,“背上刺着花繡”。紋身又稱錦體,宋朝更有“錦體社”,即民間紋身社團。上文所引《水滸傳》“若賽錦體”,說的就是錦體社相互比賽紋身的風俗。

《水滸傳》插圖“天微星九紋龍史進”
《水滸傳》插圖“天微星九紋龍史進”
《通俗水滸傳豪傑》之浪子燕青歌川國芳
《通俗水滸傳豪傑》之浪子燕青 歌川國芳

中國的紋身文化,經由《水滸傳》,再借助歌川國芳的創造性改裝,在日本爆炸式流行。全身花繡甚至成爲日本市井不良民組織(俗稱黑澀會)的標誌,和入會門檻。進入現代,透過影視作品,日本社團的全身花繡更聞名世界,乃至引發誤解,以爲這是起源於日本的獨特文化。其實,追溯歌川國芳的《通俗水滸傳豪傑》,日本花繡來自中國的歷史脈絡一目瞭然。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浮世繪本身也成爲紋身最爲常見的取材源。

如果讀過日本文豪谷崎潤一郎成名作《刺青》,還會瞭解浮世繪雕師和刺青匠人,原可以一身兩任,技藝相通。浮世繪和紋身,真可謂孿生藝術。

谷崎潤一郎《刺青》改編電影劇照
谷崎潤一郎《刺青》改編電影劇照

餘韻嫋嫋

歌川國芳獨創的水滸人物畫法,自成一體,可謂“國芳體”。他將這種畫法,廣泛運用到其後的創作中,尤其是日本古代英雄人物畫。最明顯的當然是以水滸人物爲藍本,描繪日本本土英雄的系列作品《本朝水滸傳豪傑百八人》。

《本朝水滸傳豪傑百八人》之早川鮎之助歌川國芳
《本朝水滸傳豪傑百八人》之早川鮎之助 歌川國芳

還有歌川國芳最負盛名的名作之一《坂田怪童丸》。大力童子坂田公時,又名金太郎,怪童丸,乃是日本家喻戶曉的怪力神童,其知名度類似中國的紅孩兒或哪吒。怪童丸傳說是足柄山的山佬夢見赤龍,感應而生。怪童丸渾身通紅,膂力無比。國芳這幅《坂田怪童丸》,除了金太郎和鯉魚肉搏的構圖類似水滸人物,背景使用抽象的水流,突出前景人物,也來自《通俗水滸傳豪傑》的獨家創意。

歌川國芳名作《坂田怪童丸》
歌川國芳名作《坂田怪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