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二戰鬼見愁——德意志級裝甲艦

今天我們來介紹一型來自德國的戰艦,德國在一戰後自主設計並建造的第一級大型戰艦,由基爾港造船廠設計生產的德意志級裝甲艦(1940年重新歸類爲重巡洋艦)。

▲德意志級裝甲艦
▲德意志級裝甲艦

一戰結束後,德意志帝國海軍被重組爲德意志共和國海軍(魏瑪共和國)。重組的德國海軍只允許裝備6艘老式無畏艦和6艘輕巡洋艦,以及一些魚雷艇,掃雷艦等小型艦艇,不允許裝備潛艇,航空母艦,戰列艦等進攻性艦艇。

但條約還是給德國留了一條後路,如果服役的艦船艦齡超過20年,可以建造新型戰艦替換,但新型戰艦的標準排水量不能超過10000噸。而當時德國海軍的老式無畏艦大部分都是20世紀初建造的,到戰後的1922年時已經有一半都超期服役。因此,德國海軍部在1925年召開了評估會議,討論建造新型戰艦以替代超期服役的老式無畏艦。

▲拿騷級戰列艦波森號,該艦在一戰後一直作爲德國海軍旗艦服役
▲拿騷級戰列艦波森號,該艦在一戰後一直作爲德國海軍旗艦服役

關於新型戰艦的定位,海軍部內部主要有兩種聲音。其中一派提出建造搭載大口徑火炮,但航速和體積都較小的近海防禦戰艦,類似於英國的淺水重炮艦,主炮口徑可以選擇300毫米或380毫米。另一派則認爲,應該建造一型重巡洋艦,火炮口徑可以偏小,例如203毫米或155毫米,但要擁有較高的航速。

由於法國在戰後佔領了魯爾工業區,大口徑主炮很難在短時間內製造完成,加上當時一戰結束不久,德國海軍不希望新型戰艦刺激到英法等國, 因此最終選擇了一個折中的口徑:283毫米,此外海軍部還討論了一種搭載155毫米艦炮,噸位更小的巡洋艦。1926年,新型戰艦開始設計,1928年正式定型,同年新型戰艦方案上報魏瑪共和國議會。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德國政界對於新型戰艦的建造意見不一,雖然此時一戰已經結束近10年,但德國國內的民生依舊沒有恢復到戰前水平,其中社會民主黨(SPD)和德國共產黨爲主的左翼和泛左翼人士反對聲音最大,而當時還是小黨的納粹黨對此則大力支持。1928年10月,魏瑪共和國議會就新型戰艦方案進行公開投票,最終以微弱優勢通過。1928年11月,新型戰艦正式批准建造。

▲德意志級裝甲艦首艦德意志號下水儀式
▲德意志級裝甲艦首艦德意志號下水儀式

1929年,新型戰艦首艦在基爾港的德國國營造船廠開始建造,1931年,新型戰艦首艦建造完成,5月19日,戰艦正式下水並開始舾裝。1932年11月,完成舾裝的戰艦開始進行海試,次年完成全部測試。1933年4月1日,新型戰艦正式加入德國海軍服役,該級艦以魏瑪共和國國號命名爲德意志級。

▲德意志級裝甲艦
▲德意志級裝甲艦

關於德意志級的分類,德國海軍最初將其稱爲裝甲艦,因爲該艦搭載了比同時期裝甲巡洋艦更大口徑的火炮,因此也被稱爲“袖珍戰列艦”。1941年,德國海軍根據新的分類標準將其重新劃分爲重巡洋艦。

和當時主流的重巡洋艦不同,德意志級的艦體更寬,這是因爲其搭載的主炮口徑更大,傳統重巡洋艦的艦體無法容納如此巨大的炮塔。根據德國海軍的計劃,德意志級裝甲艦的主要任務是襲擾敵軍海上補給線,以及獵殺敵軍的重巡洋艦,輕巡洋艦和驅逐艦。

▲德意志級裝甲艦概況圖
▲德意志級裝甲艦概況圖

動力系統方面,德意志級搭載了八座M.A.N公司(奧格斯堡-紐倫堡)研製的柴油發動機,總輸出功率53260馬力,驅動兩根螺旋槳推動艦船前進。該級艦最大航速52千米每小時,以37千米每小時經濟航速航行時,最大航程10000海里。

火力配置方面,相比於同時期10000噸級戰艦常用的8英寸(203毫米)主炮,德意志級的火力要強出一截,該級艦的主武器爲兩座三聯裝11英寸(283毫米)SK/C-28主炮,總備彈750發,主力彈種爲PSGL-37被帽風帽穿甲彈,最大穿深542毫米,10公里最大穿深382毫米,能夠擊穿同時期英法等國大部分巡洋艦的主裝甲。輔助彈種方面,該炮可以發射SPRGR-42-KZ殺傷榴彈和SPRGR-42-BDZ半穿甲彈。

▲德意志級裝甲艦的主武器,兩座三聯裝283毫米SK/C-28艦炮
▲德意志級裝甲艦的主武器,兩座三聯裝283毫米SK/C-28艦炮

副武器方面,德意志級安裝8門單裝150毫米SK/C-28艦炮,發射被帽風帽穿甲彈時最大穿深254毫米。該炮一般用於攻擊驅逐艦,巡邏艦,海岸防衛艦等小型艦船。

▲150毫米雙聯裝SK/C-28岸防炮,該炮和德意志級爲同款火炮
▲150毫米雙聯裝SK/C-28岸防炮,該炮和德意志級爲同款火炮

防空武器方面,德意志級作爲間戰期研製的戰艦,其防空火力相對比較貧弱。主力爲三座雙聯裝105毫米SK/C-33防空炮,次要武器爲四座雙聯裝37毫米SK/C-30防空炮,也就是所謂的“37手拉機”。以及14門單管20毫米C-30機炮。該艦原計劃在二戰爆發時進行防空升級,但由於各種原因最終擱置。

▲105毫米SK/C-33防空炮,該炮也是德國海軍艦船最常用的防空武器
▲105毫米SK/C-33防空炮,該炮也是德國海軍艦船最常用的防空武器
▲37毫米SK/C-30高射炮,該炮因爲採用單發裝填,手動退彈的供彈形式而被稱爲“37手拉機”
▲37毫米SK/C-30高射炮,該炮因爲採用單發裝填,手動退彈的供彈形式而被稱爲“37手拉機”

除了火炮武器,德意志級在船體尾部還安裝了兩座四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以發射G-7系列魚雷,具備攻擊敵方主力艦(戰列艦或航空母艦)的能力

▲德意志級裝甲艦,可見其尾部安裝了兩座四聯裝魚雷發射管
▲德意志級裝甲艦,可見其尾部安裝了兩座四聯裝魚雷發射管

防護方面,德意志級的炮塔裝甲厚140毫米(正面),船體裝甲帶厚80毫米,甲板厚45毫米。由於其搭載了更大口徑的主炮,因此犧牲了防護能力,整體防護性能比同時期的其他重巡洋艦要更弱。

火控方面,德意志級全艦都配備了來自德國卡爾.蔡司公司的光學設備。包括合像式測距儀,射擊指揮儀和小口徑火炮使用的直瞄式瞄準鏡。

在正式加入德國海軍服役後,三艘德意志級就被編入大西洋艦隊,負責在北大西洋海域執行破交作戰。

二戰爆發前,首艦德意志號被部署到大西洋航線,但只擊沉了三艘商船就因爲補給不足而返航。隨後該艦在入侵挪威的行動中被挪威海軍的岸防炮擊傷,回港維修到1941年3月。後來該艦又參加了巴倫支海海戰,並在海戰中再次被擊傷,最終於1945年月被皇家空軍的轟炸機擊沉。也有說法稱蘇聯人在戰後打撈了已經被擊沉的德意志號,將其運回國內作爲靶艦,直到1947年報廢。

▲德意志級裝甲艦首艦德意志號
▲德意志級裝甲艦首艦德意志號

三艘戰艦中最出名的,無疑是三號艦施佩伯爵海軍上將號,該艦在二戰期間負責在南大西洋執行破交作戰,在實戰中擊沉了9艘商船,總噸位50089噸。1939年9月,該艦遭到英國皇家海軍圍剿,皇家海軍派出了4艘航母,2艘戰列艦和1艘戰列巡洋艦,足以見得該艦對英國人造成的傷害有多大。同年12月,該艦在烏拉圭外海執行任務時被皇家海軍擊傷,隨後因艦體傷勢過重在蒙得維亞港(位於烏拉圭首都)內自沉,艦長蘭斯多夫海軍上校自殺殉國。

▲德意志級裝甲艦三號艦施佩伯爵海軍上將號
▲德意志級裝甲艦三號艦施佩伯爵海軍上將號

相比於前兩艘戰艦,二號艦舍爾海軍上將號的經歷就比較平淡,該艦在二戰爆發後負責在印度洋海域攻擊盟軍商船,該艦同時也是三艘艦中擊沉敵艦噸位最大的,爲113223噸。1942年,該艦返回德國本土,隨後擔任訓練艦直到1944年。1944年底,該艦被調往東線執行對陸火力支援,1945年4月9日在轟炸中被擊沉。

▲德意志級裝甲艦二號艦舍爾海軍上將號
▲德意志級裝甲艦二號艦舍爾海軍上將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