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變態成功法——長期主義和自律

世上所有牛逼的人,他們的成功都有一個共同的規律:

只要你想做成一件事情,這件事情一旦開始,除了堅持,其實別無選擇。

我們看到所有的成功本質上都是堅持到底的一個結果,失敗的人就是在堅持過程中突然間某一天放棄的那個人。

然後就沒有拿到那個方面的結果,甚至我們可以美其名曰叫及時止損。

語言是一門藝術,一個人可以把自己的半途而廢、3分鐘熱度說成是及時止損。

這個世界上所有拿到結果的人,都是在那件事情開始以後堅持到底的人,而所有失敗的人都是習得性及時止損的人。明明是因爲自己不行,3分鐘熱度拖延症,爛泥扶不上牆,卻總說自己是及時止損,損你個大頭鬼。

你們信不信那些做事情半途而廢三分鐘熱度的懶鬼?他們今天做A及時止損,他明天做B一定是及時止損的。而且他們非常熱衷於談論選擇大於努力。

我之所以不繼續做那件事情?

就是因爲我相信選擇大於努力,於是他們的人生就會在這麼一個死循環裏面度過。

首先有一個雄心壯志,我一定要成爲什麼什麼什麼人,做成什麼什麼事,雄心萬丈,做到一定程度之後,發現難度上去了,無聊了,枯燥了,想放棄了,於是告訴自己及時止損吧。

然後再去網上看各種認知,這種認知告訴他選擇大於努力,於是他看完認知之後,又選擇了一個方向,做一陣子,無聊、乏味,枯燥了,難度上去了,強度上去了,持續堅持,堅持不下去了,告訴自己,要及時止損,選擇大於努力,我沒有幹這個事情的天賦,我們要做一個及時止損的智者。

於是又去網上,去書裏面看各種認知,選擇大於努力。

我不想把這個循環講下去了,我自己都覺得無聊,甚至我替那些人覺得可悲。

這些loser始終不願意直面一個真相:就是他們做什麼事情都沒法長期堅持,他是一個習慣性半途而廢的廢物,他所有的失敗都是源自於他堅持一件事情之後,他做了第二個選擇。

因爲我說了,成功就是你做這件事情除了堅持就別無選擇!

人生的道路很長,我們需要堅持長期主義

上強度的堅持,上難度了堅持,身體特別累,堅持不下去了之後,就勞逸結合之候繼續堅持,上小挫敗大挫敗,被各種人詆譭的時候繼續堅持,被人侮辱被刺還是能堅持。

所有的成功最後都是持續執行力的結果。爲什麼我一直在強調只有偏執狂纔會成功呢?

首先偏執狂做的事情肯定是他相對喜歡,偏執狂我們也叫他天才,天才身上有一種特質,就是不願意爲世俗妥協,我要做成這個事情,我就一定要做到,不做到絕不罷手,不達目的不罷休。

不是說偏執狂一定會成功,而是隻有偏執狂這種狠勁,他們的心靈力量,執行的力量,那種無邊無際的持久性,就像太陽一樣,不管遭受了多大的挫敗,明天太陽依舊會升起。

我確定了一個目標,我今天干!我明天干!我大後天還幹!我一年以後還幹!兩年以後還幹!三年以後還幹!!!他們的精神力量已經大到可以扭曲現實世界的物質了,所以我覺得精神很正常的人是很難獲得巨大的成功的。

偏執狂就是這麼一種人,我找準一個剛續的我喜歡的一個領域,我可以把5年、10年、20年砸下去!!

只要你有這個狠勁,一件事情一旦開始了,除了堅持,沒有第二個選擇。

如果你感到一點困難,或者說缺乏興趣,或者覺得枯燥無聊了,你就堅持不下去,你就棄了你這輩子做第二件事情,第三件事情,第四件事情都有可能。要麼就別開始,開始了,開弓沒有回頭箭。

人從來不會承認自己是一個垃圾、懶鬼、廢物,人們只會把自己的無能,轉化成我及時止損了,我是個智者,各種理由藉口。

真的想做成一件事情的人,他一定是不惜一切代價的。

你遇到一點困難就說選擇比努力重要,那爲什麼一開始你還要選擇做這件事情呢?反正最後註定選擇更重要嗎?

那你在無數個選項中選來選去就好了呀,只要不把自己整成鬥雞眼。

所有抨擊努力無用的這些人,他們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

是真的努力無用?

還是努力沒有滿足你的高期待?

比如你說駱駝祥子拉車,拉多少年都那樣,努力無用也沒成功,他努力至少維持了他的生計嗎?是有用還是無用啊?

難道要像熱辣滾燙一樣躺在家裏面啃老10年?那不也是他父母努力在那小賣鋪裏面賣東西供養她嗎?

說努力無用的時候,通常是亂說的。你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是個負數。

有些人的努力只是把復出扯平,維持溫飽,有些人的努力是低水平的重複,那一個低水平的重複的人,他憑什麼成功呢?

而且很多人的努力他沒有帶來輝煌騰達的原因很多,你不能說一個人低水平的重複維維持溫飽那種努力的上限,其實努力的上限是很高的,我爲什麼說努力的上限很高呢?

我說一個我認識的人的例子,對方是一箇中專生,而且在學校成績也不好,人家努力了十幾年,每天摸爬滾打出去做美食探店,做了三個自媒體賬號,一個是50萬,一個是11萬,還有一個是2萬。

我現實中認識的人,沒有學歷,他給我說他的成功就是三個字,執行力。

一箇中專生那又怎樣?人家之所以能做成事情,是因爲人家後面學了很多東西,也就是我說的努力的上限是很高的。

你有沒有努力優化你做事情的循環系統?

你有沒有調整你做事情的方式,方法?

你有沒有去找一些竅門呢?

你有沒有找一些高手指點?

自己低水平重複,你說你努力了,然後由於努力無用,所以你要拼命的提升你的認知,做好的選擇,問題是做出好的選擇,你會發現選擇完還是要努力。

結果你某一天說及時止損了,你又放棄了,你就這樣一輩子失敗,一輩子蹉跎,一輩子,現在這個認知選擇,認知選擇及時止損,在這個死循環裏面轉圈圈。

最後告訴自己努力是沒有用的,我都努力這麼多年了。

其實你這麼多年就是在努力,低水平重複,淺嘗輒止,都是別人的錯,都是世界的錯,都是努力這個詞的錯。

我要是不努力,我就成功了,你自己信嗎?

我告訴你們,你仔細去看那些白手起家創業的,我就沒有見過不努力的,也就是說幾乎我見到的成功的能夠逆襲的人,全部都是非常努力的,而他們的努力涉及到很多維度。

首先是日復一日,沒完沒了,這個是基本盤,是不斷的去提升做事情的方法、套路,方向、方式,不斷的斬斷自己內心的恐懼,去做自己。

之前不敢做的嘗試,甚至會跌倒也要去嘗試,就是不怕失敗,要挖掘出很多在自己腦袋裏面空想,看書。

聽別人道聽途說的那些所謂的高認知裏面去落地,最後發現,和現實不符。努力是一件上限很高,但是過程很痛苦的事。

一件事情要做成,需要漫長的努力,不斷的變通,不斷的優化,你想抹殺掉這個過程抹不掉的。

這就是爲什麼大多數人無法成功,就是他們只重目標,只重選擇,他們不重視路徑,路徑就是漫長的,無窮無盡的跟自己對着幹,反自己,反人性,很多人不能夠持續的堅持。

其次,他們不能夠面對高難度、高消耗、高強度的困難和挑戰。

既然知道做事堅持的重要性,那爲什麼身邊所有的人自律都會無限的失敗,想做的事情總是做到一半就不了了之了?

我們大腦裏面的消極思維會把自己幻想出來的各種困難轉化成不去做的動力,然後幹掉那個想改變命運的自己,最後碌碌無爲的度過這一生。

如果自律真的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爲什麼身邊99%的人,他們突然間某一天特別想自律,想做成一件豐功偉績的事兒,然後做了個10天20天之後就覺得無了乏味,然後突然間有一天情緒不爽就不做,然後就不了了之了呢?

做一件事情,大多數人的自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遇到一點點小麻煩就放棄了,這個纔是常態。

情緒一不爽就不做了,被人罵兩句就不做了,很多問題的本身就是答案。

爲什麼我們自律無限失敗?

因爲長期自律本身是一個反人性,很痛苦很難受的事情,正是因爲他過於痛苦難受,過於消耗,每天都得迎難而上去做,所以大部分人堅持不下去。

也就是說一個人變得好,變得優秀持續的變強,這件事情跟我們大多數人的情緒本能是反着來的。

所以如果你能掌握跟你的情緒本能反着來的這種能力,你就能夠逆天改命。

在物理學上呢,就叫逆熵而行。什麼是熵?

就是隻要你不持續的做功,一切周圍的事物就不可避免的走向混亂無序,只有你持續的努力做工,才能把它變得整潔有序。

用生活的大白話來講,自律很多時候就是逆水行舟,每往前滑一步都要費一份力,壓根就沒有什麼無痛自律的捷徑,有的只是成功學大師爲了專你口袋裏面幾個鋼蹦編造出來的謊言。

我們的生活,每天都在面對兩種選擇,一種順應自己的情緒,一種自律認真工作學習,但是四五個小時過去了,啥也沒幹,腦子裏面增加了一些無聊的八卦新聞,明星的風流事,遊戲裏面跟人互相廝殺的快感。然後又開始自責,怨恨我怎麼這樣,明天繼續如此,一輩子都是在這個惡性輪迴裏面轉轉轉。

有一句話說的好,如果你不認清生活的真相,你不再年輕的時候努力去創造你想要的生活,你可能這一輩子都要花無窮無盡的精力去應付各種你不想要的生活,當你在無窮無盡的痛苦的生活中輪迴的時候,你又不斷的陷入這種情緒爽感給你帶來的所謂的即使滿足的快感中,這一輩子就蹉跎過去了。

而另一種選擇就是從今天開始,打開你的原有認知系統,開始反觀內關你所有的行爲,知道你自己死在什麼地方。

從今天開始真正意義上的改變。一個真正想改變的人是沒有人攔得住的。

我們爲什麼會感覺好像我們做的想改變的那些事情,最後都被攔住了?

真正攔住你的都不是外界的力量,而是來自於你內心的力量,也就是我說的心力。

你是否真的願意迎難而上,你是否真的想求那個改變的結果?

你們仔細想一下,如果你想改變的,想做到那件事情,你真的努力去做了,一年、兩年,你想象一下兩年後的你會有多麼的強大。

你如果真的堅持背英語文章,連續背兩年,你兩年之後英語變化,你一技在身,你真的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立足之地嗎?

你真的認認真真練習寫作,或者練習一門技術,你兩年以後非常強大之後你碾壓了99%的人,你說你在這個社會上生存不下去,我壓根兒就不信!

一個人如果想改變命運,就得開啓他的原認知。

什麼是原認知?就是認知你的認知,認知你思考問題的過程。

就像我前面講的,如果你一直堅定認爲的那一套是對的,你早過好了,不就是不對,然後行爲上也不對嗎?從來不內觀。

反觀我自己有什麼問題,但是我又想得到好的結果,我得不到的時候都是外界的原因。

這個是個死衚衕,邏輯閉環根本出不來。

開啓原認知就像開啓另外一個自己,在旁邊審視自己的行爲,打斷自己。

很有既定的錯誤的行爲模式和思考問題的方式,這個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誰會覺得自己是錯誤的呢?

有一句話叫得耐心者得天下,我們的情緒大腦正好是跟持續的有耐心去做難而且正確的事情是相反的。

他要的是及時快樂。

爲什麼金庸小說風靡全球?

因爲金庸小說裏面都是這種喬段,一個普通的屌絲少年,經歷一番奇遇,變成神功,取得非凡成就,各種女主角愛上他,一個平平無奇的人,一下子得到了一個什麼無涯子70年的功力,一個人掉下懸崖,馬上得到了武功祕籍,夜逆襲,神功蓋世。

這就是我們的情緒大腦,需要的東西就是及時快速的滿足自己,讓自己爽,讓你舒服。

但這只是生活的一種美好的幻象,這種幻象在現實中並不存在。

情緒和本能腦佔我們大腦的80%,而理性腦只佔20%。

理性腦我們分爲認知和原認知停留在認知層面,認知這個世界層面的那些人,他是無法戰勝情緒腦和本能腦的,而只有開啓原認知能夠反觀內觀自己的人。

所以很多心理學的書會將原認知放爲終極能力,但我個人認爲不是,原認知只是開啓終極能力的開端,反人性的能力纔是終極能力。

原認知能力和反人性能力像制的什麼樣的一種關係呢?

就是一個告訴你正確的方向往哪裏走,另外一個是真的長期的走下去,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情緒阻力都無所謂,堅定的往前走,不管是原認知還是反人性能力。

其實本質都不是說要戰勝這個情緒腦和本能呢,而是合理的駕馭,去達到自己想要達成的目的。

如果沒有開啓原認知,就是認知自己的認認知自己的思維過程,他根本就不可能去打斷他這個持續的做順應自己情緒本能的事,那他談何改變命運,壓根就不可能。

我們其實很多人這一輩子早就知道事情的答案真相是什麼,就是說我從從從小到大,就是各種找藉口,各種做事情虎頭蛇尾,馬馬虎虎應付事情,每一次有一點情緒刺激,我就那個想堅持的事情,就堅持不下去了,找藉口跑路了。

如果你真的想改變你自己的命運,沒有人能阻擋你。

真正你最大的敵人其實就是你自己的那個情緒腦和本能腦,它會找一堆藉口讓你忽視這個問題。

當我意識到所有的loser根源都來自於:他沒有辦法長期的執行,長期的自律,長期的做一件難而且正確的事情。

讓自己擁有稀缺能力,讓自己開始變得高價值,讓自己開始慢慢能掙到錢,也就不說成功了,你連一件事情你都成不了,然後這一輩子就做一個混喫等死的廢物。

所以如果你想變強變好,一定要反觀你自己,然後打斷你一直持續從從從前往後一直是那麼幹你,你從今天開始就不能這麼幹,你一直虎頭蛇尾,從今天開始就認認真真做。

你真的沒有辦法做到去做這些難而且正確的高價值的事兒嗎?

比如說玩一下午遊戲很爽,但是呢,我一下午四五個小時在這裏寫書,各種收集語料,各種改來改去,一句話改10遍,這個很痛苦,那是不是做那個痛苦的事情我就真的做不到了呢?

我想變強,正確的事情跟我的情緒腦衝突,我真的做不到嗎?我真的改不了,我已經試過無數次了,如果我真心實意想想改變,想做到,想讓我的理性戰勝情緒,其實都可以做得到。

每一個想改變的人,根本就沒有人攔得住你。

人生無數個當下,本質上,其實你都有能力立馬選擇做那件正確的讓你變強的事兒,也就是說,情緒腦和本能腦根本就是隨時都可以戰勝的。

說白了,其實它們的力量並沒有那麼強大,你今天想一天不抽菸,你真的做不到嗎?你完全做得到!

你10天不玩手機,你真的做不到嗎?你完全做得到!

你做不到的原因,不是因爲控制自己,用自己的理性,控制自己去做到這件事情,太辛苦了,太累了。

也就是說,大多數人想改變是假的,想改變不是真正意義想想改變,真正意義上想改變的人根本攔不住。

還有就是由於改變的能耗太辛苦太累,人們不願意去承受那個痛苦的感受而已。放下那些虛無縹緲的幻想,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去走。

定量法每天都搞,由於你的理性大腦力量很有限,你只能在每天你的精力值比較高的時候,這個時候迎難而上去把你想想,想反擊,想反人性,做到那些高價值的事情都給他做了。

然後後面你怎麼擺爛,怎麼躺平都可以,那每天你一定要抽出一部分精力拿來鍛鍊你自己,養成你自己,戰勝你自己,這就是人生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