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介紹一型來自美國的自行高炮,由通用汽車公司設計生產的M42自行高射炮。

二戰期間,由於美國大力發展空軍的戰略方針,美國陸軍在野戰防空方面幾乎完全依靠陸軍航空隊裝備的各型戰鬥機,但顯然,由於戰鬥機在部署工作上的複雜性,許多地形複雜的前線地區修築機場困難,戰鬥機又因爲航程有限而不能完全覆蓋前線戰場。
因此美軍也開始研究野戰防空武器,最早的產品是將M2重機槍以雙聯或四聯裝的方式安裝在半履帶車上,這種做法的誕生了M13、M16等一系列以半履帶車(主要爲懷特M3型和萬國型M5半履帶車,兩者的區別在於後者底盤承載能力更強)底盤爲基礎研製的防空車。


然而在面對裝甲愈發厚重的敵軍戰機時,M2重機槍所能夠提供的防空火力就非常有限了。好在美軍還有著名的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這種產自瑞典的高射炮以結構簡單,毀傷能力強,彈道性能優異的特性在二戰中服役於40餘個國家和地區,至今仍是大部分西方國家的基層防空武器。美軍將兩門M2A1(博福斯L60的授權仿製版)安裝在M24輕型坦克底盤上,製成M19自行防空炮投入現役。

二戰結束後,美國陸軍計劃替換掉逐漸落後的M24輕型坦克,以及使用M24底盤的裝甲車輛,新的輕型坦克生態位由M41輕型坦克替代。1951年,美國陸軍計劃更換下一代野戰防空武器,由於高射炮技術的限制,因此下一代自行高炮依舊以博福斯高射炮爲主武器,但需要新的底盤。通用汽車公司被指定研製一種使用新底盤的自行高射炮。
1952年,通用汽車公司在克利夫蘭坦克工廠完成了首輛樣車的製造工作,次年完成全部測試。由於其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因此在1953年初,完成測試的自行高炮就正式服役,被命名爲M42.代號“除塵者”。

M42自行高炮使用了M41“華克猛犬”輕型坦克的底盤,使用現役坦克底盤改裝各種車輛是大部分國家軍隊的常見做法,這種做法大大節省了生產成本和維護難度,同時零件通用性的提高又降低了故障率。

動力系統方面,M42搭載一臺V型6缸汽油發動機,額定功率500馬力,功重比高達22.2.該車最大速度72千米每小時,作戰範圍160公里。
火力配置方面,M42的主武器和它的前輩M19一樣,爲兩門M2A1高射炮,使用四發彈夾供彈,備彈336發。彈種方面,執行防空任務時主要使用MK-II破片殺傷榴彈,如果需要執行反裝甲任務,M42則使用M81A1曳光穿甲榴彈,最大穿深70毫米。


副武器方面,M42沒有配備車載機槍和煙霧彈發射器,車組成員使用輕武器自衛。
防護方面,爲了增加火炮射界和戰場感知能力,M42採用了開放式炮座,因此其炮塔部分計劃沒有裝甲防護。車體 則由12.7毫米裝甲板焊接製成,能夠在近距離防禦7.62毫米步槍彈射擊。
火控方面,雖然M42是戰後研製的自行高炮,但其並沒有配備雷達,依然採用一米機測距,人工裝表,手動開火的傳統戰法。在面對高速噴氣機時暴露出反應速度慢,火炮射擊斜距不足等一系列問題。
在加入美軍服役後,M42原本計劃送往朝鮮參戰,但因爲各種原因最終沒有參戰。越南戰爭爆發後,M42被部署到越南執行防空任務,其實早在1960年,美軍就意識到,M42的技術已經落後,因此當時只有國民警衛隊還保有一部分M42.
但越南戰爭的情況表明,早期防空導彈技戰術水平不穩定,此外M42在打擊地面目標的效率非常不錯,因此美軍將M42部署在公路沿線,負責防範越南戰鬥機和地面上的越南遊擊隊。該炮一直服役到上世紀70年代,隨着美軍撤離越南,M42再次退出現役,這次美軍直接封存了大部分M42.僅有少量被送往博物館。
除了被美軍裝備,M42也是美國重要的外貿產品,該車在二戰後成爲 了大部分第三世界親美國家的防空武器。目前仍在十餘個國家服役。