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6日凌晨,處於烏克蘭境內第聶伯河下游,目前受俄羅斯軍隊控制的新卡霍夫卡水壩被炸燬的事件。該事件可能導致嚴重的生態和人道主義災難,製造者可謂喪心病狂。不出意外的,中國網民又迅速分爲兩派,支持烏克蘭的認爲是俄方炸燬,支持俄羅斯的相信是烏方或者美國炸燬。
綜合各方面信息,先說判斷結論,大壩就是俄方炸燬的,具體實施者大概率就是駐守大壩的俄軍第205摩步旅的工兵。
俄粉提出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想證明俄方沒有動機炸燬水壩。但烏方相對應的理由顯然更多,尤其是目前戰局正轉向烏方掌握主動權,開始局部反攻,按正常邏輯來分析,烏方不可能去炸燬水壩製造氾濫區,阻斷自己的機械化部隊的前進道路。不過對於精俄分子來說,是隻講立場不講邏輯的,任何不利於俄形象的事情都是造謠污衊。所以我也不想講什麼潰壩對交戰雙方的利弊,以及由此產生的炸壩動機,僅僅從技術和軍事常識角度去分析。
新卡霍夫卡大壩是鋼筋混凝土澆築的重力壩,極爲堅固,防破壞能力非常強。這種對民生安全關係重大的巨型建築設施,在建造的時候都會把可能遇到的破壞手段考慮進去,比如炮擊、轟炸、恐怖襲擊等,並對這些做預防措施。除非核武器,只靠常規炸藥要破壞壩體結構,沒有至少幾十噸的當量根本做不到。而且還必須從內部的薄弱環節引爆,表面的爆炸也是無濟於事的。
俄方說是烏軍炮擊造成大壩垮塌,這是侮辱人的智商。烏軍榴彈炮最大的口徑不過是155mm,彈丸裝藥量不超過10千克。海馬斯火箭彈的口徑是227mm,戰鬥部裝藥量23千克。這類彈藥打到壩體上只能造成一些表面損傷,之前烏軍用海馬斯火箭彈打第聶伯河上的安東諾夫大橋,也就在表面打出幾個洞而已。於是簡體中文網絡上又開始瘋傳說,烏軍是用“風暴陰影”巡航導彈打的大壩。但是該導彈戰鬥部的裝藥量也不過是400多千克,仍然遠不足以破壞壩體結構。
除非是用美軍GBU-57這樣的巨型鑽地彈,重達13.6噸,裝藥量2.3噸,從高空投擲,鑽入大壩內部爆炸,還得連續很多枚集中投擲到一個部位,纔有可能造成垮塌的效果。這種體積重量巨大的航彈只能由戰略轟炸機投擲,可烏軍根本沒有這種巨型鑽地彈,也沒有投擲平臺。俄方也明白這個事實,毫無證據不能亂攀扯美軍,始終就沒提航彈這個茬。

對比一下去年的刻赤海峽大橋被炸事件就可以明白。事後俄方調查的結論是,一輛卡車裝了十幾噸炸藥混進了車流,然後在橋上引爆,但十幾噸炸藥也只炸塌了大橋的一側車道,沒炸斷另一側車道,破壞有限。新卡霍夫卡大壩是實心的混凝土重力壩,堅固程度遠遠超過刻赤海峽大橋。所以要造成大壩的垮塌,沒有巨量的炸藥從內部爆破是不可能的。
內部爆破需要做提前準備,計算建築物的結構參數,決定不同的埋設位置和裝藥量,控制引爆時間,相當複雜,必須由專業人員操作,絕不是隨便挖個洞放上炸藥引爆就行了。只有當時控制水壩的俄方纔有條件進行。
因此,不用考慮動機因素,僅僅單純從技術和軍事角度看,就能判斷該事件的黑手是俄方無疑。俄羅斯官方隱瞞真相撒謊成性是早有前科的,從1940年的卡廷森林屠殺波蘭戰俘到1986年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漏,俄羅斯的信譽早就破產了。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正常人都不會聽信俄方的謊言,不過俄方撒謊是從來不考慮正常人的智商,反正只要腦子進水的俄粉相信就夠了。我也從不指望能說服精俄分子,即使邏輯分明鐵證如山,也改變不了他們的頑固思維。


目前網上很多自媒體誇大其詞,說什麼大壩炸燬會造成克里米亞半島的供水至少停止10到15年,扎波羅熱核電站冷卻水無法供應,等等,都是沒有事實依據的胡扯。
烏克蘭地處東歐平原,地勢平緩。新卡霍夫卡大壩總高度不過30米左右,蓄水深度才十幾米,落差並不大,和我們概念中長江金沙江那些動不動100多米200多米的高壩,完全是兩碼事。大壩被炸燬後,水流的衝擊力並不算大,水位上升緩慢,更像是漫溢。受災的赫爾松州緊鄰黑海,相信洪水很快就會排泄到黑海中去,不會長時間滯留。
克里米亞半島可不是什麼小島,面積足有近2萬5千平方公里。相比之下,我國臺灣島也就3萬6千平方公里。這個面積,光靠自身範圍內的降水就能滿足生活用水。從運河引水不過是更加工農業用水的來源,純屬錦上添花,有沒有根本不影響居民生活。
而扎波羅熱核電站的冷卻供水,並不是直接從第聶伯河抽取,一直依靠核電站旁邊建造的一個直徑兩三公里的冷卻池,而且該水池近期處於滿水狀態。即便第聶伯河完全乾涸,無法得到任何水源補充的情況下,這個巨大的水池也足夠支撐核電站一年半載的冷卻水供應。更何況河水不可能幹涸,且有多種備用補水方案。因此完全不用擔心扎波羅熱核電站的冷卻水安全問題。
當然,大壩被毀導致的洪水對烏軍未來的反攻有一定影響。即便洪水退去,地面的泥濘要變得完全乾燥還需要幾個星期。大規模軍事行動需要保證道路暢通,否則不管是部隊運動還是後勤補給都會面臨困難。雖然烏軍的主攻方向不會選擇強渡第聶伯河這個方案,但不排除派遣一定規模的部隊渡河發起牽制性進攻。基於現狀,烏軍在這個方向上如果有軍事行動的計劃,暫時將被迫擱置。俄軍以空間換時間,可以相對從容地增援其他方向。
不過這種影響畢竟還是有限,無法從根本上阻止烏軍發起反攻。在我看來,炸燬新卡霍夫卡大壩其實質是俄國核威脅戰略的組成部分。隨着西方國家對烏軍事援助日益擴大,烏軍戰鬥力正穩步提升,讓俄官方意識到常規戰爭已經無法取勝。最近俄內部反對派武裝力量越境攻入別爾哥羅德州展開遊擊戰,更是深深刺激了克里姆林宮當局,令其有根基動搖的危機感。黔驢技窮之下,只能再次祭起核威脅這面大旗。
直接上核武器自然是有所顧忌,因此要採用迂迴手段。炸壩事件就是向烏克蘭和西方傳遞信號:不滿足我的要求,把我逼急了,我可什麼事都幹得出來。如果還不能奏效,下一步說不定又會爆出什麼扎波羅熱核電站泄漏之類的事件。總之就是要用這些光棍流氓的手法,試圖令烏克蘭和西方懾於核威脅俯首讓步。
然而,如今烏克蘭和西方已經明白,綏靖政策換不來真正的和平。如果文明社會因爲野蠻勢力身懷殺器就無原則退讓,只能進一步刺激野蠻勢力的貪慾,這是文明的悲哀。所以烏克蘭和西方必然無視俄方在這次潰壩事件上表現的光棍流氓精神,也必然不會被克里姆林宮的核威脅所嚇阻。
新卡霍夫卡炸壩事件在政治、法律、道義、人性等諸多方面,進一步凸顯了烏克蘭抗俄戰爭的合法性和正義性,勢必使得烏克蘭得到更多的國際同情和援助。我們終將看到正義戰勝邪惡的那一天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